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05例临床观察

王福山

关键词:康复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心力衰竭, 炙甘草汤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1%,对照组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心室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白术散加减治疗羊水过多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白术散加减治疗羊水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羊水过多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31例.2组均采用减少饮水,低盐饮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术散加减.2组均以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7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散加减治疗羊水过多安全有效.

    作者:王坚红;洪鑫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电针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颈型颈椎病3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治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取电针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口服西药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8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热奄包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颈肩疼痛症状,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何萍萍;杨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对照组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程为7d.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日间积分及总计分、咳嗽缓解时间、6个月内感染后咳嗽发作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咳嗽夜间积分及咳嗽缓解例数方面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卞园园;卞启东;金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芍六君子汤加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V-DNA定量及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秀丽;陈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八脉交会穴为主治疗郁证验案4则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压力越来越大,郁证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中医治疗郁证多以中药为主,采用针灸者少,且研究较少,但其效果不容小觑,现将笔者跟师学习过程中所遇临床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作者:张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四逆软肝方对高浓度乙醛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肝纤四项及MMP-1、TIMP-1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逆软肝方对高浓度乙醛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肝纤四项(CG、HA、LN、PC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乙醛对人肝星状细胞LX-2株造成损伤后,随机分为四逆软肝方、清热解毒化浊片、扶正化瘀片和脱离乙醛4组;经给药24h后搜集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肝纤四项及MMP-1、TIMP-1含量.结果:250mmol/L乙醛培养72h,细胞存活率高;与正常组比,乙醛组CG、HA、LN、MMP-1、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Ⅲ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脱离乙醛组CG下降(P<0.01)、PCⅢ升高(P<0.01);与脱离乙醛组比较,四逆软肝方组HA、PCⅢ、TIMP-1均降低(P<0.01),CG、LN、M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逆软肝方组、清热解毒化浊片组、扶正化瘀片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软肝方可降低受损的LX-2细胞HA、PCⅢ、TIMP-1指标的表达,可能对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国荣;唐菲;梅明;邹俊驹;刘近明;李凌云;肖碧跃;Jiri Horak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及Pumbed数据库(从建库至2016年12月)关于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总计619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防己黄芪汤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OR=3.16,95% CI[1.95,5.12]),减少24h尿蛋白定量(MD=-0.96,95% CI[-1.23,-0.69]),升高血清白蛋白(MD =4.78,95% CI[4.01,5.55]),降低血清总胆固醇(MD=-1.31,95%CI[-1.88,-0.74])和三酰甘油(MD=-0.60,95%CI[-1.03,-0.17]).结论:防己黄芪汤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减少24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但因所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尚需更高质量的相关研究来进一步验证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秀;程业刚;王小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定点正脊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定点正脊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正脊手法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结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1.5%,对照组为5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点正脊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颈椎牵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沈茂荣;张辉宇;周侠;王鹏云;胡钊彰;熊智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黄政德运用左金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介绍黄政德教授运用左金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黄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属寒热错杂之候,以寒热并用法之左金丸加减治疗,获得显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黄建;黄政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白芍甘草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白芍甘草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9例,治疗组口服白芍甘草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根痛平颗粒治疗,以28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14d、28d的综合疗效.结果:2组治疗14d的综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0%,对照组为85.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甘草汤加减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想汤剂,能有效缓解疼痛,疗效肯定.

    作者:刘浩;郭永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症状评分量表(SOV)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SOV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蓉;彭志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增龄Ⅰ号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增龄Ⅰ号治疗中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老年冠心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增龄Ⅰ号治疗,对照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2组心绞痛症状、血压、心电图、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小板、SOD、MDA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血压平均值、心电图疗效及血小板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绞痛疗效、胆固醇、三酰甘油、SOD、MDA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龄Ⅰ号能改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有较好的降脂、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作者:孙晓伟;彭小菊;孙向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屈波运用补阳化瘀法配合循经按摩治疗冠心病经验

    介绍屈波教授运用补阳化瘀法配合循经按摩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屈教授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胸阳不振,心气不足,心阳虚衰,心脉失养,脉道失荣,瘀血阻滞.治疗以振奋心阳、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饮食指导和循经按摩,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陈姣;付晓芳;屈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子“浊邪”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病机及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NAFLD)是指排除饮酒及其他明确的肝损伤病史,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菲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相关肝硬化.NAFL作为其病理改变的一种类型,中医古籍并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归属“肥气”“痰浊”“胁痛”“肝癖”等范畴.基于现代医学对其认识,有医家提出了“浊邪”导致NAFL的观点,认为本病发生与“浊”不归正化、淫于三焦、伏于脏腑有关[1].

    作者:段雪昭;熊焰;王雅;丁斯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0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炙甘草汤加味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1%,对照组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心室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福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病情轻者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严重者彻夜不能入睡.因睡眠时间减少和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常导致患者日间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指出失眠主要是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活动的一种主观体验[1].失眠表现为人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持续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睡、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2].目前西医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是服用安眠药,但长期服用会导致成瘾性、戒断反应等明显的不良反应[3].

    作者:龚欢欢;叶小娜;韩云;韩兴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肝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7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显著.

    作者:康梦;孙克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动态心电图中室性早搏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对照组为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牡汤加减能有效降低室性早搏次数,减少心肌缺血,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尹萍;刘建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相对或绝对狭窄,冠脉供血不足,发生心肌缺血、缺氧,以胸痛、胸闷为主要特征的缺血性心脏病,高发病率及病死率是其流行病学主要特征[1].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冠脉血运重建术为主,但长期西药治疗存在着耐受性差、耐药性强、不良反应重以及手术治疗经济负担重、手术禁忌证多、术后复发率高等问题.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扩张冠脉、开放侧支循环、改善流变学及心功能,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及保护血管内皮等功效,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2].笔者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总结如下.

    作者:胡黎文;余国辉;杜怡雯;胡雪松;王皓霖;赵凤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药封包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30例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椎间孔镜治疗后出现感觉异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推拿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73.3%,对照组为4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疗法治疗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有较好疗效.

    作者:宾梦翔;张冰彬;唐本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