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强
目的:探讨整体干预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6例心肌梗塞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实验组使用整体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整体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面对社会对医疗护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如何让护生尽快全面熟练临床护理工作,适应紧张工作环境,有效提高护生带教工作水平是医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生带教的质量。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总结经验,探讨问题,希望为将来更好运用这一模式提供帮助。
作者:庞菁春;樊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位居榜首,该病发病比较隐匿,利用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病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文章从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细针穿刺活检着手,探讨了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以期能够给同行一点参考价值。
作者:罗蔼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踝关节炎78例,对所有患者行踝关节融合手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92.30%,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或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案例,经过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的骨性融合率为98.71%,且患者的踝-后足评分为(78.65±2.9)分,明显优于术前的(30.23±4.1)分,对比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宇;敖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0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120,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120,采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各产程用时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用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1.7%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助产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各个科室的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执行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分析执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经过比较分析,在护理不良事件、优质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及护理满意度等几个方面上,执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后,显著都比执行前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较好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普荣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影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本县1650名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情况,统计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流动儿童的五苗覆盖率为66.5%,未接种原因包括监护人员不了解预防政策及知识(72.7%)、儿童有病未种(11.8%)、流动因素(9.3%)、预防接种服务因素(6.2%);影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所在地、有无预防接种证、家庭人均收入、母亲工作性质、出生地、居住时间。结论:影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导致其接种率低,应大力推进免疫规划,加强宣传,提高接种率。
作者:程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PDCA 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PDCA 循环管理)各31例。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28例(90.3%),并发症发生3例(9.7%);对照组护理满意21例(67.7%),并发症发生12例(38.7%)。试验组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操作技术、应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PDCA 循环管理模式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丽;杨红;付美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27例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统计分析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疗程、用药频率、剂量分布及冲管情况,同时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527例患者年龄在5-10岁之间者比例高达63.9%(337/527),用药剂量中以10-15ml为主,用药疗程以5-7d为主。我院应用热毒宁注射液主要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及流感,用药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 P<0.05)。527例用药患者中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共计2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4/527)。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确切,但临床也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加强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监控,可有效提高其应用安全性。
作者:徐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及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0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均为53例。对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对联合组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及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结果: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患儿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及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作者:普成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了解和掌握侯马市农村妇女宫颈癌患病情况,促进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妇女因宫颈癌引起的死亡,并为制定全市妇女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的要求,我们于2012年9月-2015年11月对全市10480例35-65岁已婚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艳;郝春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采用中医骨科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4例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经过医院内部审核同意,将204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医药疗法,主要包括服用中药、推拿拔罐、针灸等中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疗法-阿西关辛治疗。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有效率要高出很多,并且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对比当中会涉及到视觉模拟评分可以用 VAS表示;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可以用使用 JOA ,在治疗当中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 VAS比对照组要低一些,JOA 要比对照组高一些,经过对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效果比较明显,无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深的广大患者使用。
作者:杨建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是由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属主,其幼虫侵入人体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炎,对人体危害很大。我院近收治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致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惠萍;孙莹;王左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的分析一例1个月16天脓毒症患儿的资料,分析和讨论多巴胺在临床中的药理作用和应用进展。结果: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小剂量的多巴胺并不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严格把握该类药物的用药指征,加强临床观察和药学监护,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袁征;焦黎旭;赵向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期选择40例作为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统计学比较。结果: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5.00%,无效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77.50%,无效率22.50%)( P<0.05);出血停止时间、症状体征评分、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显著,症状缓解迅速,值得选择。
作者:蒙建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消化溃疡治疗应激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40例消化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成 A 组与B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实施常规护理,A 组实施整体护理。结果:A 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较B组高,A 组腹痛、烧心、反胃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B组( P<0.05)。结论:对消化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可显著增强疗效,减轻应激反应,可推广。
作者:王泽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7月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分别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 组和B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26±1.04)d,(4.11±0.87)d ;B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2h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及安全性接近,但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梦妮;廖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地减轻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且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马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与电切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情况,为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及冲洗液体积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 IPSS、QOL、Qmax 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较对照组的16.3%明显降低( P<0.05)。结论: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与电切术的疗效相当,但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周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基层卫生院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因右下腹部疼痛入院的96例疑似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入院超声诊断报告和出院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其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单纯性阑尾炎58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超声诊断的结果:单纯性阑尾炎诊断正确55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4.83%;化脓性阑尾炎诊断正确27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3.10%;坏疽性阑尾炎诊断正确9例,无漏诊,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其漏诊率低,快速简便、无痛苦、并经济有效,有助于各种病理分型,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能够为基层卫生院带来便捷和发展,值得在基层卫生院广泛使用。
作者:赵家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