张艳俊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后对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为标准分组:参照组43例予以基础护理,试验组43例予以中医护理,对2组护理有效率、肢体康复程度评分等作比对.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5.35%(41/43),比参照组79.07% (34/43)高(P<0.05);2组肢体康复程度评分比对,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专业护理时,中医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比基础护理更明显,可在提升护理总有效率的基础上,促进肢体快速康复.
作者:万方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142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舒适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71例,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服务,舒适组为71例,采用舒适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数据并分析,舒适组护理满意度为(98.59%),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积极配合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对医护工作人员服务的认可度,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宝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200例患者,对比采用金属桩口腔修复(对照组)与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观察组)在修复时间、修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对所有患者分别采取了相应的口腔修复措施后,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修复成功率方面观察组达到了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0% (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60.64% (P<0.05).结论: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可达到较为满意的口腔修复效果.
作者:何广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我国是肺结核大国,患者基数较大,治疗起来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对肺结核的治疗多采用联合化疗,但耐药肺结核病例逐渐增多,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抗痨治疗研究的深入,许多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被用于肺结核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本研究通过综述肺结核抗痨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1月份-2017年6月份在我院就诊的8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两组,每组均为40例,给予观察组产妇进行综合护理,给予对照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产妇母乳喂率,两组病人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产妇母乳喂率,两组病人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产妇母乳喂养率,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产妇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试探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9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5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实施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其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CD4+、CD8+和观察组总有效率、CD4+、CD8+相比,前者效果较优于后者为,相互比较,效果显著的是观察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使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俞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在本院选取60例牙周炎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可以有效治疗牙周炎,值得推广.
作者:王亦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无痛分娩对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在我院分娩的病例200例,按是否实施分娩镇痛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三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新生儿评分,羊水污染情况,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缩宫素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剖宫产构成比,观察组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分娩镇痛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尤其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痛苦,虽增加了缩宫素应用,产程有所延长,但不影响母婴结局.
作者:曹慧;孔丽娜;倪观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间隙或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24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间隙蓝光照射,对照组接受持续蓝光照射.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均能够收获显著成效,但相对于持续蓝光照射间隙蓝光照射不良反应率更低.
作者:章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医院就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12年3月18日到2017年1月22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1.54±5.54毫升、手术时间=50.24±10.54分钟、术后排气时间=33.34±8.55小时、术后疼痛时间=23.34±4.44小时、住院时间=4.54±3.33天、并发症发生例数=6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疾病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马宏平;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6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之后,在治疗效果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后,在出血量、术后复发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在降低患者手术风险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郝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米非司酮适用于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异常出血等多种妇产科疾病,其在紧急避孕状态下和终止妊娠状态下的治疗效果显著.米非司酮在多种妇产科疾病治疗疗效比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价格较低,并且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米非司酮将会更好的被人们所使用,其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使用将会大力度推广.
作者:闫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完成子宫肌瘤手术后对患者开展系统护理的作用.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仅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睡眠、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胃肠道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平均分数、负性情绪平均分数、睡眠分数、并发症率、术后平均住院以及下床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针对接受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术后患者的健康情况,提升康复效果,降低疼痛以及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64例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8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必嗽平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2组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组织学诊断获得确诊的胃早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24小时发生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视为迟发性出血,对患者病变、手术相关因素以及二次内镜检查前后的出血发生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9例患者整块切除率为100%,病灶切缘均呈现为阴性,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06%,在二次内镜下均获得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2天,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1天,手术时间中位数为75分钟.结论:二次内镜检查对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存在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术后48小时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强;徐继马;姚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自发性子宫破裂通常发生于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很少发生于妊娠中期,具有损伤性破裂及自发性破裂.其中,自发性危险性更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文回顾分析1例自发性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为自发性子宫破裂预防及处理提供思路.
作者:施臻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可行性.方法:择取201 6年1月 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性瘫痪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分析具体结果.结果:显效者34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6.00%.在34例显效者中,CCD患儿共计24例,年龄小者为182d.无效病患均为智力严重低下.合并难治性癫痫者1例.结论:对于小儿脑性瘫痪者,对其开展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能够促进疾病转归,有益于患儿脑部发育,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先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对比.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34例,分成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实验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吴启运;曹金昌;唐荣武;巫定明;赵军;杨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脑损伤早产儿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对产生的影响,了解早期综合护理在脑损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02月02日-2017年02月05日间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的90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5例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早产儿纳入干预组,将45例进行常规护理服务的早产儿纳入常规组,对两组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97.86±2.10)、(96.90±2.57),常规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76.28±4.84)、(78.19±2.85),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将常规组和干预组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脑损伤早产儿接受早期综合护理,能够保障护理效果,提升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对患儿的发育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纯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后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性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一般组手术前后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手术前后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一般组治疗有效率为71.7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均有所降低,而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后应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炎性反应,相比于单独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