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法联合中药配方颗粒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红蛋白 、血浆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吕艳华;张艳苹;陈迎春;李会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法, 中药配方颗粒, 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法联合中药配方颗粒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接诊的104例重度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患者.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在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液透析法联合中药配方颗粒对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积极影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评价抗生素在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在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9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使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半年,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4.00%,虽低于对照组100.00%,但不具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症状缓解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复发率是12.00%,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0.05.结论: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采用抗生素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多数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即可获得较佳疗效,且比手术治疗更安全、可靠,但患者复发率较高,所以在使用该方法前需仔细筛选,以防延误患者佳的手术时机.

    作者:季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精神康复患者安全隐患分析与康复护理管理对策评价

    目的:对精神康复患者的安全隐患以及康复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选取的案例为本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患者,在奇偶数原则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一些比较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则进行了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7.1%,对照组为85.3%,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明显,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的临床医学当中,精神康复患者的治疗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的存在,会对患者的恢复产生严重的影响,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佩;于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康复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运用康复治疗方式实施救治对其肘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给予内固定术实施处理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康复治疗处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的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数值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运用康复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患者肘关节相关功能的实现及改善.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透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43例观察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尤以冬春季多发. 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男女发病率相近 ,绝大多数为一侧性 ,双侧者甚少. 多数患者及时治疗症状消退或好转 ,有些病情重、面神经损伤严重者 ,超过3 个月疗效不佳后遗留下后遗症.临床运用电针透刺配合穴位注射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 43 例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全光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李以义教授益髓填精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李以义教授益髓填精法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脑病患者66例,对入选患者均予以益髓填精法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GOS评分进行比对.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GOS评分上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针对脑病患者,将益髓填精法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GOS评分,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汲广成;张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观察头孢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所致不良反应的情况

    目的:关于病患使用头孢类药物和其他类药物治疗疾病后的临床身体不适的分析.方法:选取146在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抗菌性头孢类药物治疗,以及其他的专科性疾病干预药物.对于病患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表现进行详细研究,找出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影响性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联合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较多,与治疗之前的数据结果做以比较,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目前,在临床多项疾病的治疗中,医生需要对头孢类药物的种类、禁忌症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掌握,以此有针对性的联合用药,提高病患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衡先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0例,根据患者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4.3%,对照组为77.1%,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力衰竭的患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姜加宏;刘洪伟;贾长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糖饮食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实施低糖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护理组(常规护理+低糖饮食护理),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结果: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实施低糖饮食护理,能促进临床疗效提升,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张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文选取的2016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107例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资料加以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53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54例行人性化护理,比对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FBG(6.12±1.05)mmol/L、2hPG(6.58±1.20)mmol/L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优;且躯体功能(85.64±6.27)分等生活质量维度分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冬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泰州市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效果分析

    妊娠期梅毒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正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现汇总分析2012年至2015 年泰州市孕产妇梅毒检测及干预情况 ,从而探索适宜有效的管理途径 ,减少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先天梅毒儿的出生 ,更好地推进实施母婴阻断项目.

    作者:赵静;乔凤玲;戴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利用全程人文关怀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利用全程人文关怀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份到2017年7月份所接收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对其采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等.结果: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和9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魏林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生殖医学中心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应用分析

    人文关怀在生殖医学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具体来讲,就是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主,坚持人道主义,对患者的人格尊严和具体病情给以充分尊重.生殖医学中心的患者多为不孕不育人群,而且具体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在心理上和经济上都承受着较大压力,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终影响到治疗效果.针对生殖医学中心患者的护理科学运用人文关怀,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终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一乔;罗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析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46例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工作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所选对象分为探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护士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探究组护士应用分层管理模式.结果:探究组护士临床护理能力以及带教能力均明显高于对比组护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护士工作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能够提升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和护理水平.

    作者:马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分析

    为了能够有效分析出造成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出现误差的原因,并且探讨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于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具有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从而希望能够帮助医院在病案统计管理水平上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对某医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其中存在的一些误差进行统计,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总结.对于造成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中容易出现误差的部分归结如下,未归档的住院病案、未编码的住院病案、等资料中,其中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对病案统计管理认识不够,相关病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不严格、病案统计管理体系自身功能不完善造成的.因此,针对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中的各项数据误差原因,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从而减少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的误差出现,帮助医院提升病案统计管理的水平.

    作者:董长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剖宫产产妇施行全方位护理的方法与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施行全方位护理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分析7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剖宫产产妇,根据随机表分组.常规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全方位组施行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产后角色适应评分、自我护理认知、新生儿护理和喂养认知、开始泌乳时间;产后出血、产后抑郁、尿潴留、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并比较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全方位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全方位组产后角色适应评分、自我护理认知、新生儿护理和喂养认知高于常规护理组,开始泌乳时间比常规护理组早,P<0.05;全方位组产后出血、产后抑郁、尿潴留、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护理后全方位组焦虑抑郁状态轻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施行全方位护理的方法与价值高,可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提升其产后自我和新生儿护理认知,尽早适应角色转换,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媛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治疗73例小儿非典型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在治疗小儿非典型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3例小儿非典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分析,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对比,乙组的各项时间少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非典型哮喘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避免病症恶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昌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创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的护理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月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82例资料,实施面部压疮护理,总结护理结果.结果:82例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1周内,未出现1例面部压疮;使用无创呼吸机1周后,出现7例I期压疮,发生率为8.5%.结论:给予无创呼吸机患者面部压疮护理,能减轻疼痛度,促进康复,值得借鉴.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今天,消毒供应室的服务范围的扩大,工作量明显增加,在工作中存在着的生物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社会心理性危害因素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消毒供应室专业由不被重视到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职业防护已受到普遍关注.由于供应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经常接触感染性病人用过的物品.因此,重点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卢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胸腔积液存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胸腔积液存否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0月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胰腺炎组79例,重症胰腺炎组41例.入院后24h晨空腹采取外周静脉血,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入院后依据患者一般临床状况给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S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RP与APACHEⅡ相关性.以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150mg/l,入院后胸片显示胸腔积液存在与否,判断其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结果:重症胰腺炎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轻症胰腺炎组[(94.76±25.98)mg/l比(57.89±13.17)mg/l,t=3.9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水平与APACHEII评分呈正比例相关(r=0.761,P<0.05).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胸腔积液联合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阳性预测值为93.48%,阴性预测值为81.55%,敏感性为65.88%,特异性为92.86%.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病情程度越严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血清高C反应蛋白水平与胸腔积液联合存在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胡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应对母婴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临床中母婴并发症病症进行预见性护理,记录护理信息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孕妇分娩资料11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针对实验组孕妇进行预见性护理,针对常规组孕妇实施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干预.针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分娩方法、分娩时间、产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孕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保留信息为研究提供比对数据内容.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通过自然方式分娩的几率为92.7%,存在孕妇51例;常规组自然方式分娩几率为65.5%,存在孕妇36例.实验组孕妇接受剖宫产和引导手术协助生产的人数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孕妇实施预见性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的几率,并且减少了分娩使用时间,降低了孕妇不良反应的同时保证了母婴并发症减少的需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并能够积极的提升孕妇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

    作者:吴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