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受缺乏维生素A、E的影响研究

穆占义;王立红;谷迎春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疾病, 维生素A、E, 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受缺乏维生素A、E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选取186例儿童易感呼吸道疾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并将同时期开展常规检查儿童194例作为参照组,测量两组儿童维生素A、E水平,分析其与儿童易感呼吸道的联系.结果:测量显示观察组患儿维生素A、E水平低于参照组的,观察组患儿维生素A缺少SVAD比例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当儿童维生素A、E水平降低时,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疾病,因此要给予维生素A、E水平管理,确保其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聚乙二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目的:比较复方聚乙二醇粗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预防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首次接受初始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接受2个-周期相同的化疗方案,其中治疗组每周期给予PEG-rhG-CSF 100 ug/kg皮下注射1次;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rhG-CSF 5ug/kg·d,并每天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直至ANC达低谷后连续两天≥4.0×109 /L.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ANC<2.0×109/L的发生率分别为28%和36%,持续时间分别为(3±1.2)天和(4±1.1)天,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PEG-rhG-CSF一次给药的疗效优于rhG-CSF多次给药,不良反应相似,PEG-rhG-CSF与rhG-CSF相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杨林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服务能力研究

    Web2.0环境下的微信已经成为图书馆学界广泛使用的通讯软件,巨大地改变了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因其具有高效性、即时性、个性化,操作简单,交流方式多样化、互动性强、可以及时掌握用户意见的特点,拓宽了图书馆服务方式,可吸引更多的潜在读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受到图书馆界的青睐.本文即探讨微信平台在提升医院图书馆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策,让图书馆朝着精细化管理不断发展.

    作者:王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未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前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间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60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我院已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600例作为对比组,分析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的相关性.结果:比组的医院感染率为8.8%,研究组的医院感染率为35.5%,对比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危因素进行调整,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田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50例临床研究疗探讨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肾炎康复片以及氯沙坦钾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符合要求的50例慢性肾炎病患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用投掷硬币的方法将这些病患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位25例.对照组选用氯沙坦钾片进行治疗,50mg,平均每天1~2次.在对照组基础上,实验组选用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1天3次,口服一次5片.依那普利50mg,口服一次5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的尿蛋白、肝肾功能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进行治疗20天后,实验组的尿蛋白降低为53.24%,相较于对照组的40.58%而言,尿蛋白变动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进行治疗的30天后发现,实验组尿蛋白降低80.36%,对照组的为53.81%,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之间的肾功能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患中有1例出现皮肤潮红、皮疹以及瘙痒的状况,有2例病患谷丙转氨酶略有升高.讨论:依那普利、肾炎康复片以及氯沙坦钾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李涛;左乾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作用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作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拟行椎管内麻醉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观察组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庆小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探讨.方法:根据本院自拟的患者选入标准随机抽取在本研究进行治疗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将全部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50例患者选进观察组(健康教育+常规护理),对另5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于对照组的70.00% (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0.00%)低于观察组的100.00%(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此法值得在各大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喻晓晖;袁志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2017年3月20日,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干预.对比2组患者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以及活动能力,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吴成钢;刘飞;聂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布拉酵母菌散剂在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剂在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牛奶蛋白过敏所致慢性腹泻患儿9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大便次数恢复时间为(2.3±0.7)d,大便性状恢复时间为(3.9±1.2)d,短于对照组的(3.8±1.3)d、(5.3±1.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慢性腹泻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与对照组的8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临床方法对策探讨

    目的:综合分析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临床方法以及临床效果,并总结各种骨折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1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以及自主选择,分为外固定的A组(n=72);钢板内固定治疗的B组(n=72);和髓内针固定的C组(n=72),分析不同骨折固定手术前后疼痛指数以及临床效果.结果:(1)创伤骨科中的骨折固定方法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治疗、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针固定治疗三种,运用内固定方法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低于外固定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固定方法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中的骨折固定,要根据患者伤损状况和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骨折固定方法.

    作者:吴明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浅谈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接受诊治的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74例作为本次分析资料,按随机数据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基础护理加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每天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完全排除患者胸腔内的积液,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术后患者患处发生感染,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好转,该护理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黄运莲;温桂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96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利用常规悬吊及牵引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施行手术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盆功能恢复率95.83%(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1/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2%(11/48)(<0.05).结论:采用手术内固定方法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四肢骨折患儿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次主要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EIN)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患儿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了解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13日~2015年10月20日入住我院进行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的73例四肢骨折患儿纳入本文研究,惠儿均进行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了解患者治疗效果.结果:73例患儿之中27例患者为肱骨骨折,18例患者为尺桡骨骨折,13例患者为胫骨骨折,15例患者为股骨骨折.在之后的两年随访之中,患者的术后愈合优共66例,占90.41%;良共7例,占9.59%.患者73 EIN部为一期愈合,并未出现骨不连和骨感染现象的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应用在四肢骨折惠儿之中,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EIN固定治疗十分安全、简便且快速的治疗方式,对患儿的皮肤损伤小,有效的缩短了住院周期,值得推广.

    作者:邓凯;张关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疝修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96.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忠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接收的86例新生儿,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疾病发生率为9.3%,对照组的疾病发生率为44.18%;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8.13%两组新生凡的痰病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广受家属喜欢,满意度高,值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切除的临床体会.方法:本文共选取2016年7月份至2017年7月份来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8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在子宫切除手术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384例,统计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并分析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384例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4例,发生率为8.85%.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手术时间、参观人员、接台手术、切口类型.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应针对各个因素采取对策有效应对,以降低感染率.

    作者:郭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肝肾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观察组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尿量、腹围、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并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口腔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预防VAP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方法,以减少口腔感染,减少口腔定植菌,切断胃-口腔-肺感染途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按随机数字将受试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采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行口腔擦洗加冲洗,每天3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擦洗,两组均在口腔护理前后测定pH值,48h后行痰培养及口腔定植菌监测,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P(0.05),真菌感染率明显降低,121腔定植菌减少.结论:采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行1:3腔冲洗可有效减少口腔定植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何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复方板蓝根治疗流感样患儿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复方板蓝根治疗流感样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收治的流感样患儿4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时照组为复方板蓝根,观察组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复方板蓝根,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联合组在退热时间、止咳嗽时间和咽痛消失时间上均短于对比组.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复方板蓝根治疗流感样惠儿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缩短了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氨磺必利治疗乙醇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分析对乙醇所致精神障碍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乙醇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n=30)与试验组(n=30),参照组采用奋乃静治疗,试验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比8周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8周疗程结束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对乙醇所致精神障碍采用氨磺必利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药物安全性更高,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春芳;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