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郭飞

关键词:乳腺癌, 手术室,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45例观察组以及45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分数与抑郁自评分数分别为(37.14±5.98)、(37.28±3.90),对照组相应的为(49.11±5.57)、(47.86±3.81),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2.2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理性、健康、乐观的心理机制,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可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方法:把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29例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29例对照组使用慢性心律口服药物治疗,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66%较对照组的65.52%具备较高治疗效果,且 P<0.05。结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具备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恢复心律不齐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四川省色达县包虫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

    包虫病亦称棘球蚴病,是因棘球绦虫续绦期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慢性寄生虫病。棘球蝴可寄生在动物和人体任何部位,同时累及多个器官,对人类和牲畜造成巨大威胁。研究包虫病的流行特点及现状是防治包虫病的前提和关键,深入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项目,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我中心对近几年的调查防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政策。

    作者:杨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加味二仙汤应用于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10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和加味二仙汤治疗的效果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60.4% VS 28.3%],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2.5% VS 73.6%];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应用于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畅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阑尾残株炎(附1例报道及21例临床资料分析)

    本文从1例阑尾残株炎报道及21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出该病的发生主要原因系阑尾切除时残端遗留过长,残留部分再次发炎。提出对阑尾根部的识别及残端的正确处理之重要性,术前误诊率高,正确诊断率仅为14.3%,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本病的认识,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手术。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颅脑创伤患者呼吸支持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急诊颅脑创伤患者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颅脑创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呼吸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呼吸指标 PaO2指标、SaO2指标、PaCO2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诊颅脑创伤患者在对症治疗前提下进行呼吸支持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其 PaO2指标水平、SaO2指标水平以及PaCO2指标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王建平;张雅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胎盘早剥患者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胎盘早剥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占2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阴道分娩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0%,以及剖宫产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0%,且 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且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胎盘早剥产妇具有显著地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芬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整体干预对心肌梗塞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干预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6例心肌梗塞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实验组使用整体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整体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口炎清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口炎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30例(康复新液治疗),试验组35例(口炎清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溃疡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3例(94.3%),高于对照组的26例(86.7%),对比差异不明显( P>0.05)。试验组患者溃疡时间短、疼痛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缩短溃疡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禄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80例剖腹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对80例剖腹产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研究和探讨其临床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5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我在云大医院产科进修,随机抽选在云大医院产科进行剖腹产并出现术中出血的产妇80例,针对出血情况进行临床止血治疗,对她们的出血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临床统计显示,80例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28例(35.0%),胎盘因素18例(22.50%),凝血障碍14例(17.50%),子宫肌瘤11例(13.75%),切口撕裂9例(1.25%)。经过临床治疗,8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其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结论:剖腹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凝血障碍等。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在剖腹产手术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于更好的避免和减少术中出血现象,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申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管理质量价值。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1月,筛选泌尿外科患者,分为常规组(n=108)、干预组(n=109),分别给予常规疼痛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急性疼痛发生率、追加镇痛药物率、入睡困难率低于常规组,患者疼痛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干预组术后5日内VAS(3.5±1.2)分,常规组则为(4.6±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开展疼痛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疼痛管理质量。

    作者:焦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对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及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0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均为53例。对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对联合组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及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结果: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患儿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及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作者:普成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施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施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分析。方法:从2010年12月开始到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05例,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317例,在手术室中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人性化的护理,对照组288例,在手术室中只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进而对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发现研究组中患者的对于手术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患者满意程度更高,护理质量也更好,证明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可行的。

    作者:余姗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卫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我院临床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情况、执行率及影响洗手行为的相关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护理人员178名,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对手卫生知识认知情况、洗手执行率及自我评价影响洗手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86.6%的护理人员掌握七步洗手法,45.53%掌握外科手消毒方法,83.92%掌握卫生洗手指征。护理人员认为影响洗手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忙、洗手设备不方便,缺乏设施供应,未面临检查,缺乏指导及管理。结论: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程度不均衡,临床工作中手卫生执行率不理想,应加强洗手意识、管理及学习,普及及宣传手卫生知识,改善善手卫生设施,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文佳;侯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辐射台的效果及其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辐射台的效果,确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使用辐射台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体两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这两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症状的患儿,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这两个方面相比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症状的患儿,采用辐射台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智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FNA 和 DHS 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对比 PENA 及DHS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采用PE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以及DHS(动力髋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72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 PENA固定者86例,DHS固定者86例;就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手术效果等各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PE‐NA 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DHS组,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DHS组,组间数据对比,经t检验,结果为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经检验,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ENA 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DHS 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经检验,PENA 组优良率97.7%显著高于DHS组89.5%,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上,PENA 较之于 DHS 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好,是老年患者理想的手术选择。

    作者:张德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00例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幼儿园儿童的体检结果,了解其健康和发育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保健措施。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12月之间对我市幼儿园儿童实施身体检查,随机抽取2000例,回顾性分析其体检结果,统计常见病的发病率。结果:有肥胖问题的儿童占3.4%,低体重儿童占6.0%;视力异常检出率为20.1%,6岁儿童检出率为42.9%,高于4岁(6.3%)和5岁(5.7%)的儿童,P<0.05;龋齿发病率为23.25%,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各年龄段的检查率有显著差异,P<0.05;贫血发病率为2.05%,其中2、3岁幼儿的贫血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4%和5.1%。结论:家长、幼儿园和医院应相互沟通,推进幼儿保健工作,重点管理营养不良或肥胖儿童,积极预防、纠正龋齿、贫血和视力异常问题。

    作者:程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抑郁的调查

    目的: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的抑郁情况和治疗的对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从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产生抑郁的病患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抑郁情况采用生理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干预后,根据干预效果好坏判定干预是否有效。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干预后,患抑郁的病患的人数有所减少,减少到了14人,患抑郁病人所占比率缩短到了17.5%也就是说,有82.5%的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结论:医务人员应该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的抑郁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患者抑郁情况的发生,使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小切口切除术作用下,注重加强关于阑尾炎患者累计58例科学有效临床研究。方法:从2013年2月-2015年2月时间范围内,于我院选择接受手术患者累计116例,同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对其累计分为两组。其中,对于治疗组累计58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以小切口切除术着手。而关于对照组累计58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以传统术式着手。然后进行临床疗效方面比较。结果:通过临床评价方面有关对比,关于术后恢复时间方面,以及患者切口大小,两组差异明显(P<0.05);同时,关于术后感染率方面,患者疤痕遗留率方面,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小切口切除术作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术后感染方面,可以得到充分降低;患者疤痕遗留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后,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恢复,患者痛苦方面,也能得到有效降低。基于此,非常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卫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梅毒合并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与预防

    目的:观察梅毒合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防治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中心共收治了8例梅毒合并艾滋病门诊患者,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治疗后,3例患者梅毒 RPR血清学实际滴度转阴,5例患者仍然为阳性。结论:通过观察梅毒合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能够让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思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房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产妇120例,均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日常护理中引入风险管理(观察组,n=60)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60)实施成效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产妇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风险因素认知率、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率和护患纠纷率,提高风险事件管控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实施价值。

    作者:邓云秀;杨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