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孔丽娜;倪观太
目的: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分析.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 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临床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临床组的治疗性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临床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武敬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口腔科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对活动前口腔科护理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结果:活动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P<0.001),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P<0.001).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口腔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中,不仅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服务的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患者的治疗体验与治疗效果.
作者:吴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组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12月,于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严格执行分组护理制度面,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急救药品及时准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组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普外科对病人进行治疗过程当中,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不当等相关因素,会造成病人伤口感染等部分因素,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然而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病人的伤口感染,这一直以来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普外科病人发生伤口感染,会给疾病治疗带来相对较大的影响,对病人的早日康复带来不良影响,使病人不良情绪明显增加.根据研究表明,对普外科病人伤口感染的因素全面开展相对应的分析,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而可以使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降低,对其病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森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摸清我县城区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密度及分布情况,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法调查居民区、特殊场所等不同环境伊蚊幼虫分布情况.结果:调查东西南北中及特殊场所305户,共发现白纹伊蚊幼虫6只,未捕获埃及伊蚊.其中普通居民点的容器指数(CI)、房屋指数(HI)、布雷图指数(BI)分别为0.8%、1.6%、1.6;特殊场所的容器指数(CI)、房屋指数(HI)、布雷图指数(BI)分别为1.7%、3.6%、5.5.宁洱县城区的容器指数(CI)、房屋指数(HI)、布雷图指数(BI)分别为1.0%、2.0%、2.0.共捕获伊蚊39只,白纹伊蚊6只,刺扰伊蚊33只,其中白纹伊蚊的构成比为15.4%.结论:宁洱县城区有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分布,未发现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BI)高处(汽修和轮胎点)为10.0,低处(普通居民点)为1.6,一般认为此地区登革热传播风险低.
作者:朱晓;何立春;秦媛;刘宗坤;李运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药食兼用植物系资源植物的一个类别,而西藏是森林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的一大宝库,是我国植物富集的省区之一.本文将以西藏的维管束植物区系,通过阐述药食兼用植物的侠义和广义范畴,初步探讨西藏药食兼用植物的演变、发展及前景.
作者:米玛潘多;央美;仁青加;达瓦潘多;仁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于2014月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率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68.63%,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分数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稳定血糖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研究PDCA持续改进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未实施PDCA持续改进前cssD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实施PDCA持续改进后cssD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工作质量评分以及各科室对cssD工作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均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显著(P<0.05).结论:在cssD管理工作当中应用PDCA持续改进循环法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以及各临床科室对其工作服务的满意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03月~2016年09月期间因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女性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对其中的1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另150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健康知识讲座、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定期体检等).对两组对象的疾病认知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血压值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对象疾病总认知率及焦虑自评量表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干预组疾病总认知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焦虑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提高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能够使患者妊娠过程中焦虑心理得到放松,对血压指标的恢复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虞项;单春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总结双硫仑反应的临床表现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双硫仑反应患者78例,总结其临床反应,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基础治疗、对症治疗、利尿等).结果:所有患者经及时抢救,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正确认识双硫仑反应的致病机制才是预防的根本,若不慎患病,应及时就医.
作者:刘刚;米艾青;毛科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便溏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进展、方法及意义.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8月间的5例门诊便溏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采用中药口服及灌肠等护理方法.结果:所观察的5例便溏患者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肠道功能恢复,大便均已转为正常大便.结论:对便溏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宏扬中医中药传统文化,疗效理想,值得大力研究与推广.
作者:邱裕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数字随机编号法纳入治疗组与参照组(n=37).参照组采用克拉霉素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数据比较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方面,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1%、8.11%,组间差异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药物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沙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消化内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在消化内科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后(P<0.05),且治疗后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消化内科采用适宜的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够促进相关指标达到正常水平,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宜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文学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ICU科室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且治疗时间低于48h的50例重症感染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且治疗时间大于48h的5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感染部位、心率对比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组;乙组MODS发生率是46.0%,高于甲组的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MODS均是影响重症感染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建议ICU医护人员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保障其生命安全.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癌平联合XELOX方案化疗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术后给予XELOX方案化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癌平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中CD3与CD4的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3与CD4水平分别为(78.32±9.32)×10-2与(55.12±6.20)×10-2,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CD8水平为(21.43±2.32)×10 2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9.32±2.33)×10-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联合XELOX方案化疗可显著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吴少钊;杨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医院就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12年3月18日到2017年1月22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1.54±5.54毫升、手术时间=50.24±10.54分钟、术后排气时间=33.34±8.55小时、术后疼痛时间=23.34±4.44小时、住院时间=4.54±3.33天、并发症发生例数=6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疾病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马宏平;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发挥医院对社区居民慢病的健康管理作用,协同综合医院预防保健科工作的优势,立即发现新发的慢病,即时上报并审核,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共享连通.发挥医院与社区医联体的衔接过渡服务功能,提高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服药遵从行为,促进慢病患者由综合医院就医诊疗为主体逐步平稳有序过渡到社区管理,逐渐实现以家庭、社区、专业医疗机构共同参与,来控制慢病预防格局的目标.
作者:郑庆华;张伟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症中毒患者中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中毒患者100名,按患者来到科室就诊的次序,将随机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实施简单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为其实施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患者治愈率.结果:观察组重症中毒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重症中毒的治疗有效率(6%),所得的护理实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中毒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有效的促进患者中毒症状的好转,促进疾病的痊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龙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达到规范处方、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同时探索处方点评绩效考核,提高处方点评质量.方法:每月抽取门诊所有处方(随机抽取2016年7月1日-31日),组织门诊所有药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进行点评.同时对药师的点评内容进行考核.结果:在203187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679张,其中具有反馈意义(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大处方、重复用药、不合理联用以及新的严重问题)共374条,不合理处方比例为0.33%,具有反馈意义的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55.08%.结论:每月组织药师开展处方点评与反馈,将其纳入绩效考核,能够提高门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诊断以度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死亡1例,治愈率98.21%,死亡率1.79%.结论:在急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通过临床诊断确定其发病原因并给予恰当的手术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侯昱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