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林军;王勇;李冬春;黄永松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起机体代谢过程降低的内分泌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全身多个系统受累,少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出现特异的肌病表现,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甲减性肌病)起病隐匿而特殊,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临床类型包括伴肌强直的肥大性肌病(成人患者称为Hoffmann综合征,儿童患者称为Debre-Kocker-Semelaigne综合征)、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不伴肌强直的肥大性肌病、不伴肌肥大的肌强直以及肌萎缩[1].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具有肌酶显著升高的甲减性肌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霞;岳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代谢组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是定性、定量分析某一生物或细胞中相对分子量< 1000的小分子内源性代谢产物的一门新学科.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将代谢组学技术引入到中医药的研究中并取得显著收效.代谢组学为中医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往国际现代化的新道路.将代谢组学法运用到中药方剂多组分、多通道、多靶点治疗协同性作用机制中,是目前中药方剂重点研究内容.
作者:赵群菊;邱林;李美红;胡方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椎间孔镜治疗后出现感觉异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推拿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73.3%,对照组为4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疗法治疗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有较好疗效.
作者:宾梦翔;张冰彬;唐本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NAFLD)是指排除饮酒及其他明确的肝损伤病史,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菲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相关肝硬化.NAFL作为其病理改变的一种类型,中医古籍并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归属“肥气”“痰浊”“胁痛”“肝癖”等范畴.基于现代医学对其认识,有医家提出了“浊邪”导致NAFL的观点,认为本病发生与“浊”不归正化、淫于三焦、伏于脏腑有关[1].
作者:段雪昭;熊焰;王雅;丁斯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味治疗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和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15d.结果:腹水消退有效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40.0%,临床受益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加味治疗阳虚寒凝型癌性腹水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董婷;曾柏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1%,对照组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心室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福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敷贴时间的中药脐敷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泄泻患者随机分为脐敷时间4h组、8h组和24h组,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3组临床疗效8h组与4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h组与24h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主要症状各不同时段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8h组、24h组与4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h组与24h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观察:8h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24h组(P<0.05),与4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敷治疗泄泻贴敷时间以8h为宜,贴敷时间过短不能充分发挥疗效,贴敷时间过长不能增强疗效反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章细霞;张伟;李慧;周莉荣;郭媛媛;余忠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因较大剂量放射线照射盆腔、腹腔及腹膜后肿瘤,尤其是在妇科肿瘤、直肠肿瘤、前列腺肿瘤行放射治疗时或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随着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中应用的普及,放射性直肠炎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中药保留灌肠是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人们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并联合其他疗法防治放射性直肠炎,如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穴位艾灸、穴位贴敷、中药内服等,均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和降低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中药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琴静;彭小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动态心电图中室性早搏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对照组为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牡汤加减能有效降低室性早搏次数,减少心肌缺血,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尹萍;刘建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脑卒中是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一组常见病、多发病.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发病率约40% ~ 65%.患者因吞咽困难也可引起营养不足、脱水、机体抵抗力下降、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1],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升高.如何在早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昭凤;周义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介绍王云启教授运用温阳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肿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阳气亏虚,阴邪凝滞,痰、毒、瘀邪积聚成形,治疗上以温阳为基本原则,运用温阳药治疗,并配合脏腑、三焦辨证,通过改善肿瘤及其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并发症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并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阴寒体质,使气血得运,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该法临床疗效确切,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李丽;周欢;谭雨佳;王云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亦未明确的免疫介导特发性疾病,以慢性肠道炎症反复发作为特点,尤以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为首要研究疾病.目前认为IBD病因为宿主遗传易感性、黏膜免疫因素和肠道微环境三者间相互作用,肠道微生态动态改变伴随着IBD整个发生发展过程.随着微生态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IBD之间密切相关.本文对IBD肠道微生态的中医相关证型研究进行综述,旨在研究通过中医病症论治探索治疗IBD的优势及特异性过程,为提升炎症性肠病的疗效迈出新步伐.
作者:莫红梅;祝焕杰;戴世学;迟宏罡;郑学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通过分析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探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认为中医经典知识薄弱、理论联系实践不够、创新性不强、对中医文化缺乏信仰是当前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培养中应注重经典及名家著作的学习,注重实践,加强师承,培养学生多维辨证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进一步改进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方法,有利于提高中医人才水平,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
作者:胡学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从3个方面阐述了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意义,一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二是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三是提高成人教育培养质量的保证.并从4个方面着手介绍了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从3个方面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的措施.
作者:尹明;陈革新;蒋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对照组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程为7d.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日间积分及总计分、咳嗽缓解时间、6个月内感染后咳嗽发作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咳嗽夜间积分及咳嗽缓解例数方面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卞园园;卞启东;金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介绍黄政德教授运用左金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黄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属寒热错杂之候,以寒热并用法之左金丸加减治疗,获得显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黄建;黄政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症状评分量表(SOV)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SOV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蓉;彭志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介绍边天羽教授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经验.边教授认为白塞病为本虚标实之病证,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毒、瘀互结为标.治疗时应虚实兼顾,急性期以滋补阴精、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主,多采用疏肝活血汤合加减四妙勇安汤治疗;慢性反复发作期当以温补脾肾、疏肝行气、温化寒湿、活血化瘀为主,自拟白塞病方治疗,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凤迪;王红梅;丁伟芳;李娟娟;林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两个方面介绍李灵芝教授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经验.经行头痛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虚弱为本,以血瘀、肝火、痰湿为标.临床治疗根据病情虚实,遵循辨证论治原则组方用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袁世红;李灵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介绍马融教授从小儿体质论治癫痫的经验.马教授将小儿体质归纳为湿热质、痰湿质、实热质、气郁质、瘀血质与不足质,临证强调“辨病-辨证-辨质”的诊疗思路.对湿热质、痰湿质癫痫患儿多以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涤痰汤等加减治疗,对实热质患儿常用银翘散、凉膈散、风引汤、导赤散等加减治疗;对气郁质患儿则多以柴桂龙牡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瘀血质患儿以血府逐瘀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对不足质患儿则以玉屏风散、六君子汤、百合汤等加减治疗,均获效颇佳.
作者:周显一;沈明月;张喜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