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靖华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处理NICH手术患者74例,纳入优质组,同期常规围术期护理处理NICH患者85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5.5±4.3)日,低于对照组(18.5±3.1)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优质组患方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NICH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获得患方的好评.
作者:温腊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及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尺桡骨双骨折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前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前臂功能的尽快恢复,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沈红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早教知识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儿保科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共100例,按系统保健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指导,观察组在每次体检中都融入早教的内容,比较两组儿童的发育情况.结果:3~12个月内,观察组儿童的智力和运动发育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早教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促进综合素质的显著提高,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司洁;丁月玲;赵娟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癌平联合XELOX方案化疗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术后给予XELOX方案化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癌平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中CD3与CD4的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3与CD4水平分别为(78.32±9.32)×10-2与(55.12±6.20)×10-2,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CD8水平为(21.43±2.32)×10 2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9.32±2.33)×10-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联合XELOX方案化疗可显著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吴少钊;杨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新生儿黄疸血中的HCMV-DNA.结果:1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HCMV-DNA检测,有37例为阳性,阳性率为22.02%.结论:提示新生儿黄疸与HCMV感染有关系,可能是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之一.
作者:洪颖;满宝华;汪坚;常业飞;黄艳梅;姜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手术期间不同麻醉方法的选择后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8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则为对照组.观察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对照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分别观察临床手术中的血压变化、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效果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见效时间,麻醉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纯硬膜外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黄君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所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9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测定,对照组于体检当日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1)研究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为(6.45±1.3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34±1.48)%,t分别为16.917、10.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空腹血糖水平检测检出糖尿病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0%、78.1%、68.6%、38.1%、61.9%,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9%、93.4%、93.2%、48.3%、51.7%,其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差异显著,X2分别为4.291、5.664、6.273,P<0.05.(3)经相关性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高血压发生率、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等因素和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375、0.403、0.452、0.396、0.404、0.522,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性,r=-0.124,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估方面均具有显著价值,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护士工作中,护士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一旦发生人际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不良后果.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是防止护士人际冲突恶化的重要后手段,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护士工作质量.本文就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及影响因素作了相关分析.
作者:马秋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为研究对象,按照切开复住内固定术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40例及延期组35例.比较两组的骨折复位疗效、Cooney评分、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并发症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屈伸活动度、Cooney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复位疗效以及并发症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介入时间.
作者:张振文;陈宁;沈芳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老年体检中慢性病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社区60例老年体检患者,病例资料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慢性病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且比较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是其危险因素,自理能力、睡眠时间以及饮食习惯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病情况虽然很严重,但是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慢性病现状.
作者:任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止血治疗,进行两组输血量、止血时间、止血后出血率、加内镜后止血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输血量、止血时间、加内镜后止血率、止血后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内镜止血,能够显著提升止血效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雷必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内固定结合康复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治疗优良率分析.方法: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50例髌骨骨折患者,分别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膝关节评分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偏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患者临床中,对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虹;张启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析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通过润燥止痒胶囊+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所取的临床效果,以病患的实际情况进行药物剂量,望能够为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2016年07月12日-2017年07月15日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5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25例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病患纳入参照组,而剩下的25例病患纳入联合组行润燥止痒胶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分析并对比参照组和联合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96.0%病患治疗有效,参照组72.0%的病患治疗有效,将参照组和联合组的数据进行梳理对比,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联合组EAST评分低于参照组,将参照组和联合组数据展开梳理,组间之间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相比较,润燥止痒胶囊+复方甘草酸苷应用于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的治疗之中,临床效果佳,有效改善病患瘙痒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杨华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结论:要强化相关医务人员对于合理使用抗菌抗菌药物的意识,减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发生的例数,增强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可靠、科学的用药保障.分析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采取科学的改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情况,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作者:胡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课题旨在回顾性分析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CT低剂量对比剂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6例CT低剂量对比剂诊断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肺动脉内栓子情况与栓塞程度.结果:本组5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19例D-二聚体阳性得到临床证实,肺动脉与分支检出58处栓塞.其中,肺段动脉18处,肺叶动脉25处,左右肺动脉主干15处;同时发现37处动脉腔内栓子完全闭塞,21处栓子不完全闭塞,且21处在肺内低灌注区.结论: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CT低剂量对比剂时结合佳单能量图与碘基物质图像可准确与直观的诊断病变,也可避免碘对比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对肺动脉栓塞与肺梗死的诊断极具意义.
作者:李孝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与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进行保守的药物治疗,其余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分析异位妊娠与计划生育手术的关系及手术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88例患者中,曾有计划生育手术史患者65例,其异位妊娠发生率为73.86%,无计划生育手术史者23例,其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6.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进行计划生育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的健侧输卵管进行通液检查:输卵管通畅11例,占16,92%;输卵管通而不畅30例,占46.16%;输卵管不通24例,占36.92%;65例患者中出现盆腔粘连28例,占43.08%.行计划生育手术治疗后,65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出现输卵管妊娠59例,占90.77%,卵巢妊娠3例,占4.62%;宫角妊娠3例,占4.62%.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引发异位妊娠的关键因素,虽然行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见效较快,若在手术过程中处理不当,会引发医院感染,导致输卵管发炎受阻,提高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对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异位妊娠的再次发生.
作者:焦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用于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共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均能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临床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严大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年来,由于分娩镇痛技术的开展,实施产钳助产的病例增多,随着产钳助产术的普及与展开,部分接受这种助产手术的孕妇在产后发生出血现象,产后出血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分析导致产钳助产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对于提早防止和减少产后出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产钳助产术的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产钳助产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马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肛垫缝扎修复术治疗Ⅲ度痔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50例Ⅲ度痔患者资料,依据手术不同分为2组,实验组(30例)行肛垫缝扎修复术医治,对照组(20例)行痔动脉结扎术医治,比对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AS(2.04±0.59)分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对照组35.00%,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10.00%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度痔行肛垫缝扎修复术治疗可取得确切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成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分成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给予舒适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治疗费用,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马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