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芳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我院抽取100例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分别进行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各项指标参数,把握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结果: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12例在保留支气管导管过程中发生了低氧血症,其中3例是发生在通气情况下,6例子双腔气管退至气管部位,3例纠正完毕,3例重新辅助纠正,3例发生气管移位情况;观察组50例患者仅有8例发生低钙、低钾现象,无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我院对上述出现情况已经及时进行处理,患者在手术麻醉期结束后被安全送回病房。结论:通过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科学设置参数,保持患者呼吸和通气量,科学检测患者血液含氧量、心率等情况,得出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薏苡仁汤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7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8例)和实验组(39例),观察常规西药和薏苡仁汤的治疗效果并比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58.97% VS 26.32%],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2.31% VS 71.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关节压痛、肿胀、疼痛指数积分等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仁汤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关节压痛、肿胀、疼痛等症状快速缓解,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全生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过程中,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方法:选取2012年02月~2014年04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其中男46例,女18例,年龄60-82岁。 ASA 分级I-Ⅲ级,包括慢支炎、肺气肿、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心律失常。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2组在性别、年龄、ASA 分级构成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32例,主要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无麻醉禁忌症);对照组患者32例,主要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无麻醉禁忌症),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结果。结果:经过两组临床麻醉,在患者手术麻醉效果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大,但在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上,以及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髋关节患者置换手术实施过程中,两种麻醉方法起到的效果虽然差异不大,但针对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多种疾病,相对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来说,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的应用更加适合,不仅可以达到手术麻醉效果,还能对患者的生理干扰小,让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障手术的安全实施,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使手术麻醉平稳安全,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都匀市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营养教育干预。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都匀市三所幼儿园968例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营养性疾病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营养教育干预前后儿童的营养性疾病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营养教育干预后学龄前儿童营养缺乏(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3.3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79%)、营养过剩(超重3.31%,肥胖2.0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0.83%)患病率明显低于营养教育干预前儿童营养缺乏(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7.10%,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8.05%)、营养过剩(超重7.02%,肥胖5.5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17%)患病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营养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膳食知识,降低儿童的患病率,社区服务中心及政府应予以大力支持。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手术中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之间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患者的气腹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不同时段的生命指标值。结果:观察组的气腹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清醒时间长于对照组,但 P>0.05,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气腹后及放气后的指标值均无明显变化,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对照组气腹5min后,PERCO2、RR降低,SpO2、HR、DBP、SBP升高,与麻醉前与观察组的值均差异显著,气腹20min后,PERCO2继续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有助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避免引起严重应激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郭立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肛门手术患者利用术前结肠镜检进行早期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早期诊治的100例肛门手术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结肠镜检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出现漏诊的患者有18例,漏诊率为18%;便血、痔疮类型以及年龄是影响直肠病变漏诊的主要因素。结论:结肠镜检用于肛门手术患者早期诊治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托拉噻米:是长效吡啶磺酰脲类强效袢利尿剂。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通过利尿和排钠,减轻血管内外过多的液体,降低心室壁压力,提高泵功能。其作用于亨利氏髓袢升支粗段,抑制 Na+、K +、2Cl+载体系统,使尿中 Na+、K+、Cl -和水的排泄增加。但对肾小球的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或体内酸碱平衡无显著影响。适用于需要迅速利尿或不能口服利尿剂的充血性心率衰竭、肝硬化腹水、肾脏疾病所致的水肿患者。多巴胺:是具有拟交感活性的正性肌力药物,能刺激心脏的β1肾上腺受体,激活腺苷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促进 Ca2+进入心肌细胞膜,选择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改善心功能。小剂量多巴胺激动多巴胺受体,选择性地扩张肾血管床,改善肾灌注,引起尿量增加。二者在心内科为常见药,在临床联合应用中,发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将个案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铁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应用一次性根充法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分次跟充法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中,一次性根充法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 T 在活动性菌阴肺结核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接受多层螺旋C T 检查的患者,对患者经多层螺旋CT 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螺旋CT 表现相比,菌阴肺结核组中树芽征、腺泡结节及磨玻璃影等 CT 表现明显多于非结核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菌阴肺结核组中空洞CT 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 对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进行诊断时,可根据CT 表现中树芽征、磨玻璃影及腺泡结节,与肺部的其它病灶形态及分布特点予以结合,可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等,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苏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基层卫生院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因右下腹部疼痛入院的96例疑似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入院超声诊断报告和出院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其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单纯性阑尾炎58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超声诊断的结果:单纯性阑尾炎诊断正确55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4.83%;化脓性阑尾炎诊断正确27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3.10%;坏疽性阑尾炎诊断正确9例,无漏诊,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其漏诊率低,快速简便、无痛苦、并经济有效,有助于各种病理分型,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能够为基层卫生院带来便捷和发展,值得在基层卫生院广泛使用。
作者:赵家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管理质量价值。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1月,筛选泌尿外科患者,分为常规组(n=108)、干预组(n=109),分别给予常规疼痛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急性疼痛发生率、追加镇痛药物率、入睡困难率低于常规组,患者疼痛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干预组术后5日内VAS(3.5±1.2)分,常规组则为(4.6±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开展疼痛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疼痛管理质量。
作者:焦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小切口切除术作用下,注重加强关于阑尾炎患者累计58例科学有效临床研究。方法:从2013年2月-2015年2月时间范围内,于我院选择接受手术患者累计116例,同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对其累计分为两组。其中,对于治疗组累计58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以小切口切除术着手。而关于对照组累计58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以传统术式着手。然后进行临床疗效方面比较。结果:通过临床评价方面有关对比,关于术后恢复时间方面,以及患者切口大小,两组差异明显(P<0.05);同时,关于术后感染率方面,患者疤痕遗留率方面,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小切口切除术作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术后感染方面,可以得到充分降低;患者疤痕遗留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后,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恢复,患者痛苦方面,也能得到有效降低。基于此,非常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卫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延长妇科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作用。方法:成立名为“优质圈”的活动小组,确立“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对影响妇科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方案并落实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妇科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开展活动前明显延长( P<0.001),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P<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延长我科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静脉输液的相关并发症,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对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满意度增加,也提高了妇科病房优质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光雨;涂素华;邹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踝关节炎78例,对所有患者行踝关节融合手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92.30%,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或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案例,经过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的骨性融合率为98.71%,且患者的踝-后足评分为(78.65±2.9)分,明显优于术前的(30.23±4.1)分,对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宇;敖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多数妇女都把生孩子看着自己一生中的一个生理极限和一个强有力的挑战。至今,医学上,产痛在世界范围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或者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在实际分娩过程中,产痛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院为解除产妇痛苦,有效降低剖宫产产率从2011年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无痛分娩,至今为止共开展无痛分娩1000余例,使年剖宫产率由以往的56%降至现在的48%,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后的一种国产新型酰胺类局麻药。8.94mg/ml甲磺酸罗哌卡因与7.5mg/ml的盐酸罗哌卡因是等摩尔浓度。两者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均相似,用于硬膜外麻醉有相似的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1]。本院分娩镇痛采用目前国内较常用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但为避免高浓度局麻药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我们应用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较其它文献报道的稍低。
作者:杨权;许小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中西医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单元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临床治疗后,无加重案例,从治疗有效率上来看,观察组为94.44%,对照组为79.6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除入院时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个时间段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较好。结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辨证施治和调护,强化中西医合作,突显优势,可在大程度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改善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丹;庞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IC U 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8日至2015年1月7日 IC U 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并对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有G -菌(革兰阴性菌)、真菌、G+菌(革兰阳性菌)。其中 G -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G+菌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G -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其他细菌耐药程度各不一样。真菌感染超过 G+球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均不高。结论:需高度重视IC U 细菌耐药状况,真菌感染比例较高,且耐药率较低。应针对细菌分布及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感染的同时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和蔓延。
作者:傅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产妇120例,均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日常护理中引入风险管理(观察组,n=60)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60)实施成效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产妇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风险因素认知率、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率和护患纠纷率,提高风险事件管控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实施价值。
作者:邓云秀;杨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纠正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方法: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坚持科学的、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低温可调钠透析在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58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可能存在低血压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对照组常温透析治疗,给予治疗组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结果:在透析过程中治疗组发生低血压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存在低血压风险的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邹宜杏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