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蔼瑞
目的:探究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实验组给予认知护理以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效果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乙肝患者认知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为乙肝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志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 T 在活动性菌阴肺结核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接受多层螺旋C T 检查的患者,对患者经多层螺旋CT 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螺旋CT 表现相比,菌阴肺结核组中树芽征、腺泡结节及磨玻璃影等 CT 表现明显多于非结核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菌阴肺结核组中空洞CT 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 对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进行诊断时,可根据CT 表现中树芽征、磨玻璃影及腺泡结节,与肺部的其它病灶形态及分布特点予以结合,可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等,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苏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护理对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65%),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 HBV -DNA 的转阴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护能增强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起协同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莫艳春;曽润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相关研究的M eta分析,来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检索2004年-2015年发表的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应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累积样本量1168例(病例组504例/对照组6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经过 M eta回归分析,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的差异可解释全部异质性。经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值差为0.18mm ,95%可信区间[0.12,0.25]。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关系的研究之间无异质性,经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O R值3.51,95%可信区间[2.53,4.86]。纳入的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大致增加0.18mm ,其出现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是对照组的3.51倍。有必要常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
作者:孙晋达;黄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内科疾病临床特点,为口腔内科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口腔内科疾病患者4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疾病类型、治疗方式。结果:400例口腔内科疾病患者中,男性267例(占66.75%),女性133例(占33.25%);年龄5~20岁187例(占46.75%),21~50岁115例(占28.75%),51~65岁98例(占24.50%)。400例患者共520颗患牙,其中恒牙467例,占89.81%,乳牙53例,占10.19%。口腔内科疾病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龋齿、牙周炎、根尖周病、牙髓病。治疗方式根据比例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药物治疗、充填治疗、牙周治疗、牙髓治疗。结论:口腔内科疾病中龋齿和牙周炎患病人数多,并且主要以药物治疗、充填治疗、牙周治疗为主。
作者:刘惠钦;左雄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口腔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面对社会对医疗护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如何让护生尽快全面熟练临床护理工作,适应紧张工作环境,有效提高护生带教工作水平是医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生带教的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总结经验,探讨问题,希望为将来更好运用这一模式提供帮助。
作者:庞菁春;樊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和护理干预对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性。方法:对2010年0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75例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社会因素分析病予以对症护理,总结护理和社会因素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情况。结果:年龄高(>50岁),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低,未婚以及家庭关系不和睦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而与住院的时间长短无明显的关系;在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和 FACT -G评分方面,干预前后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文化差异、家庭社会环境等是影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而护理干预则有助于缓解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汪静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提升妇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质量评价:组间比较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优质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肠造口术后护理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分类。结果:进一步明确肠造口分类以及术后护理。结论:通过明确肠造口分类,可以更好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措施,取得更加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颖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式,手术室治疗期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不良医患事件发生,造成医患矛盾逐渐升级,影响了医院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为了进一步落实医疗改革工作,我国要求医院强化护理管理力度,从安全角度落实手术室管理服务,确保各项护理服务达到预定指标。结合手术室护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了手术室安全护理的实质性意义,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以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再次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时,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相比,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个人年龄增长,痔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内痔,外痔不断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自动痔套扎术疗效明显,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低,易被广大农村,贫困地区所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富巧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和指导效果。方法:从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一年中我院收治的小儿危重患儿之间选取100例,将其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患儿,研究组采用小儿护理评分法对50例患儿进行小儿护理的干预和指导,参照组的50例儿童使用常规的小儿危重病护理方法,将两组的临床小儿危重病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按照我国评分法的各个分数段进行评分发现,F≤70评分数的患儿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F≥90评分数的患儿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人数较低( P<0.05)。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为98%,参照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为76%,两组对比,研究组护理效果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下,使得护理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也使临床护理水平和质量得到很大的加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实践。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0~12岁的儿童维生素D及骨营养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份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岁一下儿童120名,并采用定量超声技术与酶联免疫法进行超声速度值与血清25-(OH)D的检测。后按照同性别与同年龄的SOS标准值的百分位数划分为正常骨强度与低骨强度。结果:本研究120名儿童的血清25-(O H )D平均浓度为(63.89±22.45nmol/L );男女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骨密度的发生率维生素D正常组要明显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SOS值的测定中,维生素D正常组大于维生素D缺乏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骨营养与发育状况与维生素D正常的儿童相比明显较差,可见对于0~12岁的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
作者:韩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及血糖控制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6例糖尿病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予以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仅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与随访结束时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并对两组患者遵医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经社区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在定期复查、饮食控制、按时用药、自我监测以及运动情况5个主要方面的遵医率现主要比对照组遵医率高,组间数据经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h血糖值,较之于出院时均有显著降低(P<0.05),同时在随访结束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曾启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辅助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手术前后的疼痛采用视觉性模拟分级法(VAS)进行评分。结果:为期8-12个月的随访,手术24h后,平均 VAS评分为(2.52±0.76),对比手术之前的(8.27±2.3)呈现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未发生骨水泥的毒性反应;术后12个月后,平均 VAS 评分为(2.03±0.4),未发生疼痛复发状况。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弘炯;杨绍文;朱学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纵隔肿瘤是胸外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肿瘤较小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往往在体检时被发现。因病变部位较特殊,较大的肿瘤可引起呼吸不畅、气喘、胸闷等不适症状,一般治疗方法为开胸肿瘤切除[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广泛应用胸腔镜进行纵隔肿瘤切除。胸腔镜对机体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肿瘤肿瘤常见治疗方案[2]。传统胸腔镜手术一般需全身麻醉,单侧肺通气,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而且术后需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重,疼痛时间长,感染的几率增加。为了减轻患者创伤,我科于2005年12月,开展了一例非气管插管,无管单孔(即观察孔操作孔合一)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此术式是微创技术中较前沿技术,开展较少,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士更严密的监测,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詹会智;刘惠;金素;廖平;肖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营养知识普及在儿童保健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存在营养问题患儿中随机选取100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家属不实施保健知识教育及营养知识普及,观察组患者实施保健知识教育及营养知识普及,对比两组患儿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问题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营养知识普及在儿童保健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营养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周咏梅;张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期的保健和护理状况。方法:对我院产科住院的60例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孕妇的一般情况、保健知识,了解自身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对孕妇进行保健知识宣传后有93.3%的孕妇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是生理上的焦虑和个人卫生及饮食方面的问题。结论:加强对孕妇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护理方面的指导,可提高产科的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张旭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