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
目的:研究基层卫生院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因右下腹部疼痛入院的96例疑似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入院超声诊断报告和出院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其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单纯性阑尾炎58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超声诊断的结果:单纯性阑尾炎诊断正确55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4.83%;化脓性阑尾炎诊断正确27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3.10%;坏疽性阑尾炎诊断正确9例,无漏诊,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其漏诊率低,快速简便、无痛苦、并经济有效,有助于各种病理分型,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能够为基层卫生院带来便捷和发展,值得在基层卫生院广泛使用。
作者:赵家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分析2015年两批数量惊人的国内医学论文被撤事件,总结104篇论文被撤原因。对同行评审和第三方机构参与的争议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学术不端之风的整顿。学术权威的重新树立和维护无论是医学界还是出版业均责无旁贷。
作者:朱绍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外科手术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实施外科手术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手术室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手术室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4.1%高于对照组8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降低患者术中风险,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措施在创伤性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4例创伤骨科患者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全体患者均使用镇痛药物进行减轻疼痛。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同时给予疼痛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 VAS评分分别为(7.45±1.33)分和(7.54±1.28)分,两组组间比较(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 VAS评分分别为(3.23±1.17)分和(5.56±1.45)分,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疼痛护理措施在创伤性骨科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适合于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水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塑胶跑道是现阶段体育环境中常见的全天候跑道形式,具有弹性好、强度高以及耐磨防滑等特点,这种跑道形式被教育界的教育人员广泛推崇。但是,在近几年塑胶跑道设计及发展的过程中,其质量问题对学生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文章对塑胶跑道的技术及对塑胶跑道相关材料人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度塑胶跑道安全施工的重视,有效避免塑胶跑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作者:戴彤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8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癫痫症状极其先兆,配合药物治疗与规范护理,以预防控制癫痫发作,保证急救的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8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发作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加强脑外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控制。
作者:龚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手术中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之间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患者的气腹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不同时段的生命指标值。结果:观察组的气腹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清醒时间长于对照组,但 P>0.05,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气腹后及放气后的指标值均无明显变化,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对照组气腹5min后,PERCO2、RR降低,SpO2、HR、DBP、SBP升高,与麻醉前与观察组的值均差异显著,气腹20min后,PERCO2继续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有助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避免引起严重应激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郭立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托拉噻米:是长效吡啶磺酰脲类强效袢利尿剂。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通过利尿和排钠,减轻血管内外过多的液体,降低心室壁压力,提高泵功能。其作用于亨利氏髓袢升支粗段,抑制 Na+、K +、2Cl+载体系统,使尿中 Na+、K+、Cl -和水的排泄增加。但对肾小球的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或体内酸碱平衡无显著影响。适用于需要迅速利尿或不能口服利尿剂的充血性心率衰竭、肝硬化腹水、肾脏疾病所致的水肿患者。多巴胺:是具有拟交感活性的正性肌力药物,能刺激心脏的β1肾上腺受体,激活腺苷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促进 Ca2+进入心肌细胞膜,选择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改善心功能。小剂量多巴胺激动多巴胺受体,选择性地扩张肾血管床,改善肾灌注,引起尿量增加。二者在心内科为常见药,在临床联合应用中,发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将个案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铁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霉菌性阴道炎行臭氧妇科治疗仪联合用药疗法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接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抽选(100例),将其分成不同临床处理组,即:对照组(基础药物疗法)、研究组(臭氧妇科治疗仪联合用药疗法),疾病治疗结束后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治疗后病症缓解48例,缓解率为96.0%;对照组预后疾病缓解40例,缓解率为80.0%,两组缓解率有区别( P<0.05)。临床随访半年发现,研究组复发2例,复发率4.0%,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16.0%,两者复发率有区别( P<0.05)。结论:临床针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行臭氧妇科治疗仪联合用药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疾病症状,降低预后复发,提高整体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罗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巨大儿与母亲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元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肥胖的标准的规定,按照孕前体质指数(BMI)将45例孕妇分为 A、B、C 三组,A 组为孕前超重组,BMI≥25。B组为孕前正常体重组,18.5≤BMI≤25。C组为低体重组,BMI<18.5。以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科学院(IOM )的孕期增重推荐值(2009)为依据:肥胖孕妇5~9kg、超重孕妇7~11.5kg、低体重孕妇为12.5~18kg ,将45例孕妇分为 D、E、F 三组。研究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的相关性。结果:巨大儿出现4例,发生率8.8%。巨大儿发生率与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增重呈正相关。新生儿出生体重高的是 A组,B组次之,C组少。结论:巨大儿出生率与孕前BMI、孕期增重紧密相关,对围产期孕妇体重进行合理控制,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有利于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作者:巴合提努尔·托合托孙;彭久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成人急性偏瘫症状,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减少患者所遭受病痛。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内所收治主要由脑卒中所引起的急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54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针对实验组开展药物治疗基础上,伴以早期康复治疗;对于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之后,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康复状况为判定标准,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实验组缺损评分较低、康复情况更好。结论:由脑卒中所引发的偏瘫极为不容易治愈,并且容易引发肢体功能性运动障碍。经试验可发现,早期康复对该患者拥有较好疗效,使用时间越早,越能够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起到有益作用。
作者:曹林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4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组43例(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患者,同时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33%,开腹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11.36%,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阑尾切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在有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相较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光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金华地区儿童锌缺乏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前来我院儿科进行锌检测的儿童共560例,其中男380例,女180例,按照患儿年龄进行分组,婴儿组:0~1周岁,165例;幼儿组:~3周岁,178例;学龄前组:~6周岁,217例。进行此次情况分析。结果:此次调查婴儿组缺锌患儿165例,约占(29%);幼儿组缺锌患儿178例,约占(31%);学龄前缺锌患儿217例,约占(38%)。其中学龄前患儿缺锌为严重。并且家长喂养方式不当的患儿486例,约占(86%),占缺锌因素比例大。结论:结果表明应提高家长喂养方式,增加家长对儿童喂养的知识,从而来提高儿童喂养的水平,对儿童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影响其身心健康的机制。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癌症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病症的情况下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化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身心健康的临床效果,包括抑郁、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患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病情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面对社会对医疗护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如何让护生尽快全面熟练临床护理工作,适应紧张工作环境,有效提高护生带教工作水平是医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生带教的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总结经验,探讨问题,希望为将来更好运用这一模式提供帮助。
作者:庞菁春;樊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口炎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30例(康复新液治疗),试验组35例(口炎清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溃疡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3例(94.3%),高于对照组的26例(86.7%),对比差异不明显( P>0.05)。试验组患者溃疡时间短、疼痛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缩短溃疡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禄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某中小学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沾益县某中心小学自2007年4月至2007年5月间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分析总结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为日后的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自2007年4月至2007年5月间某中心小学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136例(罹患率为37.78%),各班均有病例,各年级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四年级患者率高达62.26%(病例数33例),学前班患病人数少,仅出现1例病例,罹患率1.85%;发现水痘病例110例,全校罹患率为30.56%,各班均有病例,各年级罹患率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由于早期病人管理不严,隔离不及时,患者治疗不彻底,导致疫情蔓延。为了控制腮腺炎、水痘流行,必须规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流行季节的学校监制度,大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及教师的防病意识。
作者:李加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80例剖腹产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研究和探讨其临床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5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我在云大医院产科进修,随机抽选在云大医院产科进行剖腹产并出现术中出血的产妇80例,针对出血情况进行临床止血治疗,对她们的出血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临床统计显示,80例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28例(35.0%),胎盘因素18例(22.50%),凝血障碍14例(17.50%),子宫肌瘤11例(13.75%),切口撕裂9例(1.25%)。经过临床治疗,8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其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结论:剖腹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凝血障碍等。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在剖腹产手术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于更好的避免和减少术中出血现象,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申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夹板式粘结桥修复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80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通过对患者实施夹板式粘结桥修复手术,比较患者修复前后的基牙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的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程度(TM),使用 X 线机对患者牙槽骨的形态、高度、密度以及牙周膜的宽度进行检查,将所有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牙牙周探诊深度(PD)低于修复前,牙齿松动程度得到明显的改善,基牙的硬骨板与牙周膜清晰完整,骨密度增加,患者在修复前后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压裂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孔丽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胎盘早剥患者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胎盘早剥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占2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阴道分娩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0%,以及剖宫产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0%,且 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且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胎盘早剥产妇具有显著地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芬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