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杨光元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4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组43例(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患者,同时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33%,开腹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11.36%,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阑尾切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在有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相较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34例低龄产妇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勐腊县低龄产妇现状,探索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14年~2015年分娩登记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及低龄产妇产后护理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2014年~2015年共有产妇855人,20岁以下低龄产妇134人,占15.67%,其中农村低龄产妇121人,占90.3%。城市低龄产妇13人,占9.7%。少数民族低龄产妇107人,占79.85%,汉族低龄产妇27人,占20.15%。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低龄产妇85人,占63.43%,初中文化程度低龄产妇49人,占36.57%。18岁以下未成年产妇53人,占低龄产妇的39.55%,其中农村未成年产妇是48人,占农村低龄产妇的39.67%。城市5人,占城市低龄产妇的38.46%,少数民族未成年产妇是47人,占少数民族低龄产妇的43.93%,汉族未成年产妇是6人,占汉族低龄产妇的22.2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未成年产妇是39人,占小学文化程度低龄产妇的45.88%,初中文化程度未成年产妇是14人,占初中文化程度低龄产妇的28.57%。结论:勐腊县低龄产妇占有一定比例,而未成年产妇又占低龄产妇很大比例,低龄产妇或未成年产妇以少数民族、居住农村、小学文化层次居多,在产后护理上存在着语言、文化程度及交流沟通障碍,应广泛培养及广招少数民族护理人员,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降低低龄产妇尤其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产妇的发生,以降低高危孕妇及新生儿低体重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风险,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蔡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PLC -ELSD 法测定他唑巴坦钠中钠离子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 HPLC -ELSD法测定他唑巴坦钠中钠离子含量。方法:采用 Waters Spherisorb SCX 离子色谱柱(150mm *4.6mm ,5μm),以0.05mol/L 醋酸铵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8)-甲醇(95: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 ,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 ,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雾化温度为50℃,载气(氮气)压力为25psi ,动力级别为100%。结果:钠离子在浓度1μg/ml~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r=0.9998;检测限为0.5μg/ml ,定量限为1.0μg/ml ;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99.0%、100.6%、99.4%,RSD 分别为1.5%、2.4%、0.7%。结论:本方法通用性好,专属性强,线性范围宽,耐用性好,可用于他唑巴坦钠中钠离子含量的测定。

    作者:颜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巴斯汀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77%,数据对比差异名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名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断指再植的方法与体会

    目的:分析1218例断指再植的治疗体会。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10年来进行的断指再植1218例。1218例患者,1230个手指,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清创,吻合血管,仔细修复肌腱及指神经。采用重新手术探查及抗痉挛药物治疗后,危象手指成活18例。本组1218例,1230指术后经1年时间随访,1230指坏死4指,成活率99.6%,其余再植手指均有良好的外形及功能,指间关节有较好的屈伸活动度。结论:断指再植中充足的液体稀释血液,彻底的清创,高标准精确无误的血管吻合,罂粟碱的指根注射,术后血管危象的防治是再植成功的关键。适时康复锻炼是断指术后获得良好功能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熙尧;孙建光;杨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特点与防治措施研究

    职业性噪声聋是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性疾病,噪声是存在于各种职业环境当中的一种有害因素,如果人长时间处于强噪声的环境中,则会出现听觉受损,甚至造成职业性耳聋。基于此,研究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特点以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特点,然后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为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7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防治体会。结果:117例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为:复发1例,阴囊血肿2例,膀胱损伤1例,医源性隐睾1例,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结论:分析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降低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国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术前结肠镜检用于肛门手术患者早期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肛门手术患者利用术前结肠镜检进行早期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早期诊治的100例肛门手术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结肠镜检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出现漏诊的患者有18例,漏诊率为18%;便血、痔疮类型以及年龄是影响直肠病变漏诊的主要因素。结论:结肠镜检用于肛门手术患者早期诊治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研究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接收并行开腹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中选取32例作为开腹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另3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腹腔镜组,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治疗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等,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放面的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相比,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尹荣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技术的进展

    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位居榜首,该病发病比较隐匿,利用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病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文章从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细针穿刺活检着手,探讨了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以期能够给同行一点参考价值。

    作者:罗蔼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再次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时,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相比,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0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120,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120,采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各产程用时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用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1.7%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助产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资料,以识别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有7例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49例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56例患者胆漏发生原因分析,T 管放置不当16(28.57%)例,副肝管损伤32(57.14%)例,患者因素8(14.29%)例等,对不同患者痊愈时间进行分析,痊愈时间为<14d者29(51.79%)例,14~21d者20(35.72%)例,22~28d者6(10.71%)例,>28d者1(1.78%)例。且所有经非手术治疗的患者,痊愈时间均≤21d。接受手术治疗的7例患者,治愈时间则会相对延长,均≥22d。结论: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行肝胆外科手术状况,综合分析评估,识别危险因素,对胆漏加以预防。针对出现胆漏患者,则应详尽分析病因,采取适宜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刘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2型糖尿病与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取样患有糖尿病1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男25例,女25例,为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为对照组。年龄为24-50岁,平均年龄为(30.5±5.6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游离脂肪酸为0.99±0.25,胰岛素抵抗水平为5.01±3.10,胰岛素敏感性为64.25±11.30,对照组游离脂肪酸为0.55±0.35,胰岛素抵抗水平为3.35±2.11胰岛素敏感性为108.25±30.30。观察组空腹时游离脂肪酸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胰岛素敏感性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糖尿病患者要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患者游离脂肪酸过多时,就会引发患者机体内的氧化应激,导致细胞发生氧化应激,造成机体内细胞和氧化应激损伤,致使患者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症状,胰岛素抵抗水平下降和胰岛素敏感性上升会间接形成2型糖尿病。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与机体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及2型糖尿病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的诊断指标。

    作者:李长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予以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瑞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膀胱造瘘术患者术后护理家庭健康教育指导的探讨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术后患者家庭护理,为患者及长期陪护者提供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行膀胱穿刺造瘘术38例患者及长期陪护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技术指导。结果:38例患者及长期陪护者通过学到的健康教育知识和家庭自我护理技术,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正确有效的健康知识宣教及家庭护理技术指导是膀胱造瘘术后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00例,合并冠心病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其余100例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的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入院时观察组伴有呼吸困难、左心室增大、心绞痛的患者分别占73.0%、77.0%和83.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出现传导阻滞、电轴左偏、缺血性S T 左偏的患者分别占19.0%、38.0%和87.0%,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观察组(85.0%),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多伴有呼吸困难、左心室增大、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特征明显,预后效果差,临床医师应科学把握诊断依据,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临床疗效。

    作者:艾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0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51,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1,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疝复发率。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疝复发率3.9%显著低于对照组疝复发率23.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加外洗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加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以便探究糖尿病足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外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痊愈者18例,显效者13例,有效者2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7.06%;而对照组患者痊愈者14例,显效者7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10例,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加外洗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杜燕;王永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和指导效果。方法:从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一年中我院收治的小儿危重患儿之间选取100例,将其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患儿,研究组采用小儿护理评分法对50例患儿进行小儿护理的干预和指导,参照组的50例儿童使用常规的小儿危重病护理方法,将两组的临床小儿危重病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按照我国评分法的各个分数段进行评分发现,F≤70评分数的患儿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F≥90评分数的患儿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人数较低( P<0.05)。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为98%,参照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为76%,两组对比,研究组护理效果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下,使得护理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也使临床护理水平和质量得到很大的加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实践。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估

    目的:探讨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有26例抢救成功,而观察组有32例抢救成功。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0%,较对照组的81.3%明显提高( P<0.05)。两组在抢救过程中的输血量分别为:(3050.3±64.6)ml ,(1649.5±26.5)ml。观察组在抢救过程中的输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覃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