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渊渊;汪磊;农志飞;单亮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1].2020年COPD将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全球死亡原因第3位[2],COPD在我国发病率高,我国对7个地区20000多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发现,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高达8.2%[3].COPD的医疗费也是惊人的,2005~2013年在北京市某医院住院的1638例COPD患者人均直接经济负担从19766.52元增长到26133.18元,平均增长速度为3.55%[4].甘肃省某职工医院报道[5],老年COPD患者重复住院是导致沉重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为减少复发率,减轻疾病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COPD的稳定期治疗显得极为重要.膏方具有药物浓度高、药性稳定、口感好、容易长期贮藏、便于携带等优势,少量服用,缓缓起效,特别适合于COPD稳定期的治疗.本文从历史沿革、临床应用思路、作用机制、临床疗效观察4个方面归纳膏方治疗COPD稳定期的研究进展,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刚;柏正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火龙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火龙灸疗法,2周治疗1次,2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UTP)、血总胆固醇(TC)、血白蛋白(ALB)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13%,对照组为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总胆固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阳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梁修朗;刘朝业;苏坤莲;胡军福;张威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黄芪葛根桂枝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5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72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对照2组77例采用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76例采用颈椎牵引加黄芪葛根桂枝汤内服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对照1组为70.83%,对照2组为83.1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VAS评分、症状体征综合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黄芪葛根桂枝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陈绍华;孟魏魏;吴耀持;蔡秀水;刘顺超;唐银娟;龚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两个方面介绍李灵芝教授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经验.经行头痛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虚弱为本,以血瘀、肝火、痰湿为标.临床治疗根据病情虚实,遵循辨证论治原则组方用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袁世红;李灵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将84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分散片、迈之灵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调气破血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CSR的疗效较好.
作者:陈孟交;肖四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起机体代谢过程降低的内分泌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全身多个系统受累,少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出现特异的肌病表现,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甲减性肌病)起病隐匿而特殊,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临床类型包括伴肌强直的肥大性肌病(成人患者称为Hoffmann综合征,儿童患者称为Debre-Kocker-Semelaigne综合征)、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不伴肌强直的肥大性肌病、不伴肌肥大的肌强直以及肌萎缩[1].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具有肌酶显著升高的甲减性肌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霞;岳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病(NAFLD)是指排除饮酒及其他明确的肝损伤病史,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菲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相关肝硬化.NAFL作为其病理改变的一种类型,中医古籍并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归属“肥气”“痰浊”“胁痛”“肝癖”等范畴.基于现代医学对其认识,有医家提出了“浊邪”导致NAFL的观点,认为本病发生与“浊”不归正化、淫于三焦、伏于脏腑有关[1].
作者:段雪昭;熊焰;王雅;丁斯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骤、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常伴高热,自溃或切开排脓后常形成肛瘘.本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如治疗不及时,易导致致死率极高的坏死性筋膜炎[1].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在实际临床中,有一部分患者不愿意或无法接受住院手术治疗,而选择保守治疗.本文对近年来肛周脓肿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毛玲娟;郑雪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介绍尤昭玲教授治疗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经验.尤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其本在肾,病机虚实夹杂.从脾肾亏虚论治,结合“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遵循“治崩三法”,临证注重补益脾肾,塞流止血.治以固冲摄血,补肾健脾;固本复旧治以滋补肾精,健脾益气,配合暖巢煲食疗,疗效显著.
作者:王思雨;谈珍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从案例教学法的概念、案例库的建立、案例教学法的形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探讨如何将案例式教学法应用到《经络腧穴学》的教学中.其目的是想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整合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也为中医针灸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董珍珍;姜锦;李风雷;吴秀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盆底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治疗组应用基于肛肠专用型多功能生物电反馈治疗系统的盆底生物电反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应用排便功能主动训练方式治疗,观察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手术之后,患者的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盆底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可明显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排便功能.
作者:李爱霞;盖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联合维胺脂胶囊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维胺脂胶囊,同时照红蓝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络放血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6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1.8%,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维胺脂胶囊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作者:张芳;梁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五脏俞穴位埋线对衰老模型大鼠应激下血清皮质醇(CORT)、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变化,探讨五脏俞穴位埋线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老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埋线组(C组)、模型+应激组(D组)、模型+应激+埋线组(E组).应激从第5周开始,每天1次给予制动应激,持续4周.五脏俞穴位埋线从第1周开始,每周1次,共8次.运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5组大鼠ACTH、CRH、CORT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CRH、CORT含量降低(P<0.05),ACTH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E组3项检测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ACTH、CRH、CORT含量及E组CRH含量升高(P<0.05),E组ACTH含量降低(P<0.05),CORT含量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E组ACTH、CORT、CRH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衰老模型大鼠存在HPA轴功能障碍,慢性应激可加重HPA轴的功能紊乱,五脏俞穴位埋线可改善慢性应激和衰老导致的HPA轴功能障碍状态,降低应激损伤,延缓机体衰老.
作者:岳延荣;王曼苏;陈允;赖东建;曾繁富;黄剑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无高尿酸血症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无高尿酸血症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35例予西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痛效果及血沉、CRP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评分、血沉、CRP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无高尿酸血症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珂;马志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汤治疗低中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低中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用羟基脲治疗,治疗组给予化瘀解毒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症状缓冲持续时间、起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83.3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缓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解毒汤治疗低中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远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
作者:付玲;樊美玲;江劲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通过分析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探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认为中医经典知识薄弱、理论联系实践不够、创新性不强、对中医文化缺乏信仰是当前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培养中应注重经典及名家著作的学习,注重实践,加强师承,培养学生多维辨证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进一步改进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方法,有利于提高中医人才水平,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
作者:胡学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介绍朱明芳教授运用中药水面膜治疗痤疮的经验.朱教授创新中药面膜用法,利用中药超微饮片药水敷面,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皮损特点,结合中医整体观、脏腑辨证,运用“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原则灵活选用中药组方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陶梦颖;王峰;杨婉婷;杨逸璇;朱明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治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取电针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口服西药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8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热奄包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颈肩疼痛症状,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何萍萍;杨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随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的出版,古中医学和圆运动思想开始备受关注.为了继承和发扬古中医学派,对圆运动思想进行了梳理,浅析其沿革,认为中医圆运动思想起源于河图洛书,萌芽于先后天八卦和《周易》,形成于《内经》《伤寒论》,发展完善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脾胃论》《四圣心源》等著作,成熟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继承与创新于现代,以老中医李可为代表.
作者:刘国华;武青庭;马星雨;唐婉斯;谢雪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木香顺气丸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射性直肠炎脾胃虚弱、湿浊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结合加味木香顺气丸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结合思密达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直肠黏膜损伤分级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及直肠黏膜损伤分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木香顺气丸灌肠能有效地改善放射性直肠炎脾胃虚弱、湿浊中阻证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直肠黏膜炎症反应,促进直肠黏膜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娟;何飞将;李璐;徐基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