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丽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采用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运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39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本院以往运用传统解剖定位实施麻醉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在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运用超声引导定位的方式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之后,其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方式的定位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运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麻醉起效时间相对较短,镇痛效果相对较高,麻醉期间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家靖;陈志良;左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龋齿是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本文通过对乐山市儿童龋齿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儿童致龋因素,探讨了儿童龋齿的预防对策。
作者:刘伟;史良俊;盛天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心理护理,比较其心理焦虑与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与焦虑心理,评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程度均得到改善,占100%,高于对照组(分别占82.0%和86.0%),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其心理焦虑与抑郁程度,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永会;张雪;胡美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无创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无创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后,效果为94.7%,对照组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后,效果为75.8%,两组间进行比较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无创通气对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桂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各个科室的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执行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分析执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经过比较分析,在护理不良事件、优质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及护理满意度等几个方面上,执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后,显著都比执行前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较好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普荣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78例心内科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9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模式对于睡眠质量影响。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护理,采用 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的 PSQI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PSQI积分均显著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心内科患者开展睡眠质量影响研究,干预护理模式使得患者的睡眠情况均有所改善,对于患者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对八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八月龄婴儿贫血、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2月出生,出生体重大于等于2500克小于4000克,且按时建档接受系统管理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三种喂养方式中四个月内母乳喂养对贫血、体重超重和肥胖婴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宣传科学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并合理适时添加辅食,从而进一步降低八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母乳喂养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低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
作者:张亚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治疗的临床效果,确保压力蒸汽灭菌后在应用医疗器械的安全和质量。方法:运用 HACCP原理和程序实施研究分析。结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刷洗、消毒、除锈、装配、检查、灭菌前准备、打包、无菌物品卸载、灭菌操作9个操作步骤执行不合格明显对压力蒸汽灭菌后医疗器械安全和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被确认为9个关键控制点。确定了9个关键控制点阈值、纠偏措施及监控手段,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完整的建立了 HACCP体系,同时对其实施了有效的验证。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切实实施了卫生行业标准,在消毒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实施 HACCP系统是确保复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 HACCP体系进行了解之后,监督员能够重点监督关键控制点,提升监督效率。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治疗老年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鼻出血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40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鼻内镜下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与77.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鼻出血患者建议采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低温射频与局部填塞止血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张浩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起源于美国,它突出强调了家庭在整个疾病治疗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新生儿是指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内的婴儿,其尚未发育完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差,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加强新生儿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运用到新生儿护理中,通过家长的全程参与照护,使新生儿各方面都能到达完善的状态,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从而保证其后续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作者:孙桂云;海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纵向剥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是死亡率高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其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急性期病死率高。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我科收治 AD 病例262例,其中围手术期并发大量胸腔积液者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姗姗;黄庆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肿瘤病人的情感,以便根据病人心理采取治疗方法。方法:运用调查访问法,当面访问医院的60例肿瘤患者,并深度分析访谈内容。结果:分析得出肿瘤患者的5个时期的心理情感:不愿意接受、愤怒期、妥协期、沮丧期、接受期。结论:肿瘤患者的情感问题应该的到重视,不但要了解每个患者的感受,更应该从各方面对其心理进行辅导,这样才能保证每个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杨蕙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个人年龄增长,痔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内痔,外痔不断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自动痔套扎术疗效明显,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低,易被广大农村,贫困地区所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富巧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是由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属主,其幼虫侵入人体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炎,对人体危害很大。我院近收治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致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惠萍;孙莹;王左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产妇120例,均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日常护理中引入风险管理(观察组,n=60)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60)实施成效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产妇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风险因素认知率、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率和护患纠纷率,提高风险事件管控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实施价值。
作者:邓云秀;杨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提升妇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质量评价:组间比较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优质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柳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夹板式粘结桥修复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80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通过对患者实施夹板式粘结桥修复手术,比较患者修复前后的基牙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的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程度(TM),使用 X 线机对患者牙槽骨的形态、高度、密度以及牙周膜的宽度进行检查,将所有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牙牙周探诊深度(PD)低于修复前,牙齿松动程度得到明显的改善,基牙的硬骨板与牙周膜清晰完整,骨密度增加,患者在修复前后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压裂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孔丽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尿激酶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使用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剂量为150万单位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剂量为200万单位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所取得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病死率以及副作用发生情况之间的数据对比,经检验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尿激酶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可进行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汪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环抱法对手背静脉采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危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病儿在进行手背静脉穿刺采血时协助者用双手环抱小儿给予安慰至采血完毕,操作者使用5ml空针针头在常规消毒下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由操作者按常规操作采集血液标本。比较两组新生儿行手背静脉采血过程中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2.900,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手环抱法能降低新生儿侵入性操作时的疼痛评分,缓解新生儿疼痛。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