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阳和汤加味治疗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30例临床观察

董婷;曾柏荣

关键词:癌性腹水, 阳虚寒凝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阳和汤加味
摘要: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味治疗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和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15d.结果:腹水消退有效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40.0%,临床受益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加味治疗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病情轻者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严重者彻夜不能入睡.因睡眠时间减少和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常导致患者日间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指出失眠主要是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活动的一种主观体验[1].失眠表现为人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持续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睡、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2].目前西医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是服用安眠药,但长期服用会导致成瘾性、戒断反应等明显的不良反应[3].

    作者:龚欢欢;叶小娜;韩云;韩兴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芍六君子汤加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V-DNA定量及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秀丽;陈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潘敏求治疗三阴乳腺癌经验

    介绍潘敏求教授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经验.潘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瘀毒互结、肝脾肾虚损,临床治疗重肝肾、重脾胃、重冲任、重气血、重平衡攻邪与扶正、重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同时同病异治,重视个体治疗,并重视医患沟通与交流,其以疏肝解郁、清热解毒化瘀、补益肝肾、健脾和胃为主要治则,兼顾肿瘤进展时期,辨证论治,对证用药,疗效满意.

    作者:贺立娟;潘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将84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分散片、迈之灵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调气破血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CSR的疗效较好.

    作者:陈孟交;肖四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考

    通过分析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探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认为中医经典知识薄弱、理论联系实践不够、创新性不强、对中医文化缺乏信仰是当前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培养中应注重经典及名家著作的学习,注重实践,加强师承,培养学生多维辨证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进一步改进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方法,有利于提高中医人才水平,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

    作者:胡学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磁热疗法联合腰部肌群训练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30例临床研究

    目的:运用磁热疗法联合腰部肌群训练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椎间盘源性腰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磁热疗法联合腰部肌群训练治疗,对照组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ODI评分、VAS评分、JOA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优于对照组的73.3% (P <0.05).治疗后ODI评分、VAS评分、JOA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热疗法联合腰部肌群训练能明显改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向剑锋;卢敏;杨少锋;汤芳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完带汤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完带汤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完带汤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氟康唑胶囊治疗.比较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pH值与阴道菌群分布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对照组为8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症状评分、阴道微环境各项检测指标(除球菌外)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带汤联合氟康唑治疗RVVC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改善阴道微环境,利于维持阴道酸性环境从而减少复发.

    作者:刘碧星;朱焕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尤昭玲治疗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经验

    介绍尤昭玲教授治疗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经验.尤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其本在肾,病机虚实夹杂.从脾肾亏虚论治,结合“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遵循“治崩三法”,临证注重补益脾肾,塞流止血.治以固冲摄血,补肾健脾;固本复旧治以滋补肾精,健脾益气,配合暖巢煲食疗,疗效显著.

    作者:王思雨;谈珍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屈波运用补阳化瘀法配合循经按摩治疗冠心病经验

    介绍屈波教授运用补阳化瘀法配合循经按摩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屈教授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胸阳不振,心气不足,心阳虚衰,心脉失养,脉道失荣,瘀血阻滞.治疗以振奋心阳、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饮食指导和循经按摩,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陈姣;付晓芳;屈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无高尿酸血症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无高尿酸血症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无高尿酸血症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35例予西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痛效果及血沉、CRP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评分、血沉、CRP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无高尿酸血症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珂;马志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加味木香顺气丸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木香顺气丸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射性直肠炎脾胃虚弱、湿浊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结合加味木香顺气丸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结合思密达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直肠黏膜损伤分级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及直肠黏膜损伤分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木香顺气丸灌肠能有效地改善放射性直肠炎脾胃虚弱、湿浊中阻证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直肠黏膜炎症反应,促进直肠黏膜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娟;何飞将;李璐;徐基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宫军治疗腰源性腹痛经验

    介绍宫军主任医师治疗腰源性腹痛的经验.宫主任认为腰源性腹痛病机关键为气滞血瘀痰凝,采用“盘龙针法”针刺联合脉动治疗仪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吴敏;宫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托德式麻痹验案1则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脑血管病尤其是脑梗死是老年患者癫痫发作常见的诱因,托德式麻痹是其中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发病率低,与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血管性震颤麻痹综合征存在相似表现,极易发生误诊,需仔细询问病史,做好相关辅助检查,第一时间做出正确诊疗.现介绍典型验案1则如下.

    作者:南文泽;李丹茂;秦会帮;杨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阳和汤加味治疗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味治疗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和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15d.结果:腹水消退有效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40.0%,临床受益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加味治疗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董婷;曾柏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电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吝宇;丁德光;吴萍;徐洋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四逆软肝方对高浓度乙醛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肝纤四项及MMP-1、TIMP-1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逆软肝方对高浓度乙醛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肝纤四项(CG、HA、LN、PC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乙醛对人肝星状细胞LX-2株造成损伤后,随机分为四逆软肝方、清热解毒化浊片、扶正化瘀片和脱离乙醛4组;经给药24h后搜集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肝纤四项及MMP-1、TIMP-1含量.结果:250mmol/L乙醛培养72h,细胞存活率高;与正常组比,乙醛组CG、HA、LN、MMP-1、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Ⅲ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脱离乙醛组CG下降(P<0.01)、PCⅢ升高(P<0.01);与脱离乙醛组比较,四逆软肝方组HA、PCⅢ、TIMP-1均降低(P<0.01),CG、LN、M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逆软肝方组、清热解毒化浊片组、扶正化瘀片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软肝方可降低受损的LX-2细胞HA、PCⅢ、TIMP-1指标的表达,可能对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国荣;唐菲;梅明;邹俊驹;刘近明;李凌云;肖碧跃;Jiri Horak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淫羊藿及相关配伍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老年疾病.其中50岁以上有临床症状者约占75%[1],40 ~49年龄段发病率为1.2%,7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为36%,70岁以上发病率达80% [2-3].BPH病程进展缓慢,前列腺从30岁增生,男性(超过80岁)有90%出现前列腺体积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而腺体体积可从25mL长到30 ~ 35mL(70岁以上男性)[4-5].临床上,手术治疗虽较可靠,但需符合手术指征(有严格适应征),而BPH患者达到手术指征者多已高龄且伴随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故而手术治疗不作为优选[6-7].近年,中医药治疗BPH报道较多,且多应用于轻中度的BPH[8].

    作者:徐薇;庄田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子“浊邪”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病机及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NAFLD)是指排除饮酒及其他明确的肝损伤病史,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菲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相关肝硬化.NAFL作为其病理改变的一种类型,中医古籍并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归属“肥气”“痰浊”“胁痛”“肝癖”等范畴.基于现代医学对其认识,有医家提出了“浊邪”导致NAFL的观点,认为本病发生与“浊”不归正化、淫于三焦、伏于脏腑有关[1].

    作者:段雪昭;熊焰;王雅;丁斯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消栓饮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兔外周血IL-6、IL-8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在消栓饮干预下深静脉血栓(DVT)兔模型IL-6、IL-8不同时段的变化水平,初步探讨消栓饮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新西兰兔建立DVT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消栓饮组、低分子肝素钠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分别于术后第1天给予消栓饮、低分子肝素钠、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周,分别于第1、3、7天给药4h后检测各组IL-6、IL-8水平.结果: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消栓饮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在术后同期的检测指标均下降(P<0.05);与术后第3天比较,3组术后第1、7天检测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消栓饮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术后同期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饮通过减少深静脉血栓外周血IL-6、IL-8炎性因子的释放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防治作用.

    作者:曾林军;王勇;李冬春;黄永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五脏俞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应激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五脏俞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应激下血清皮质醇(CORT)、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变化,探讨五脏俞穴位埋线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老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埋线组(C组)、模型+应激组(D组)、模型+应激+埋线组(E组).应激从第5周开始,每天1次给予制动应激,持续4周.五脏俞穴位埋线从第1周开始,每周1次,共8次.运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5组大鼠ACTH、CRH、CORT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CRH、CORT含量降低(P<0.05),ACTH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E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ACTH、CRH、CORT含量及E组CRH含量升高(P<0.05),E组ACTH含量降低(P<0.05),CORT含量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E组ACTH、CORT、CRH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衰老模型大鼠存在HPA轴功能障碍,慢性应激可加重HPA轴的功能紊乱,五脏俞穴位埋线可改善慢性应激和衰老导致的HPA轴功能障碍状态,降低应激损伤,延缓机体衰老.

    作者:岳延荣;王曼苏;陈允;赖东建;曾繁富;黄剑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