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4例低龄产妇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

蔡明英

关键词:低龄产妇, 现状分析,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勐腊县低龄产妇现状,探索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14年~2015年分娩登记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及低龄产妇产后护理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2014年~2015年共有产妇855人,20岁以下低龄产妇134人,占15.67%,其中农村低龄产妇121人,占90.3%。城市低龄产妇13人,占9.7%。少数民族低龄产妇107人,占79.85%,汉族低龄产妇27人,占20.15%。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低龄产妇85人,占63.43%,初中文化程度低龄产妇49人,占36.57%。18岁以下未成年产妇53人,占低龄产妇的39.55%,其中农村未成年产妇是48人,占农村低龄产妇的39.67%。城市5人,占城市低龄产妇的38.46%,少数民族未成年产妇是47人,占少数民族低龄产妇的43.93%,汉族未成年产妇是6人,占汉族低龄产妇的22.2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未成年产妇是39人,占小学文化程度低龄产妇的45.88%,初中文化程度未成年产妇是14人,占初中文化程度低龄产妇的28.57%。结论:勐腊县低龄产妇占有一定比例,而未成年产妇又占低龄产妇很大比例,低龄产妇或未成年产妇以少数民族、居住农村、小学文化层次居多,在产后护理上存在着语言、文化程度及交流沟通障碍,应广泛培养及广招少数民族护理人员,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降低低龄产妇尤其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产妇的发生,以降低高危孕妇及新生儿低体重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风险,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及法规要求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是一项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管理活动,贯穿在全部的医疗器械的寿命过程中,其管理程序标准化,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法规是对风险管理进行的一个重要指南。本文对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相关的法规进行简要的介绍等。

    作者:魏学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宽胸理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宽胸理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价值。方法:将符合 AECOPD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 A 组给予常规西医常规治疗;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宽胸理肺汤;C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疗程为7天。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MRC)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三组病例治疗前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前后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均优于治疗前(P<0.01或 P<0.05);B、C组治疗后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 C 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李萍;薛经纬;姚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加味二仙汤应用于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10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和加味二仙汤治疗的效果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60.4% VS 28.3%],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2.5% VS 73.6%];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应用于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畅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管理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护理工作人员60名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结果:经过本院分组研究,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76例导乐镇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观察

    目的:总结分析导乐分娩镇痛仪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152例孕产妇,根据分娩过程中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娩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分娩,对两组孕妇的疼痛度以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视觉模拟评分以及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分娩中采用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分娩可明显降低产妇分娩疼痛度,降低剖宫产率以及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目的:针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同时研究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引发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年龄、切口部位、手术时间、手术室消毒处理以及手术类型等。结论:对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手术切口感染率得到有效降低。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与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状况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基础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差异系,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关于高血压正常值、高血压并发症、控制食盐用量、合理膳食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以后,除高血压正常值与控制食盐用量相关知识两组患者知晓率相近外,其他知识如高血压并发症、合理膳食、戒烟、戒酒、心理、情绪调节、适当体育运动、规律服药、监测血压变化等实验组患者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相差无几( 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例数70例,血压控制一般例数28例,血压控制较差例数12例,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例数32例,血压控制一般例数33例,血压控制较差例数35例。除血压控制一般例数相差很小,其他指标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动力学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状况,是一种在你临床上广泛推广的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王茀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5例,10 mg/次,1次/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各25例,10 mg/次,1次/d),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C、TG、LDL -C、HDL -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24/25)与84.0%(2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12,P<0.05)。治疗前两组 TC、TG、LDL -C、HDL -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 -C、HDL -C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TC、TG、LDL -C、HDL -C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比阿托伐他汀,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及较好的调脂效果,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单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目的:以医院的 HIS 信息系统为平台,在护理病历中设计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单模板应用临床,规范护士对疼痛的观察与记录,为临床开展疼痛管理工作打好基础。方法:设计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单模板,并对227例住院疼痛患者进行监测,规范记录。结果: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运用信息的技术自动生成的表格,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护士疼痛专科文书的规范化,信息化。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电子表格式护理单,疼痛管理简单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应建立在护士规范化的培训基础上,患者才能得到有效的疼痛治疗专科护理。

    作者:彭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再次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时,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相比,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睡眠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会诱发多种疾病。2002年“全球睡眠调查”显示:我国约有45.4%的人存在睡眠障碍[1]。睡眠由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由人体自身的稳态和内部昼夜节律来决定,稳态一般决定睡眠质量,而内部昼夜节律决定睡眠的时间。在睡眠障碍中,由个体睡眠-觉醒周期与所处环境不协调而引起的睡眠障碍称为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orders ,CRSD),它以失眠和(或)白天过度嗜睡,影响生活质量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国际睡眠疾病(ICSD III)的分类标准[2],CRSD 包括7大类9种以上的疾病,其中以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SPS)为常见。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亚健康人群的日益增多,DSPS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及治疗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中西医治疗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多。本文将就目前该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做综述分析。

    作者:洪肖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剖宫产中护理目标管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剖宫产中护理目标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剖宫产产妇10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目标管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总满意度和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急诊剖宫产产妇护理后的总满意度和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急诊剖宫产产妇(P<0.05)。结论:急诊剖宫产中护理目标管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影响效果

    目的: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脊柱外科接收的3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疗优良率高达96.67%。结论:将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应用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中,其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敖霜;王春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4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组43例(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患者,同时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33%,开腹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为11.36%,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阑尾切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在有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相较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光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 ICU 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 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ICU 护理管理中,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ICU 科室的常规管理模式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我院IC U 科室的60例患者,作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下IC U 护理组。之后便对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患者服务,并对其进行满意度调查,进行不同护理方式的综合质量评比。结果:IC U 护理管理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质量为(94.37±3.15)分,明显要高于常规组的(90.82±3.06)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采用的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 护理管理,其患者的满意率达96.0%,明显的高于常规组90.0%,两组之间的比较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 IC U 护理管理确实能显著提升我院的护理质量,由此可见,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 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可以广泛开展。

    作者:崔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技术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技术对于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9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混合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1h、4h、8h之间的疼痛评分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时间大于8小时之后患者的疼痛均有所缓解两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影响,有利于缓解疼痛给患者提供满意护理服务,值得临床的运用和推广。

    作者:岳庆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监督协管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是医疗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措施,是卫生监督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发展。由于基层卫生监督协管人员有限,辖区集体单位、学校、小门店多,流动人员多,管理范围、难度较大,如何更好的发挥基层监督协管员的积极性;更好的配合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为打击非法采供血、饮用水、学校卫生等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卫生监督协管在外来务工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和课题。

    作者:单大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性鼻出血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鼻出血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40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与77.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鼻出血患者建议采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低温射频与局部填塞止血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施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施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分析。方法:从2010年12月开始到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05例,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317例,在手术室中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人性化的护理,对照组288例,在手术室中只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进而对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发现研究组中患者的对于手术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患者满意程度更高,护理质量也更好,证明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可行的。

    作者:余姗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氧气湿化瓶的集中处理

    目的:分析氧气瓶的集中处理方式与优点。方法:统一收取我院临床科室已经使用过的氧气湿化瓶,对其进行集中消毒,先用除垢剂、含氯消毒液浸泡冲洗氧气湿化瓶,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用干燥柜将其干燥。结果:经抽取4月份已消毒并包装好12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36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48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检查菌落合格率。同时在5月至12月集中处理的氧气湿化瓶中,随机抽取12小时后的湿化瓶并进行24次菌落检查,发现合格。结论:集中处理氧气湿化瓶,能有效提升湿化瓶消毒质量,对患者有良好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