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云;海亚萍
目的:对于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应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外科患者17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其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佳偶等等,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1.8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73%( P<0.05);在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45%,也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5)。结论:对于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起到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与护理质量,便于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作者:陈巧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70例,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治疗,实验组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总有效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确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雪兰;刘叶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对手术器械进行专业化清洗,不但能够在根本上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免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可为患者提供完善生命保障。但值得说明的是,当前我国医院中的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工作人员大都为院内照顾对象,从年龄上来讲,较其他科室护士大,这些工作人员的记忆力与身体素质很难与重点科室相比。当新人刚刚来到消毒供应中心准备工作时,面对数量庞大的器械会显得手足无措,进而点错器械,漏包和错包现象频频发生。在器械包装过程中,应用包装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包装速度,降低错包率和漏包率,全面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包装中器械包装册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基层血站在为临床提供充足血液的工作过程中,会有少量药物的应用。基层血站的药物应用需要药学职业道德的规范和指导。药学职业道德作为基层血站工作人员必备的特殊职业道德,在血站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阐述药学职业道德的含义,分析药学职业道德与血站工作之间的关系,明确药学职业道德在血站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探讨其在血站工作中的作用,为药学职业道德在血站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邓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古代医生以“仁爱”为核心,以传统医德思想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济世活人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医疗实践。成功医疗实践的背后,和中国古代传统医德密切相关,即: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审慎仔细,至意深心;普同一等,全力救治;温文典雅,虚心谦恭。传统医德教育的实施,对改善如今复杂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生个人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隗宁;初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普外科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中的作。方法:2015年3-10月,我科以“提高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为主题,开展为期8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分析比较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穿刺1次成功率,请儿科穿刺能手协助穿刺次数等5项指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穿刺1次成功率,请儿科穿刺能手协助穿刺次数等5项指标较实施前均有改善。比较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普外科年轻护士的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有利于小儿患者的临床用药、手术安全及紧急抢救,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护士素质和业务水平。
作者:龙云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巴斯汀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77%,数据对比差异名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名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该组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回顾分析2014年2月前在我院接受治疗,仅给予常规护理的4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恶化率为7.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9%,住院时间为(6.2±0.8)d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9.5±1.1)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玉玲;侯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导乐分娩镇痛仪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152例孕产妇,根据分娩过程中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娩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分娩,对两组孕妇的疼痛度以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视觉模拟评分以及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分娩中采用导乐分娩镇痛仪镇痛分娩可明显降低产妇分娩疼痛度,降低剖宫产率以及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与电切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情况,为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及冲洗液体积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 IPSS、QOL、Qmax 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较对照组的16.3%明显降低( P<0.05)。结论: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与电切术的疗效相当,但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周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左干行食管胃底冠状静脉栓塞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2014年,由于右肝病变而选择穿刺门静脉左干的患者10例。全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然后对食管胃底冠状静脉进行栓塞。结果:10例患者全部栓塞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诊,1月内无再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门静脉高压患者,当右肝病变不能用作穿刺道时,选择剑突下穿刺门静脉左干,进行食管胃底冠状静脉栓塞是安全的、可行的。
作者:李辉;刘娜;白亮;王平;赵阳;晋克;焦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关节镜下锚钉植入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治疗的30例肩关节bankart损伤患者,术前均实施X线与 M RI检查,给予关节镜下锚钉植入进行治疗,术后给予肩关节康复早期训练,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等。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是(12.3±2.7)个月。治疗后,肩关节 bankart 损伤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与功能评分分别是(0.53±0.02)分、(33.6±5.2)分,治疗前分别是(3.56±0.21)分、(20.0±2.5)分,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锚钉植入治疗肩关节 bankart损伤的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罗廷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技术对于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9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混合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1h、4h、8h之间的疼痛评分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时间大于8小时之后患者的疼痛均有所缓解两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影响,有利于缓解疼痛给患者提供满意护理服务,值得临床的运用和推广。
作者:岳庆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我院临床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我院在全院范围内容开展“抗生素专项整治”,本文中将以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2013年1月(整治前)至2015年12月(整治后)期间门诊、住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DDD)以及药敏试验送检率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抗生素专项整治工作对抗生素使用的影响。结果:整治后,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DDD、Ⅰ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以及药敏试验送检率均达到相关要求标准。结论:通过开展“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能够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
作者:屠志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及血糖控制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6例糖尿病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予以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仅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与随访结束时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并对两组患者遵医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经社区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在定期复查、饮食控制、按时用药、自我监测以及运动情况5个主要方面的遵医率现主要比对照组遵医率高,组间数据经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h血糖值,较之于出院时均有显著降低(P<0.05),同时在随访结束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曾启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中,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应用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观察组患儿进行补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蔡宜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晚期肿瘤患者文化程度对死亡态度的接受程度和排斥态度,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180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死亡态度描绘修订量表(DAP -R),对158例问卷合格患者的文化程度、死亡态度(接受态度和排斥态度)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统计和meta分析发现,1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93例,其中接受死亡人数78例,占60.0%,排斥死亡人数15例,占53.57%,女性患者65例,其中接受死亡人数52例,占40.0%,排斥死亡人数13例,占46.43%。小学及以下患者接受死亡人数53例,占42.74%,排斥死亡人数18例,占52.94%,初高中文化程度患者接受死亡人数27例,占21.77%,排斥死亡人数7例,占20.5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接受死亡人数44例,占35.48%,排斥死亡人数9例,占26.47%,三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文化程度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死亡态度具有紧密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对死亡的接受态度越高,临床护理用给予文化程度较低的晚期癌症患者更多关怀,同时强化对患者家属的死亡教育,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张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应用于胃肠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采用细节管理,对比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较对照组的5.1%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3%,较对照组的85.1%明显提高( 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胃肠外科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陈春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导致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的常见临床危重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见,急性左心衰竭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心排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使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和肺静脉压增高,导致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常致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如缺氧不能及时改善,造成机体各重要脏器不可逆的损害,病情会迅速进展导致死亡。因此,保持患者正常的血氧浓度有重要意义。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呼吸衰竭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无创通气(non -invasive ventilation ,NIV)治疗,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以其方便及疗效可靠正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无创通气 NIV是指不经气管插管而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BiPAP呼吸机作为一种无创通气手段,多年来已成功的应用于各型肺源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宣秀园;鲍谢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5例,10 mg/次,1次/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各25例,10 mg/次,1次/d),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C、TG、LDL -C、HDL -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24/25)与84.0%(2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12,P<0.05)。治疗前两组 TC、TG、LDL -C、HDL -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 -C、HDL -C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TC、TG、LDL -C、HDL -C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比阿托伐他汀,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及较好的调脂效果,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