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妮;廖静
目的:探讨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有26例抢救成功,而观察组有32例抢救成功。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0%,较对照组的81.3%明显提高( P<0.05)。两组在抢救过程中的输血量分别为:(3050.3±64.6)ml ,(1649.5±26.5)ml。观察组在抢救过程中的输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覃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胃溃疡的患者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病人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的 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溃疡采取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给予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共90份,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与术后的各项统计指标。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在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统计对比中,对比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高领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时,可以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廷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氧气瓶的集中处理方式与优点。方法:统一收取我院临床科室已经使用过的氧气湿化瓶,对其进行集中消毒,先用除垢剂、含氯消毒液浸泡冲洗氧气湿化瓶,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用干燥柜将其干燥。结果:经抽取4月份已消毒并包装好12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36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48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检查菌落合格率。同时在5月至12月集中处理的氧气湿化瓶中,随机抽取12小时后的湿化瓶并进行24次菌落检查,发现合格。结论:集中处理氧气湿化瓶,能有效提升湿化瓶消毒质量,对患者有良好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以医院的 HIS 信息系统为平台,在护理病历中设计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单模板应用临床,规范护士对疼痛的观察与记录,为临床开展疼痛管理工作打好基础。方法:设计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单模板,并对227例住院疼痛患者进行监测,规范记录。结果: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运用信息的技术自动生成的表格,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护士疼痛专科文书的规范化,信息化。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电子表格式护理单,疼痛管理简单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应建立在护士规范化的培训基础上,患者才能得到有效的疼痛治疗专科护理。
作者:彭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实验组给予认知护理以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效果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乙肝患者认知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为乙肝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志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应对方式、人口社会学情况、疾病情况)。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院骨科门诊及骨科病房诊断为脊柱侧弯的5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年龄、职业及患者的诊断、既往史、畸形程度、病程是患者产生焦虑状况的相关因素,而应对方式则与焦虑状况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针对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状况,应加强脊柱侧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和社会支持,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赵风娜;彭虹菊;霍丽涛;董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措施在创伤性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4例创伤骨科患者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全体患者均使用镇痛药物进行减轻疼痛。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同时给予疼痛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 VAS评分分别为(7.45±1.33)分和(7.54±1.28)分,两组组间比较(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 VAS评分分别为(3.23±1.17)分和(5.56±1.45)分,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疼痛护理措施在创伤性骨科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适合于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水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选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228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选用氢氧化钙糊剂)与观察组(选用进口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分别为11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得出观察组中总有效率96.49%高于对照组83.33%;因此,给予患者使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选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获得很好的疗效,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庞雪晶;左智慧;李素君;黄广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辅助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手术前后的疼痛采用视觉性模拟分级法(VAS)进行评分。结果:为期8-12个月的随访,手术24h后,平均 VAS评分为(2.52±0.76),对比手术之前的(8.27±2.3)呈现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未发生骨水泥的毒性反应;术后12个月后,平均 VAS 评分为(2.03±0.4),未发生疼痛复发状况。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弘炯;杨绍文;朱学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式,手术室治疗期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不良医患事件发生,造成医患矛盾逐渐升级,影响了医院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为了进一步落实医疗改革工作,我国要求医院强化护理管理力度,从安全角度落实手术室管理服务,确保各项护理服务达到预定指标。结合手术室护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了手术室安全护理的实质性意义,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以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Ig A 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65例Ig A 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调查,并对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讨论。结果:抑郁患者37例,焦虑、恐惧患者22例,绝望患者15例,强迫症患者9例,睡眠障碍患者13例,思念家庭42例。结论:Ig A 肾病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廖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抽吸导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抽吸导管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积分、血流分级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栓积分、血流分级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三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7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加服奥拉西坦。对比两组患者MMSE评分以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文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崔海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8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癫痫症状极其先兆,配合药物治疗与规范护理,以预防控制癫痫发作,保证急救的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8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发作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加强脑外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控制。
作者:龚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0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51,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1,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疝复发率。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疝复发率3.9%显著低于对照组疝复发率23.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缩短急诊患者滞留时间的有效方法。方法:急诊患者滞留的原因有多种,急诊的数量多、急诊的医护人员不足分配、急诊就诊的程序与普通就诊的程序相同,从而致使急诊速度过慢,不能及时分流就诊、是专科入院程序相对繁琐复杂。根据急诊患者滞留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急诊患者的滞留,主要是优化急诊程序,、优化急诊的人力资源分配,适当的增加医护人员的值班人员和运转人员,制定科学、标准的服务流程,建立绿色的急诊的通道,后还应加强急诊滞留的预警机制。在措施实施后,比较急诊滞留时间和急诊患者对急诊的满意度。结果:在措施实施之后,急诊患者的滞留时间经统计为24.2分钟,比原来的急诊滞留时间的40分钟缩短了15.8分钟;患者对急诊滞留时间的满意度为94.2%,比原来的87.7有所提高。结论:因此,在对急诊患者的流程等方面进行改造之后,有效的解决了急诊患者滞留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急诊时间的满意度。
作者:任巧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医学技术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意识观念不断发展转变,实际治疗过程中更加关注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我权益的维护,这就使得护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民拎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究其原因,则是由于护理工作人员及时操作上的不规范造成的,在加上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实际护理需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更加注重护理方式的科学性,提升实际的护理工作效率。本文对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应用对策作了分析,为提升剖宫产护理工作效率打下了基础。
作者:张丽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13阿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按1∶1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10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0.9mg/kg)静脉溶栓,联合治疗组在溶栓后,给予静滴尤瑞克林(0.15 PNA U/d),持续7天,治疗中禁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前、溶栓后第7天,随诊90天,采用用美国国立卫生神功能缺损评分(NHI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7天和90天的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2.389,2.698;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0.830,2.679,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脑梗死后的生活质量,并且,是安全的。
作者:郭莞莹;舒可;罗晓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