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薛红霞

关键词:护理分层级, 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管理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护理工作人员60名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结果:经过本院分组研究,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PDCA 循环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PDCA 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PDCA 循环管理)各31例。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28例(90.3%),并发症发生3例(9.7%);对照组护理满意21例(67.7%),并发症发生12例(38.7%)。试验组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操作技术、应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PDCA 循环管理模式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丽;杨红;付美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起源于美国,它突出强调了家庭在整个疾病治疗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新生儿是指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内的婴儿,其尚未发育完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差,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加强新生儿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运用到新生儿护理中,通过家长的全程参与照护,使新生儿各方面都能到达完善的状态,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从而保证其后续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作者:孙桂云;海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8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癫痫症状极其先兆,配合药物治疗与规范护理,以预防控制癫痫发作,保证急救的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8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发作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加强脑外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控制。

    作者:龚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护理对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护理对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65%),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 HBV -DNA 的转阴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护能增强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起协同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莫艳春;曽润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式,手术室治疗期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不良医患事件发生,造成医患矛盾逐渐升级,影响了医院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为了进一步落实医疗改革工作,我国要求医院强化护理管理力度,从安全角度落实手术室管理服务,确保各项护理服务达到预定指标。结合手术室护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了手术室安全护理的实质性意义,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以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管理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护理工作人员60名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结果:经过本院分组研究,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调肝解郁和胃法治疗痛经1例

    陈某某,女,23岁,2010年12月14日初诊。经期腹痛已二年,每次行经前烦躁不安,头两侧胀痛,胸膈及脊背胀闷不舒;经来腹痛难忍,呕吐腹泻;经期眼睑浮肿,腰酸痛。平时胸胁胀满,噫气,不欲饮食。末次月经2010年12月7日,色黑有块,五天净。脉象沉弦而涩,舌质淡红,苔薄白。

    作者:王小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给予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共90份,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与术后的各项统计指标。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在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统计对比中,对比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高领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时,可以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廷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及血糖控制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6例糖尿病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予以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仅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与随访结束时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并对两组患者遵医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经社区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在定期复查、饮食控制、按时用药、自我监测以及运动情况5个主要方面的遵医率现主要比对照组遵医率高,组间数据经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h血糖值,较之于出院时均有显著降低(P<0.05),同时在随访结束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曾启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耳内镜下清理联合制霉素搽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78例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的诊治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耳内镜下清理联合制霉素搽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78例患者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治愈51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87%。结论:耳内镜下清理联合制霉素搽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悠悠;林帆;叶丽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论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效果

    目的: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Ⅱ度、Ⅲ度直肠前突患者30例,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同时记录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自动痔疮套扎手术的治疗,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8±2.13)min ,术后VAS平均评分为(3±1.24)分;患者治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行对症治疗以后,都明显好转,没有发生死亡。结论: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手术来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患者,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可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字再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骨科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20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中医骨科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4例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经过医院内部审核同意,将204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医药疗法,主要包括服用中药、推拿拔罐、针灸等中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疗法-阿西关辛治疗。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有效率要高出很多,并且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对比当中会涉及到视觉模拟评分可以用 VAS表示;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可以用使用 JOA ,在治疗当中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 VAS比对照组要低一些,JOA 要比对照组高一些,经过对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效果比较明显,无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深的广大患者使用。

    作者:杨建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包装中器械包装册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手术器械进行专业化清洗,不但能够在根本上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免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可为患者提供完善生命保障。但值得说明的是,当前我国医院中的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工作人员大都为院内照顾对象,从年龄上来讲,较其他科室护士大,这些工作人员的记忆力与身体素质很难与重点科室相比。当新人刚刚来到消毒供应中心准备工作时,面对数量庞大的器械会显得手足无措,进而点错器械,漏包和错包现象频频发生。在器械包装过程中,应用包装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包装速度,降低错包率和漏包率,全面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包装中器械包装册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左支行食管胃底冠状静脉栓塞术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左干行食管胃底冠状静脉栓塞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2014年,由于右肝病变而选择穿刺门静脉左干的患者10例。全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然后对食管胃底冠状静脉进行栓塞。结果:10例患者全部栓塞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诊,1月内无再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门静脉高压患者,当右肝病变不能用作穿刺道时,选择剑突下穿刺门静脉左干,进行食管胃底冠状静脉栓塞是安全的、可行的。

    作者:李辉;刘娜;白亮;王平;赵阳;晋克;焦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护理探讨

    目的:对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 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采用结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和患者的护理体会,可作为老年心脑血管病临床护理中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云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估

    目的:探讨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有26例抢救成功,而观察组有32例抢救成功。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0%,较对照组的81.3%明显提高( P<0.05)。两组在抢救过程中的输血量分别为:(3050.3±64.6)ml ,(1649.5±26.5)ml。观察组在抢救过程中的输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覃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ACCP 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治疗的临床效果,确保压力蒸汽灭菌后在应用医疗器械的安全和质量。方法:运用 HACCP原理和程序实施研究分析。结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刷洗、消毒、除锈、装配、检查、灭菌前准备、打包、无菌物品卸载、灭菌操作9个操作步骤执行不合格明显对压力蒸汽灭菌后医疗器械安全和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被确认为9个关键控制点。确定了9个关键控制点阈值、纠偏措施及监控手段,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完整的建立了 HACCP体系,同时对其实施了有效的验证。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切实实施了卫生行业标准,在消毒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实施 HACCP系统是确保复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 HACCP体系进行了解之后,监督员能够重点监督关键控制点,提升监督效率。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 LA组(36例)和 OA 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除手术时间外,LA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均优于OA 组,术后镇痛率(5.6%)和并发症发生率(2.7%)低于 OA 组(30.0%、16.7%),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优势更为明显,可作为该类病症治疗的首选术式。

    作者:吴修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都匀市社区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调查分析与营养教育干预

    目的:对都匀市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营养教育干预。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都匀市三所幼儿园968例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营养性疾病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营养教育干预前后儿童的营养性疾病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营养教育干预后学龄前儿童营养缺乏(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3.3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79%)、营养过剩(超重3.31%,肥胖2.0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0.83%)患病率明显低于营养教育干预前儿童营养缺乏(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7.10%,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8.05%)、营养过剩(超重7.02%,肥胖5.5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17%)患病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营养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膳食知识,降低儿童的患病率,社区服务中心及政府应予以大力支持。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 CT 在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 T 在活动性菌阴肺结核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接受多层螺旋C T 检查的患者,对患者经多层螺旋CT 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螺旋CT 表现相比,菌阴肺结核组中树芽征、腺泡结节及磨玻璃影等 CT 表现明显多于非结核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菌阴肺结核组中空洞CT 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 对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进行诊断时,可根据CT 表现中树芽征、磨玻璃影及腺泡结节,与肺部的其它病灶形态及分布特点予以结合,可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等,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苏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