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宜红
塑胶跑道是现阶段体育环境中常见的全天候跑道形式,具有弹性好、强度高以及耐磨防滑等特点,这种跑道形式被教育界的教育人员广泛推崇。但是,在近几年塑胶跑道设计及发展的过程中,其质量问题对学生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文章对塑胶跑道的技术及对塑胶跑道相关材料人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度塑胶跑道安全施工的重视,有效避免塑胶跑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作者:戴彤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管理质量价值。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1月,筛选泌尿外科患者,分为常规组(n=108)、干预组(n=109),分别给予常规疼痛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急性疼痛发生率、追加镇痛药物率、入睡困难率低于常规组,患者疼痛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干预组术后5日内VAS(3.5±1.2)分,常规组则为(4.6±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开展疼痛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疼痛管理质量。
作者:焦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我院临床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我院在全院范围内容开展“抗生素专项整治”,本文中将以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2013年1月(整治前)至2015年12月(整治后)期间门诊、住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DDD)以及药敏试验送检率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抗生素专项整治工作对抗生素使用的影响。结果:整治后,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DDD、Ⅰ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以及药敏试验送检率均达到相关要求标准。结论:通过开展“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能够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
作者:屠志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运用微创美容技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急诊外科诊治的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患者,运用微创美容技术进行修复,大多数伤口运用细针细线进行分层缝合,对于存在皮肤缺损的伤口可运用植皮或者局部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文所选的136例患者中,132例患者面部伤口为甲级愈合,2例患者伤口边缘皮肤严重挫伤,修剪不足,一些出现坏死,伤口部位裂开,需要再次实施手术。2例患者皮肤缝合张力过大,缝合间距过密,一些皮肤浅层出现坏死,通过换药2周以后伤口愈合。进行局部皮瓣修复因植皮修复的患者,都良好成活,未见坏死。对其进行6-18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疤痕增生、挛缩,无需进行Ⅱ期整形。结论: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患者运用微创美容技术修复的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慢性头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用芬必得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慢性头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鑫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普外科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舒适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主要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系统化的临床舒适护理。结果:在患者后期身体恢复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作用较大。
作者: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胃肠功能障碍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6例非胃肠功能障碍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胃肠功能障碍与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45.7%,较对照组的19.6%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4.8%,较对照组13.0%显著升高( 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对其预后具有严重不利影响,应对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及时治疗。
作者:陈显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三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7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加服奥拉西坦。对比两组患者MMSE评分以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文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采用中医骨科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4例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经过医院内部审核同意,将204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医药疗法,主要包括服用中药、推拿拔罐、针灸等中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疗法-阿西关辛治疗。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有效率要高出很多,并且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对比当中会涉及到视觉模拟评分可以用 VAS表示;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可以用使用 JOA ,在治疗当中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 VAS比对照组要低一些,JOA 要比对照组高一些,经过对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效果比较明显,无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深的广大患者使用。
作者:杨建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为76.7%,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地提高患者护理效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况。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影响其身心健康的机制。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癌症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病症的情况下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化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身心健康的临床效果,包括抑郁、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患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病情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及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0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均为53例。对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对联合组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及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结果: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患儿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及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作者:普成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验证根尖周囊肿经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破坏囊肿上皮衬里、囊腔引流减压、根管治疗、Vitapex 超填治疗根尖周囊肿。结果:复查2年以上的共46例,有效40例(87.0%);失败6例(13.0%)。结论:保守治疗可以治愈根尖周囊肿。
作者:徐流亮;徐笑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为了防止卡介苗接种致化脓性感染的发生以及在发生卡介苗接种致化脓性感染后能够得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先将伤口处的脓液引流干净,用0.9%生理盐水10ml清洗创面,再将利福平粉敷于创面处,盐酸金霉素眼膏涂抹于创面周围,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每日换药,直至伤口结痂。结果:患儿全身状况良好,创面处的结痂已经开始脱落,除结痂处周围皮肤颜色正常。结论:为了防止此类化脓性感染的发生,接种人员严格掌握卡介苗皮内注射接种技术是关键。为了避免卡介苗注射过量或注入皮下应加强接种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定期对接种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严格考核,考核通过者才能成为专业接种人员。接种卡介苗后应告知家人或监护人接种卡介苗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正常反应,并且定期回访,主动询问2-4月龄的儿童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
作者:白连洪;姚菲;沈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纵隔肿瘤是胸外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肿瘤较小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往往在体检时被发现。因病变部位较特殊,较大的肿瘤可引起呼吸不畅、气喘、胸闷等不适症状,一般治疗方法为开胸肿瘤切除[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广泛应用胸腔镜进行纵隔肿瘤切除。胸腔镜对机体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肿瘤肿瘤常见治疗方案[2]。传统胸腔镜手术一般需全身麻醉,单侧肺通气,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而且术后需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重,疼痛时间长,感染的几率增加。为了减轻患者创伤,我科于2005年12月,开展了一例非气管插管,无管单孔(即观察孔操作孔合一)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此术式是微创技术中较前沿技术,开展较少,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士更严密的监测,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詹会智;刘惠;金素;廖平;肖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0~12岁的儿童维生素D及骨营养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份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岁一下儿童120名,并采用定量超声技术与酶联免疫法进行超声速度值与血清25-(OH)D的检测。后按照同性别与同年龄的SOS标准值的百分位数划分为正常骨强度与低骨强度。结果:本研究120名儿童的血清25-(O H )D平均浓度为(63.89±22.45nmol/L );男女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骨密度的发生率维生素D正常组要明显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SOS值的测定中,维生素D正常组大于维生素D缺乏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骨营养与发育状况与维生素D正常的儿童相比明显较差,可见对于0~12岁的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
作者:韩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1218例断指再植的治疗体会。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10年来进行的断指再植1218例。1218例患者,1230个手指,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清创,吻合血管,仔细修复肌腱及指神经。采用重新手术探查及抗痉挛药物治疗后,危象手指成活18例。本组1218例,1230指术后经1年时间随访,1230指坏死4指,成活率99.6%,其余再植手指均有良好的外形及功能,指间关节有较好的屈伸活动度。结论:断指再植中充足的液体稀释血液,彻底的清创,高标准精确无误的血管吻合,罂粟碱的指根注射,术后血管危象的防治是再植成功的关键。适时康复锻炼是断指术后获得良好功能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熙尧;孙建光;杨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是由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属主,其幼虫侵入人体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炎,对人体危害很大。我院近收治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致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惠萍;孙莹;王左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其中一期胆总管缝合30例为缝合组与 T 管引流32例为引流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缝合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胆汁漏、胆管狭窄、胆管残余结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茂兴;吴一杰;潘耀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辅助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手术前后的疼痛采用视觉性模拟分级法(VAS)进行评分。结果:为期8-12个月的随访,手术24h后,平均 VAS评分为(2.52±0.76),对比手术之前的(8.27±2.3)呈现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未发生骨水泥的毒性反应;术后12个月后,平均 VAS 评分为(2.03±0.4),未发生疼痛复发状况。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弘炯;杨绍文;朱学启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