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40例疗效观察

蒙建议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消化性溃疡, 出血,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期选择40例作为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统计学比较。结果: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5.00%,无效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77.50%,无效率22.50%)( P<0.05);出血停止时间、症状体征评分、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显著,症状缓解迅速,值得选择。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锚钉植入治疗肩关节 bankart 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关节镜下锚钉植入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治疗的30例肩关节bankart损伤患者,术前均实施X线与 M RI检查,给予关节镜下锚钉植入进行治疗,术后给予肩关节康复早期训练,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等。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是(12.3±2.7)个月。治疗后,肩关节 bankart 损伤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与功能评分分别是(0.53±0.02)分、(33.6±5.2)分,治疗前分别是(3.56±0.21)分、(20.0±2.5)分,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锚钉植入治疗肩关节 bankart损伤的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罗廷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提高普外科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普外科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中的作。方法:2015年3-10月,我科以“提高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为主题,开展为期8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分析比较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穿刺1次成功率,请儿科穿刺能手协助穿刺次数等5项指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穿刺1次成功率,请儿科穿刺能手协助穿刺次数等5项指标较实施前均有改善。比较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普外科年轻护士的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有利于小儿患者的临床用药、手术安全及紧急抢救,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护士素质和业务水平。

    作者:龙云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颅脑创伤患者呼吸支持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急诊颅脑创伤患者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颅脑创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呼吸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呼吸指标 PaO2指标、SaO2指标、PaCO2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诊颅脑创伤患者在对症治疗前提下进行呼吸支持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其 PaO2指标水平、SaO2指标水平以及PaCO2指标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王建平;张雅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中医科的实施方法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中医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120例入院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朱怀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护生出科量化考核表的设计及信度分析

    目的:设计规范、客观的中医临床实习护生出科量化考核表,运用信度分析测验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方法自行设计量表,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临床实习护生分别分两次发放考核量表。结果首次抽样的86份考核量表测量同质信度,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s系数为0.788~0.923,总体的Cronbach’s系数为0.895。间隔两月后抽样的70份考核量表的各维度测量得分的 Pearson相关系数为0.763~0.892,总体为0.834。结论本中医临床实习护生出科考核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测量结果可靠,同时量表的稳定性较好,可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护理教学的考核。

    作者:徐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透皮剂对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评价中药透皮剂治疗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疗效,并分析药理学机制。方法: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病牛15头(24个患病乳区),分别给予消炎膏、中药透皮剂治疗,另选择30头健康奶牛,检查血清抗炎物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3.3%、愈显率100.00%高于对照组45.8%、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 GCH -PX、CAT 、SOD 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透皮剂治疗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疗效较好,可能与其可增强奶牛抗炎等多靶点作用有关。

    作者:徐芳;吴修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对照组患儿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哮喘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小儿哮喘护理中,能够帮助患儿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黎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及防治对策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O H )相关症状患者O H的患病率,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2013年1月1日入院至2015年6月30日在我院的男性精神病患者出现O H相关症状100例入组,将其分为青年组(25例)其中1例合并2型糖尿病,中年组(25例)其中2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和4例2型糖尿病,老年组(50例)其中5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共3组。测量静息状态下患者卧位及立位即刻和2 min后的血压;并记录详细病史、检测生化指标等。结果:本研究人选病例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为48%(48/100),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的患病率分别为8%(2/25)、20%(5/25)和82%(41/50)。结论:体位性低血压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年龄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高。

    作者:杜慧娟;张小娴;赵衍山;刘媛媛;笪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创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无创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无创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后,效果为94.7%,对照组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后,效果为75.8%,两组间进行比较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无创通气对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桂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7月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分别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 组和B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26±1.04)d,(4.11±0.87)d ;B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2h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及安全性接近,但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梦妮;廖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DCA 循环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PDCA 循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PDCA 循环管理)各31例。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28例(90.3%),并发症发生3例(9.7%);对照组护理满意21例(67.7%),并发症发生12例(38.7%)。试验组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操作技术、应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PDCA 循环管理模式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丽;杨红;付美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阴道炎治疗进展及相关问题研究

    阴道是女性的连接子宫的重要通道,健康正常女性的阴道具有天然的预防作用,能够对病毒的入侵进行有效的抵抗,但是当该功能遭到破坏时,病原侵入阴道,即会引发阴道炎。而按照患者病因和病原体的区别,有10多种不同的阴道炎类型,本文中笔者现就临床常见的阴道炎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治愈标准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旨在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PLC -ELSD 法测定他唑巴坦钠中钠离子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 HPLC -ELSD法测定他唑巴坦钠中钠离子含量。方法:采用 Waters Spherisorb SCX 离子色谱柱(150mm *4.6mm ,5μm),以0.05mol/L 醋酸铵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8)-甲醇(95: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 ,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 ,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雾化温度为50℃,载气(氮气)压力为25psi ,动力级别为100%。结果:钠离子在浓度1μg/ml~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r=0.9998;检测限为0.5μg/ml ,定量限为1.0μg/ml ;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99.0%、100.6%、99.4%,RSD 分别为1.5%、2.4%、0.7%。结论:本方法通用性好,专属性强,线性范围宽,耐用性好,可用于他唑巴坦钠中钠离子含量的测定。

    作者:颜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四川省色达县包虫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

    包虫病亦称棘球蚴病,是因棘球绦虫续绦期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慢性寄生虫病。棘球蝴可寄生在动物和人体任何部位,同时累及多个器官,对人类和牲畜造成巨大威胁。研究包虫病的流行特点及现状是防治包虫病的前提和关键,深入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项目,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我中心对近几年的调查防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政策。

    作者:杨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护理探讨

    目的:对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 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采用结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和患者的护理体会,可作为老年心脑血管病临床护理中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云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是一种特殊的调节性 T 细胞,参与自身免疫调节,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与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娟(综述);李敏(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泌乳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建议

    目的:探讨影响泌乳的因素,并提出有关的护理建议,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之间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20对母婴,通过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产妇的哺乳与泌乳情况,科学整理病分析,研究其泌乳不足的原因,研究泌乳产妇的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20例产妇中存在泌乳不足症状者共45例,占37.5%,影响泌乳的因素依次为产妇精神因素、身体因素与缺乏哺乳技巧,经过护理,泌乳不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者43例,占95.6%,成功实现了母乳喂养。结论:产妇先天条件与精神状态等均会影响其泌乳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崔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科孕妇保健及护理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期的保健和护理状况。方法:对我院产科住院的60例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孕妇的一般情况、保健知识,了解自身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对孕妇进行保健知识宣传后有93.3%的孕妇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是生理上的焦虑和个人卫生及饮食方面的问题。结论:加强对孕妇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护理方面的指导,可提高产科的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张旭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论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效果

    目的: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Ⅱ度、Ⅲ度直肠前突患者30例,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同时记录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自动痔疮套扎手术的治疗,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8±2.13)min ,术后VAS平均评分为(3±1.24)分;患者治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行对症治疗以后,都明显好转,没有发生死亡。结论: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手术来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患者,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可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字再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FNA 和 DHS 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对比 PENA 及DHS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采用PE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以及DHS(动力髋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72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 PENA固定者86例,DHS固定者86例;就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手术效果等各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PE‐NA 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DHS组,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DHS组,组间数据对比,经t检验,结果为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经检验,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ENA 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DHS 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经检验,PENA 组优良率97.7%显著高于DHS组89.5%,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上,PENA 较之于 DHS 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好,是老年患者理想的手术选择。

    作者:张德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