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

李燕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胃溃疡,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胃溃疡的患者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病人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的 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溃疡采取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80例剖腹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对80例剖腹产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研究和探讨其临床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5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我在云大医院产科进修,随机抽选在云大医院产科进行剖腹产并出现术中出血的产妇80例,针对出血情况进行临床止血治疗,对她们的出血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临床统计显示,80例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28例(35.0%),胎盘因素18例(22.50%),凝血障碍14例(17.50%),子宫肌瘤11例(13.75%),切口撕裂9例(1.25%)。经过临床治疗,8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其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结论:剖腹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凝血障碍等。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在剖腹产手术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于更好的避免和减少术中出血现象,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申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时机、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病例。结果:恢复良好37例,占49.3%,生活自理15例,占20%,生活自理困难10例,占13.3%,卧床靠他人护理5例,占6.6%,植物生存1例,占1.3%,死亡7例,占9.3%。结论:对不同的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及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能明显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秦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脊柱侧弯患者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应对方式、人口社会学情况、疾病情况)。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院骨科门诊及骨科病房诊断为脊柱侧弯的5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年龄、职业及患者的诊断、既往史、畸形程度、病程是患者产生焦虑状况的相关因素,而应对方式则与焦虑状况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针对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状况,应加强脊柱侧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和社会支持,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赵风娜;彭虹菊;霍丽涛;董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影响其身心健康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影响其身心健康的机制。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癌症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病症的情况下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化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身心健康的临床效果,包括抑郁、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患者在充分了解自身病情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柳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氧气湿化瓶的集中处理

    目的:分析氧气瓶的集中处理方式与优点。方法:统一收取我院临床科室已经使用过的氧气湿化瓶,对其进行集中消毒,先用除垢剂、含氯消毒液浸泡冲洗氧气湿化瓶,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用干燥柜将其干燥。结果:经抽取4月份已消毒并包装好12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36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48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检查菌落合格率。同时在5月至12月集中处理的氧气湿化瓶中,随机抽取12小时后的湿化瓶并进行24次菌落检查,发现合格。结论:集中处理氧气湿化瓶,能有效提升湿化瓶消毒质量,对患者有良好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估

    目的:探讨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有26例抢救成功,而观察组有32例抢救成功。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0%,较对照组的81.3%明显提高( P<0.05)。两组在抢救过程中的输血量分别为:(3050.3±64.6)ml ,(1649.5±26.5)ml。观察组在抢救过程中的输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覃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07年3月至2015年4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时间的先后将本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的来源于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本组患者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实验组患者则来源于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患者的保宫率。

    作者:张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抑郁的调查

    目的: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的抑郁情况和治疗的对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从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产生抑郁的病患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抑郁情况采用生理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干预后,根据干预效果好坏判定干预是否有效。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干预后,患抑郁的病患的人数有所减少,减少到了14人,患抑郁病人所占比率缩短到了17.5%也就是说,有82.5%的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结论:医务人员应该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的抑郁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患者抑郁情况的发生,使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梁江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观察组复发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适合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使用。

    作者:冷玉琳;胡成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分娩的可行性观察

    大多数妇女都把生孩子看着自己一生中的一个生理极限和一个强有力的挑战。至今,医学上,产痛在世界范围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或者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在实际分娩过程中,产痛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院为解除产妇痛苦,有效降低剖宫产产率从2011年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无痛分娩,至今为止共开展无痛分娩1000余例,使年剖宫产率由以往的56%降至现在的48%,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后的一种国产新型酰胺类局麻药。8.94mg/ml甲磺酸罗哌卡因与7.5mg/ml的盐酸罗哌卡因是等摩尔浓度。两者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均相似,用于硬膜外麻醉有相似的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1]。本院分娩镇痛采用目前国内较常用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但为避免高浓度局麻药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我们应用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较其它文献报道的稍低。

    作者:杨权;许小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乐山市儿童龋齿的现状、病因及防治对策

    龋齿是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本文通过对乐山市儿童龋齿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儿童致龋因素,探讨了儿童龋齿的预防对策。

    作者:刘伟;史良俊;盛天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 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我院IC U 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8日至2015年1月7日 IC U 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并对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有G -菌(革兰阴性菌)、真菌、G+菌(革兰阳性菌)。其中 G -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G+菌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G -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其他细菌耐药程度各不一样。真菌感染超过 G+球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均不高。结论:需高度重视IC U 细菌耐药状况,真菌感染比例较高,且耐药率较低。应针对细菌分布及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感染的同时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和蔓延。

    作者:傅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巴斯汀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77%,数据对比差异名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名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科孕妇保健及护理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期的保健和护理状况。方法:对我院产科住院的60例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孕妇的一般情况、保健知识,了解自身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对孕妇进行保健知识宣传后有93.3%的孕妇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是生理上的焦虑和个人卫生及饮食方面的问题。结论:加强对孕妇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护理方面的指导,可提高产科的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张旭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雾霾来袭之科学运动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与健康,通过科学运动增强体质可以有效抵抗“雾霾”。通过分析雾霾的危害指出在雾霾严重时应避免户外活动;建议根据PM2.5指数,选择适宜的户内外结合方式;推广适合大众的室内锻炼方式,控制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增强体质抵御雾霾的实效。

    作者:方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监督协管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是医疗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措施,是卫生监督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发展。由于基层卫生监督协管人员有限,辖区集体单位、学校、小门店多,流动人员多,管理范围、难度较大,如何更好的发挥基层监督协管员的积极性;更好的配合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为打击非法采供血、饮用水、学校卫生等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卫生监督协管在外来务工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和课题。

    作者:单大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采用降糖胶囊与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把所收治的60例 DPN 病患分成参考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参考组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维生素B1与B12分别为100mg 与500μg ,每天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次;而治疗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加通脉降糖胶囊口服治疗,每次3粒,每天3次。两组治疗疗程为2个月,一个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6.66%,而参考组为66.66%,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DPN 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通脉降糖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作者:关庆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层社区疾病管理模式探索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当中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管理模式。方法:选取近年来因慢性心力衰竭入院的患者28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平均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对观察组患者运用针对性的基层社区疾病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回访模式进行管理,将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心理状态以及再次入院治疗的例数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不同的疾病管理模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再次入院治疗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基层社区疾病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再次入院治疗几率。

    作者:艾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探讨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实验组接受抗生素联合期待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对比差异不大,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肺炎、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和治疗方法能够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永芹;李淑红;袁新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