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菁春;樊静
近年来,医院的发展建设逐渐复杂化与系统化,在医院发展建设过程中,思政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所有组织发展都会涉及工作人员的管理,尤其在管理具有巨大潜能、专业能力比较高与情感比较丰富的医疗人员时,需要充分应用党政工作效应,尽可能提高医疗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推动医院发展与建设。本文就党支部的工作对于医院发展与建设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文永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道营养在大面积烧伤植皮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大面积烧伤后植皮住院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早期肠道营养护理,根据其饮食习惯分期制定相应饮食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接受早期肠道营养6个月以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临床症状,创面愈合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道营养在大面积烧伤后植皮患者综合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方面,指导患者改进以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帮助其建立全新、科学饮食观点与习惯,合理饮食、定时定量、注意营养搭配,对于大面积烧伤后植皮患者的治疗可使创面面避免不良刺激,对药物治疗及愈合有促进作用。
作者:杜敏;侯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价值,通过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及重视从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目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糖尿病临床降血糖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整体化的系统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后对患者随访半年,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变发展情况。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82例患者教育前、后掌握知识有显著提高,教育后眼科定期检查依从性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化系统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变恶化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作用突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使之掌握、应用自我保健和防护知识,提高医嘱依从性,定期检查眼底及时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美玲;侯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是特殊群体,儿童表现直率,对社会还没有很高的认识,并且不善于将自己表达出去,儿童的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护理,在现实的护理中,儿科的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一方面直接扮演者儿童的护理人员,另外一个方面扮演着儿童的代言人,还扮演着儿童的教育者,所以,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晚期肿瘤患者文化程度对死亡态度的接受程度和排斥态度,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180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死亡态度描绘修订量表(DAP -R),对158例问卷合格患者的文化程度、死亡态度(接受态度和排斥态度)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统计和meta分析发现,1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93例,其中接受死亡人数78例,占60.0%,排斥死亡人数15例,占53.57%,女性患者65例,其中接受死亡人数52例,占40.0%,排斥死亡人数13例,占46.43%。小学及以下患者接受死亡人数53例,占42.74%,排斥死亡人数18例,占52.94%,初高中文化程度患者接受死亡人数27例,占21.77%,排斥死亡人数7例,占20.5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接受死亡人数44例,占35.48%,排斥死亡人数9例,占26.47%,三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文化程度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死亡态度具有紧密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对死亡的接受态度越高,临床护理用给予文化程度较低的晚期癌症患者更多关怀,同时强化对患者家属的死亡教育,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张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PDCA 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PDCA 循环管理)各31例。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28例(90.3%),并发症发生3例(9.7%);对照组护理满意21例(67.7%),并发症发生12例(38.7%)。试验组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操作技术、应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PDCA 循环管理模式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丽;杨红;付美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中,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应用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观察组患儿进行补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蔡宜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该组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回顾分析2014年2月前在我院接受治疗,仅给予常规护理的4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恶化率为7.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9%,住院时间为(6.2±0.8)d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9.5±1.1)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玉玲;侯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管理在控制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对消化内镜室采用常规管理,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消化内镜室采用流程优化管理,比较流程优化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流程优化管理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0.4%,较流程优化管理前的4.1%显著降低(P<0.05)。结论:流程优化管理可显著降低消化内镜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王莲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管理质量价值。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1月,筛选泌尿外科患者,分为常规组(n=108)、干预组(n=109),分别给予常规疼痛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急性疼痛发生率、追加镇痛药物率、入睡困难率低于常规组,患者疼痛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干预组术后5日内VAS(3.5±1.2)分,常规组则为(4.6±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开展疼痛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疼痛管理质量。
作者:焦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跟骨锁定钢板治疗对于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4月至2014年9月间曾收治入院的56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分析对象,按照实施手术治疗的方法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非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综合评价跟骨锁定钢板治疗对于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并且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对于根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而言,采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术中出现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和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术后患者家庭护理,为患者及长期陪护者提供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行膀胱穿刺造瘘术38例患者及长期陪护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技术指导。结果:38例患者及长期陪护者通过学到的健康教育知识和家庭自我护理技术,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正确有效的健康知识宣教及家庭护理技术指导是膀胱造瘘术后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运用微创美容技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急诊外科诊治的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患者,运用微创美容技术进行修复,大多数伤口运用细针细线进行分层缝合,对于存在皮肤缺损的伤口可运用植皮或者局部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文所选的136例患者中,132例患者面部伤口为甲级愈合,2例患者伤口边缘皮肤严重挫伤,修剪不足,一些出现坏死,伤口部位裂开,需要再次实施手术。2例患者皮肤缝合张力过大,缝合间距过密,一些皮肤浅层出现坏死,通过换药2周以后伤口愈合。进行局部皮瓣修复因植皮修复的患者,都良好成活,未见坏死。对其进行6-18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疤痕增生、挛缩,无需进行Ⅱ期整形。结论: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患者运用微创美容技术修复的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评价2种机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64例患者(72颗牙)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64例患者分为 Hero642组(n=32,36颗牙)与protaper组(n=32,36颗牙),对比两组根管预备效果。结果:Hero642组与 Pro‐taper组在不良形态、恰填根管、操作时间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rotaper组组中有3支出现器械折断的情况,Hero642组无器械折断。结论:Pro taper与 Hero642都可以起到理想的根管清理与成型效果,除重度弯曲根管外,宜优先使用前者,对于严重感染根管,宜优先采用 Hero642。
作者:孔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加味二仙汤应用于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10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和加味二仙汤治疗的效果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60.4% VS 28.3%],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2.5% VS 73.6%];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应用于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畅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低钙透析对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钙浓度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1.25mmol/L(观察组),一组为1.75mmol/L(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透析前后的血钙、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钙、血磷浓度明显升高,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钙、血磷浓度则明显降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钙透析会使患者的血钙、血磷下降,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上升。
作者:邱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地减轻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且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马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在我院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接种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共计1690例,对其中1656份有效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临床检测,对疫苗的注射效果进行观察并评价。结果:在本组中,已免疫儿童的 HBsAg标化阳性率为0.3%,抗- HBs的标化阳性率达到了65.3%,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1岁至3岁以及5岁以上的儿童其抗-HBs阳性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P<0.05);加强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其抗-HBs阳性率达到了73.8%,明显高于未加强组的47.3%(P<0.05)。结论:在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之后,儿童的 HBsAg 携带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对免疫加强之后,能够使得抗-HBs阳性率出现明显的上升,提高免疫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简际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对47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进行了282次化疗,在化疗过程中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毒副作用(骨髓抑制、脱发、泌尿系统、胃肠道反应等)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7例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均顺利结束,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出院后均定期随访并生活良好。
作者:王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4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组43例(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患者,同时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33%,开腹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11.36%,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阑尾切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在有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相较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光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