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探讨

王永芹;李淑红;袁新燕

关键词:妊娠晚期, 未足月胎膜早破, 治疗,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实验组接受抗生素联合期待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对比差异不大,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肺炎、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和治疗方法能够改善妊娠结局。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药学职业道德在血站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基层血站在为临床提供充足血液的工作过程中,会有少量药物的应用。基层血站的药物应用需要药学职业道德的规范和指导。药学职业道德作为基层血站工作人员必备的特殊职业道德,在血站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阐述药学职业道德的含义,分析药学职业道德与血站工作之间的关系,明确药学职业道德在血站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探讨其在血站工作中的作用,为药学职业道德在血站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邓克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 CT 在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 T 在活动性菌阴肺结核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接受多层螺旋C T 检查的患者,对患者经多层螺旋CT 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螺旋CT 表现相比,菌阴肺结核组中树芽征、腺泡结节及磨玻璃影等 CT 表现明显多于非结核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菌阴肺结核组中空洞CT 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 对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进行诊断时,可根据CT 表现中树芽征、磨玻璃影及腺泡结节,与肺部的其它病灶形态及分布特点予以结合,可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等,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苏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预防及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预防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市姑苏区两社区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所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各55例,分别设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经统计 P<0.05。结论:给予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汤琦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13阿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按1∶1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10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0.9mg/kg)静脉溶栓,联合治疗组在溶栓后,给予静滴尤瑞克林(0.15 PNA U/d),持续7天,治疗中禁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前、溶栓后第7天,随诊90天,采用用美国国立卫生神功能缺损评分(NHI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7天和90天的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2.389,2.698;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0.830,2.679,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脑梗死后的生活质量,并且,是安全的。

    作者:郭莞莹;舒可;罗晓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中医治疗慢性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慢性头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用芬必得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慢性头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鑫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监督协管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是医疗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措施,是卫生监督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发展。由于基层卫生监督协管人员有限,辖区集体单位、学校、小门店多,流动人员多,管理范围、难度较大,如何更好的发挥基层监督协管员的积极性;更好的配合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为打击非法采供血、饮用水、学校卫生等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卫生监督协管在外来务工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和课题。

    作者:单大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 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我院IC U 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8日至2015年1月7日 IC U 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并对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有G -菌(革兰阴性菌)、真菌、G+菌(革兰阳性菌)。其中 G -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G+菌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G -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其他细菌耐药程度各不一样。真菌感染超过 G+球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均不高。结论:需高度重视IC U 细菌耐药状况,真菌感染比例较高,且耐药率较低。应针对细菌分布及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感染的同时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和蔓延。

    作者:傅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国古代传统医德述略

    中国古代医生以“仁爱”为核心,以传统医德思想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济世活人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医疗实践。成功医疗实践的背后,和中国古代传统医德密切相关,即: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审慎仔细,至意深心;普同一等,全力救治;温文典雅,虚心谦恭。传统医德教育的实施,对改善如今复杂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生个人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隗宁;初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予以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瑞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接诊的胃息肉的63例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临床恢复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并抽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条件相似患者,临床给予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将其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不良事件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术后生活情况。结果:两组胃息肉患者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息肉患者在内镜下接受高频电凝电切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守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采用降糖胶囊与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把所收治的60例 DPN 病患分成参考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参考组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维生素B1与B12分别为100mg 与500μg ,每天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次;而治疗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加通脉降糖胶囊口服治疗,每次3粒,每天3次。两组治疗疗程为2个月,一个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6.66%,而参考组为66.66%,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DPN 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通脉降糖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作者:关庆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施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施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分析。方法:从2010年12月开始到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05例,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317例,在手术室中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人性化的护理,对照组288例,在手术室中只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进而对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发现研究组中患者的对于手术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患者满意程度更高,护理质量也更好,证明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可行的。

    作者:余姗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以及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在寒战发生前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保温、胎儿娩出后心理安慰和控制环境温度等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寒战发生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对两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寒战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寒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寒战的发生率,而且寒战的持续时间也能缩短,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名,随机分成结合组与对照组,每组28名。两组患者在常规检查并给于优质护理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合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并进行心电图测试,综合以上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招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宽胸理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宽胸理肺汤联合三子养亲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价值。方法:将符合 AECOPD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 A 组给予常规西医常规治疗;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宽胸理肺汤;C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疗程为7天。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MRC)以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三组病例治疗前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前后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均优于治疗前(P<0.01或 P<0.05);B、C组治疗后 MRC评分、6MWD、中医症状评分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 C 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张李萍;薛经纬;姚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种机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并评价2种机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64例患者(72颗牙)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64例患者分为 Hero642组(n=32,36颗牙)与protaper组(n=32,36颗牙),对比两组根管预备效果。结果:Hero642组与 Pro‐taper组在不良形态、恰填根管、操作时间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rotaper组组中有3支出现器械折断的情况,Hero642组无器械折断。结论:Pro taper与 Hero642都可以起到理想的根管清理与成型效果,除重度弯曲根管外,宜优先使用前者,对于严重感染根管,宜优先采用 Hero642。

    作者:孔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探讨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实验组接受抗生素联合期待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对比差异不大,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肺炎、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和治疗方法能够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永芹;李淑红;袁新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78例心内科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9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模式对于睡眠质量影响。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护理,采用 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的 PSQI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PSQI积分均显著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心内科患者开展睡眠质量影响研究,干预护理模式使得患者的睡眠情况均有所改善,对于患者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辐射台的效果及其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辐射台的效果,确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使用辐射台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体两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这两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症状的患儿,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这两个方面相比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症状的患儿,采用辐射台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智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观察组复发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适合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使用。

    作者:冷玉琳;胡成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