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腔积液行腔内治疗的护理体会

成姗姗;黄庆红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胸腔积液, 腔内治疗, 护理
摘要: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纵向剥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是死亡率高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其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急性期病死率高。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我科收治 AD 病例262例,其中围手术期并发大量胸腔积液者6例,现报告如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是一种特殊的调节性 T 细胞,参与自身免疫调节,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与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娟(综述);李敏(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施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施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分析。方法:从2010年12月开始到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05例,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317例,在手术室中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人性化的护理,对照组288例,在手术室中只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进而对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发现研究组中患者的对于手术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患者满意程度更高,护理质量也更好,证明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可行的。

    作者:余姗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管理质量价值。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1月,筛选泌尿外科患者,分为常规组(n=108)、干预组(n=109),分别给予常规疼痛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急性疼痛发生率、追加镇痛药物率、入睡困难率低于常规组,患者疼痛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干预组术后5日内VAS(3.5±1.2)分,常规组则为(4.6±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开展疼痛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疼痛管理质量。

    作者:焦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技术的进展

    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位居榜首,该病发病比较隐匿,利用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病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文章从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细针穿刺活检着手,探讨了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以期能够给同行一点参考价值。

    作者:罗蔼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7月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分别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 组和B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26±1.04)d,(4.11±0.87)d ;B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2h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及安全性接近,但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梦妮;廖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39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采用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运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39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本院以往运用传统解剖定位实施麻醉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在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运用超声引导定位的方式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之后,其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方式的定位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运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麻醉起效时间相对较短,镇痛效果相对较高,麻醉期间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家靖;陈志良;左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起源于美国,它突出强调了家庭在整个疾病治疗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新生儿是指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内的婴儿,其尚未发育完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差,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加强新生儿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运用到新生儿护理中,通过家长的全程参与照护,使新生儿各方面都能到达完善的状态,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从而保证其后续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作者:孙桂云;海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护理探讨

    目的:对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 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采用结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和患者的护理体会,可作为老年心脑血管病临床护理中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云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子宫腺肌症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本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痛经改善情况以及子宫体积、血红蛋白和血清CA125的改善情况,并且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痛经症状以及血清CA125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迎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13阿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按1∶1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10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0.9mg/kg)静脉溶栓,联合治疗组在溶栓后,给予静滴尤瑞克林(0.15 PNA U/d),持续7天,治疗中禁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前、溶栓后第7天,随诊90天,采用用美国国立卫生神功能缺损评分(NHI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7天和90天的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2.389,2.698;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0.830,2.679,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脑梗死后的生活质量,并且,是安全的。

    作者:郭莞莹;舒可;罗晓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式,手术室治疗期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不良医患事件发生,造成医患矛盾逐渐升级,影响了医院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为了进一步落实医疗改革工作,我国要求医院强化护理管理力度,从安全角度落实手术室管理服务,确保各项护理服务达到预定指标。结合手术室护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了手术室安全护理的实质性意义,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以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方法:把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29例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29例对照组使用慢性心律口服药物治疗,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66%较对照组的65.52%具备较高治疗效果,且 P<0.05。结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具备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恢复心律不齐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种消毒剂对乙肝病毒消毒效果实验研究

    现阶段,在消化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当中,胃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诊疗方式,并且已经成为治疗胃肠道和胰胆管道病症微创治疗的可靠手段之一。然而,在胃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所带来的消毒措施和感染等问题也被越来越重视,对胃镜及其附件进行消毒和灭菌是防止病原体出现交叉感染的关键。为此,本文对三种消毒剂对乙肝病毒的消毒效果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加味二仙汤应用于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10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和加味二仙汤治疗的效果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60.4% VS 28.3%],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2.5% VS 73.6%];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应用于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畅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方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贯序用米索前列醇的药流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贯序用米索前列醇的药流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8例药物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流产情况为:完全流产16例,不完全流产14例,流产失败4例,完全流产率为47.1%;观察组患者的流产情况为:完全流产29例,不完全流产5例,流产失败0例,完全流产率为85.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药物流产过程中治疗效果更好,完全流产率更高,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陈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宽胸理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宽胸理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价值。方法:将符合 AECOPD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 A 组给予常规西医常规治疗;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宽胸理肺汤;C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疗程为7天。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MRC)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三组病例治疗前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前后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均优于治疗前(P<0.01或 P<0.05);B、C组治疗后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 C 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李萍;薛经纬;姚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消化内镜室控制医院感染流程优化管理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管理在控制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对消化内镜室采用常规管理,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消化内镜室采用流程优化管理,比较流程优化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流程优化管理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0.4%,较流程优化管理前的4.1%显著降低(P<0.05)。结论:流程优化管理可显著降低消化内镜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王莲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提高普外科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普外科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中的作。方法:2015年3-10月,我科以“提高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为主题,开展为期8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分析比较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穿刺1次成功率,请儿科穿刺能手协助穿刺次数等5项指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穿刺1次成功率,请儿科穿刺能手协助穿刺次数等5项指标较实施前均有改善。比较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普外科年轻护士的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有利于小儿患者的临床用药、手术安全及紧急抢救,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护士素质和业务水平。

    作者:龙云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观察组复发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适合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使用。

    作者:冷玉琳;胡成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治疗急性心肌梗塞84例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尿激酶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使用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剂量为150万单位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剂量为200万单位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所取得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病死率以及副作用发生情况之间的数据对比,经检验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尿激酶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可进行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汪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