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胡美玲;侯宁静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视网膜病变, 调查表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价值,通过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及重视从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目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糖尿病临床降血糖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整体化的系统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后对患者随访半年,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变发展情况。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82例患者教育前、后掌握知识有显著提高,教育后眼科定期检查依从性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化系统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变恶化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作用突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使之掌握、应用自我保健和防护知识,提高医嘱依从性,定期检查眼底及时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0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51,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1,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疝复发率。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疝复发率3.9%显著低于对照组疝复发率23.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脊柱侧弯患者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应对方式、人口社会学情况、疾病情况)。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院骨科门诊及骨科病房诊断为脊柱侧弯的5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年龄、职业及患者的诊断、既往史、畸形程度、病程是患者产生焦虑状况的相关因素,而应对方式则与焦虑状况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针对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状况,应加强脊柱侧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和社会支持,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赵风娜;彭虹菊;霍丽涛;董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病案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在病案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个科室,对比质量控制前及质量控制后病案管理工作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病案管理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可将病案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甲级病案率不断上升,乙级病案率有所下降,丙级病案有效杜绝。结论:在病案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能将病案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郭红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80例剖腹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对80例剖腹产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研究和探讨其临床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5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我在云大医院产科进修,随机抽选在云大医院产科进行剖腹产并出现术中出血的产妇80例,针对出血情况进行临床止血治疗,对她们的出血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临床统计显示,80例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28例(35.0%),胎盘因素18例(22.50%),凝血障碍14例(17.50%),子宫肌瘤11例(13.75%),切口撕裂9例(1.25%)。经过临床治疗,8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其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结论:剖腹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凝血障碍等。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在剖腹产手术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于更好的避免和减少术中出血现象,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申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营养知识普及在儿童保健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对营养知识普及在儿童保健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存在营养问题患儿中随机选取100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家属不实施保健知识教育及营养知识普及,观察组患者实施保健知识教育及营养知识普及,对比两组患儿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问题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营养知识普及在儿童保健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营养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周咏梅;张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45例观察组以及45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分数与抑郁自评分数分别为(37.14±5.98)、(37.28±3.90),对照组相应的为(49.11±5.57)、(47.86±3.81),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2.2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理性、健康、乐观的心理机制,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可推广。

    作者:郭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药学职业道德在血站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基层血站在为临床提供充足血液的工作过程中,会有少量药物的应用。基层血站的药物应用需要药学职业道德的规范和指导。药学职业道德作为基层血站工作人员必备的特殊职业道德,在血站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阐述药学职业道德的含义,分析药学职业道德与血站工作之间的关系,明确药学职业道德在血站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探讨其在血站工作中的作用,为药学职业道德在血站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邓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层社区疾病管理模式探索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当中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管理模式。方法:选取近年来因慢性心力衰竭入院的患者28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平均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对观察组患者运用针对性的基层社区疾病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回访模式进行管理,将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心理状态以及再次入院治疗的例数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不同的疾病管理模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再次入院治疗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基层社区疾病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再次入院治疗几率。

    作者:艾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抑郁的调查

    目的: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的抑郁情况和治疗的对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从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产生抑郁的病患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抑郁情况采用生理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干预后,根据干预效果好坏判定干预是否有效。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干预后,患抑郁的病患的人数有所减少,减少到了14人,患抑郁病人所占比率缩短到了17.5%也就是说,有82.5%的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结论:医务人员应该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的抑郁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患者抑郁情况的发生,使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接收的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28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寿胎丸加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6.42%、80.0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肖海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技术的进展

    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位居榜首,该病发病比较隐匿,利用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病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文章从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细针穿刺活检着手,探讨了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以期能够给同行一点参考价值。

    作者:罗蔼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儿科用药提供指导价值。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56例患儿设为研究1组,将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56例患儿设为研究2组,对比两组患儿用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1组患儿和研究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和2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7.670;P<0.05)。研究2组患儿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1组患儿(x2=4.264;P<0.05)。结论:阿奇霉素用于治疗儿科疾病,较易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口服用药的安全性明显高于静脉滴注,建议儿科在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时,尽量给予患儿口服用药。

    作者:吕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予以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瑞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氟尿嘧啶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护理

    对47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进行了282次化疗,在化疗过程中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毒副作用(骨髓抑制、脱发、泌尿系统、胃肠道反应等)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7例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均顺利结束,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出院后均定期随访并生活良好。

    作者:王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卫生院作好用药咨询服务的必要性

    用药咨询服务属于基层卫生院组织开展临床药学的重要形式,努力开展好用药咨询服务对于开展临床药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层卫生院可选择把用药咨询服务融入到药剂科调剂工作中来,现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就基层卫生院做好用药咨询服务的必要性以及怎样开展好此项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安红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兵消化性溃疡51例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性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胃溃疡(G U )和十二指肠溃疡(DU),其特点是慢性病程反复发作,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尤以出血多见,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的病因。每年新兵入伍来队后,由于新换了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容易罹患消化道溃疡,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类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作者:黄耀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0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120,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120,采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各产程用时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用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1.7%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助产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创新基层医院党建工作之我见

    新形势、新任务使医院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使医院党建工作面对诸多新挑战。如何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把医院党建工作做的更加出色,从而凝心聚力、振奋精神,不断推动医院目标任务的完成,使医院整体建设迈上一个更高的水平。本文结合医院特点,从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宣传载体、创新机制效能、创新方法落实等四个方面作了探讨。以使基层医院党务工作者用新的观念、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作者: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时机、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病例。结果:恢复良好37例,占49.3%,生活自理15例,占20%,生活自理困难10例,占13.3%,卧床靠他人护理5例,占6.6%,植物生存1例,占1.3%,死亡7例,占9.3%。结论:对不同的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及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能明显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秦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析小儿哮喘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析小儿哮喘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实验组应用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5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具有护理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佳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