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疗急性心肌梗塞84例的临床探讨

汪晓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尿激酶天普洛欣, 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尿激酶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使用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剂量为150万单位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剂量为200万单位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所取得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病死率以及副作用发生情况之间的数据对比,经检验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尿激酶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可进行积极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纠正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方法: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坚持科学的、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价值,通过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及重视从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目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糖尿病临床降血糖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整体化的系统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后对患者随访半年,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变发展情况。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82例患者教育前、后掌握知识有显著提高,教育后眼科定期检查依从性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化系统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变恶化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作用突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使之掌握、应用自我保健和防护知识,提高医嘱依从性,定期检查眼底及时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美玲;侯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耳内镜下清理联合制霉素搽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78例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的诊治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耳内镜下清理联合制霉素搽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78例患者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治愈51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87%。结论:耳内镜下清理联合制霉素搽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悠悠;林帆;叶丽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股骨粗隆间 PFNA 内固定的手术护理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PFNA 内固定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股骨粗隆间 PFNA 内固定患者8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成不同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护理)、干预组(围术期护理),护理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病症优良率为95.3%,低于81.4%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股骨粗隆间PFNA内固定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作用突出,可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符明丽;吕燕;李玲莉;臧庆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监督协管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是医疗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措施,是卫生监督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发展。由于基层卫生监督协管人员有限,辖区集体单位、学校、小门店多,流动人员多,管理范围、难度较大,如何更好的发挥基层监督协管员的积极性;更好的配合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为打击非法采供血、饮用水、学校卫生等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卫生监督协管在外来务工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和课题。

    作者:单大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影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本县1650名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情况,统计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流动儿童的五苗覆盖率为66.5%,未接种原因包括监护人员不了解预防政策及知识(72.7%)、儿童有病未种(11.8%)、流动因素(9.3%)、预防接种服务因素(6.2%);影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所在地、有无预防接种证、家庭人均收入、母亲工作性质、出生地、居住时间。结论:影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导致其接种率低,应大力推进免疫规划,加强宣传,提高接种率。

    作者:程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子宫腺肌症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本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痛经改善情况以及子宫体积、血红蛋白和血清CA125的改善情况,并且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痛经症状以及血清CA125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迎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方法:把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29例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29例对照组使用慢性心律口服药物治疗,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66%较对照组的65.52%具备较高治疗效果,且 P<0.05。结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具备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恢复心律不齐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 Meta 分析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相关研究的M eta分析,来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检索2004年-2015年发表的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应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累积样本量1168例(病例组504例/对照组6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经过 M eta回归分析,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的差异可解释全部异质性。经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值差为0.18mm ,95%可信区间[0.12,0.25]。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关系的研究之间无异质性,经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O R值3.51,95%可信区间[2.53,4.86]。纳入的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大致增加0.18mm ,其出现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是对照组的3.51倍。有必要常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

    作者:孙晋达;黄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00例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我院抽取100例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分别进行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各项指标参数,把握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结果: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12例在保留支气管导管过程中发生了低氧血症,其中3例是发生在通气情况下,6例子双腔气管退至气管部位,3例纠正完毕,3例重新辅助纠正,3例发生气管移位情况;观察组50例患者仅有8例发生低钙、低钾现象,无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我院对上述出现情况已经及时进行处理,患者在手术麻醉期结束后被安全送回病房。结论:通过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科学设置参数,保持患者呼吸和通气量,科学检测患者血液含氧量、心率等情况,得出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FNA 和 DHS 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对比 PENA 及DHS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采用PE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以及DHS(动力髋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72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 PENA固定者86例,DHS固定者86例;就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手术效果等各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PE‐NA 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DHS组,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DHS组,组间数据对比,经t检验,结果为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经检验,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ENA 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DHS 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经检验,PENA 组优良率97.7%显著高于DHS组89.5%,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上,PENA 较之于 DHS 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好,是老年患者理想的手术选择。

    作者:张德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过程中,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方法:选取2012年02月~2014年04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其中男46例,女18例,年龄60-82岁。 ASA 分级I-Ⅲ级,包括慢支炎、肺气肿、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心律失常。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2组在性别、年龄、ASA 分级构成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32例,主要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无麻醉禁忌症);对照组患者32例,主要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无麻醉禁忌症),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结果。结果:经过两组临床麻醉,在患者手术麻醉效果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大,但在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上,以及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髋关节患者置换手术实施过程中,两种麻醉方法起到的效果虽然差异不大,但针对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多种疾病,相对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来说,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的应用更加适合,不仅可以达到手术麻醉效果,还能对患者的生理干扰小,让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障手术的安全实施,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使手术麻醉平稳安全,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巴斯汀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77%,数据对比差异名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名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柳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45例观察组以及45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分数与抑郁自评分数分别为(37.14±5.98)、(37.28±3.90),对照组相应的为(49.11±5.57)、(47.86±3.81),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2.2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理性、健康、乐观的心理机制,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可推广。

    作者:郭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房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产妇120例,均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日常护理中引入风险管理(观察组,n=60)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60)实施成效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产妇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风险因素认知率、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率和护患纠纷率,提高风险事件管控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实施价值。

    作者:邓云秀;杨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种消毒剂对乙肝病毒消毒效果实验研究

    现阶段,在消化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当中,胃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诊疗方式,并且已经成为治疗胃肠道和胰胆管道病症微创治疗的可靠手段之一。然而,在胃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所带来的消毒措施和感染等问题也被越来越重视,对胃镜及其附件进行消毒和灭菌是防止病原体出现交叉感染的关键。为此,本文对三种消毒剂对乙肝病毒的消毒效果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尿激酶胸腔内灌注治疗亚急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胸腔积液是胸外科和呼吸科常见疾病,常见病因有结核、炎症、低蛋白血症、外伤或术后胸腔积液等[1]。若积液未及时引流,容易形成纤维间隔,呈多房、包裹性积液,导致引流困难,部分病人可致胸膜纤维板形成,导致肺不张、呼吸功能不全、胸廓畸形等不良后果[2]。

    作者:胡剑;陈臣;刘迪;刘波;罗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泌乳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建议

    目的:探讨影响泌乳的因素,并提出有关的护理建议,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之间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20对母婴,通过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产妇的哺乳与泌乳情况,科学整理病分析,研究其泌乳不足的原因,研究泌乳产妇的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20例产妇中存在泌乳不足症状者共45例,占37.5%,影响泌乳的因素依次为产妇精神因素、身体因素与缺乏哺乳技巧,经过护理,泌乳不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者43例,占95.6%,成功实现了母乳喂养。结论:产妇先天条件与精神状态等均会影响其泌乳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崔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技术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技术对于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9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混合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1h、4h、8h之间的疼痛评分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时间大于8小时之后患者的疼痛均有所缓解两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影响,有利于缓解疼痛给患者提供满意护理服务,值得临床的运用和推广。

    作者:岳庆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