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爱萍;朱凤林;匡兆香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手术时运用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进行单侧腰麻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开展全髋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66例,将其随即平均分成33例观察组和3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腰麻麻醉,观察组使用单侧腰麻.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的麻醉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情况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患者开展全髋置换手术时使用小剂量轻比重的布比卡因单侧腰麻模式效果较好,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影响较小,效果平稳,减少尿潴留,健肢可早期活动,预防血栓!值得在老年患者中推广.
作者:王兵;王丹丹;谭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模式,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来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其能够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药剂科干预医院抗菌药合理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前后两年期间我院抗菌药使用情况.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为对照组,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0份病例资料,对比分析药剂科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合理使用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联合用药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药剂科干预,观察组在超剂量用药、术前用药及术后用药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用药时间级用药品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药剂科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医院用药情况,缩短患者用药时间级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用药成本,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盛红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其疾病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将2013年8月-2017年2月我院经诊断明确为老年慢阻肺的患者88例纳为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两组肺功能改善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肺功能改善的程度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全面地分析老年慢阻肺的临床心理特点,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建议广泛推广.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早产儿6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前组仅接受微量喂养,后组另外联合实施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胃肠功能、生长发育状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产儿微量喂养能够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通过配合有效护理能够帮助胃肠功能得以改善,加快早产儿发育发育.
作者:孙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利拉鲁肽、门冬胰岛素30对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58例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分为29例.两组均口服门冬胰岛素降压药,对照组使用特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结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日间胰岛素使用量、糖化血红蛋白,四项指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餐后两小时、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远低于对照组(P<0.05),日间胰岛素用量变低且体重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变低(P<0.05).结论:难治性2型糖尿病采用利多鲁肽、门冬胰岛素30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者:皮峥嵘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对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选取我院对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患者68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有利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杜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法联合中药配方颗粒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接诊的104例重度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患者.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在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液透析法联合中药配方颗粒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积极影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吕艳华;张艳苹;陈迎春;李会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根管填充方式应用于治疗牙体牙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体牙髓患者140例,按照接受填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成超量、适量、非足量三组,超量组接受根管过度填充的方式进行治疗,适量组则实施适量填充;非足量组则执行非足量填充;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适量组患者填充成功率高,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且适量填充的疼痛率低,P<0.05.结论:不同的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患者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对患者进行适量的根管填充的临床效果相对佳,不仅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也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疼痛,适量填充在该领域治疗中是一个优质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庆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无痛胃肠镜检查,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之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复苏,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无痛胃肠镜技术的应用使得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更趋人性化,与常规胃肠镜相比较,具有无痛苦、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开展,并成为常规临床操作,我国也逐渐开展.但该项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加之门诊留观时间短,患者的心理素质等原因,因此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万红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接收的31例和2017年接收的31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普通护理方式,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70.9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6.77%,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方式,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使其预后成效得到改善,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采纳.
作者:沈慧;陈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DKA合并AP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死亡1例,另外39例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均值为(9.46±0.43)d.结论:尽早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改善DKA并AP患者的预后.
作者:冯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联合酸栆仁汤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62例不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联合酸栆仁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酸枣仁汤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适于广泛推广.
作者:邓文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探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其不良反应较低,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芬太尼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欣母沛引起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剖宫产术中需要使用欣母沛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20例,实验试剂F组为1μg/kg芬太尼稀释至10ml,C组为10ml生理盐水.各组在胎儿取出后应用欣母沛前两分钟静脉注射实验试剂.监测产妇入室时(T0)、欣母沛注射后10分钟(T1)和30分钟(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记录产妇不良反应.结果:T1时芬太尼组产妇MAP、HR及RR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芬太尼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生理盐水(P<0.05).结论:1μg/kg芬太尼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欣母沛的不良反应.
作者:梅杨;李有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量化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康复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80例外科手术患者分组.对照组开展随机常规护理和教育,量化组开展量化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外科手术护理满意度;手术知识认知、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手术总并发症.结果:量化组外科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量化组手术知识认知、康复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量化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量化组手术总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康复预后改善有促进作用,可提升其手术和康复认知,减少并发症,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朝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实施低糖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护理组(常规护理+低糖饮食护理),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结果: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实施低糖饮食护理,能促进临床疗效提升,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张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脑外科患者实施术后心理护理对康复的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100例脑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术后心理护理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对护理的综合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心理护理在脑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术后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彭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应用呼吸康复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院治疗的7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后实施呼吸康复前对全部患者进行评价,实施后对患者再次进行评价.结果:7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全部完成呼吸康复,且无不良反应;实施呼吸康复后,患者生活活动呼吸困难评分、COPD测试评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准评分以及6分钟步行测试优于实施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入院后实施呼吸康复,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改良切除术式或传统手术,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2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切除术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肿瘤复发率.结果:在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肿瘤复发.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损伤、面部畸形、Frey综合征、耳垂麻木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涎瘘并发症中,虽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改良切除术式,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习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