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粗隆间 PFNA 内固定的手术护理

符明丽;吕燕;李玲莉;臧庆巧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PFNA 内固定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股骨粗隆间 PFNA 内固定患者8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成不同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护理)、干预组(围术期护理),护理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病症优良率为95.3%,低于81.4%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股骨粗隆间PFNA内固定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作用突出,可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学习。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34例低龄产妇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勐腊县低龄产妇现状,探索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14年~2015年分娩登记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及低龄产妇产后护理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2014年~2015年共有产妇855人,20岁以下低龄产妇134人,占15.67%,其中农村低龄产妇121人,占90.3%。城市低龄产妇13人,占9.7%。少数民族低龄产妇107人,占79.85%,汉族低龄产妇27人,占20.15%。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低龄产妇85人,占63.43%,初中文化程度低龄产妇49人,占36.57%。18岁以下未成年产妇53人,占低龄产妇的39.55%,其中农村未成年产妇是48人,占农村低龄产妇的39.67%。城市5人,占城市低龄产妇的38.46%,少数民族未成年产妇是47人,占少数民族低龄产妇的43.93%,汉族未成年产妇是6人,占汉族低龄产妇的22.2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未成年产妇是39人,占小学文化程度低龄产妇的45.88%,初中文化程度未成年产妇是14人,占初中文化程度低龄产妇的28.57%。结论:勐腊县低龄产妇占有一定比例,而未成年产妇又占低龄产妇很大比例,低龄产妇或未成年产妇以少数民族、居住农村、小学文化层次居多,在产后护理上存在着语言、文化程度及交流沟通障碍,应广泛培养及广招少数民族护理人员,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降低低龄产妇尤其是18岁以下未成年产妇的发生,以降低高危孕妇及新生儿低体重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风险,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蔡明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磨牙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选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228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选用氢氧化钙糊剂)与观察组(选用进口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分别为11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得出观察组中总有效率96.49%高于对照组83.33%;因此,给予患者使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选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获得很好的疗效,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庞雪晶;左智慧;李素君;黄广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卫生院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基层卫生院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因右下腹部疼痛入院的96例疑似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入院超声诊断报告和出院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其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单纯性阑尾炎58例,化脓性阑尾炎29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超声诊断的结果:单纯性阑尾炎诊断正确55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4.83%;化脓性阑尾炎诊断正确27例,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3.10%;坏疽性阑尾炎诊断正确9例,无漏诊,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其漏诊率低,快速简便、无痛苦、并经济有效,有助于各种病理分型,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能够为基层卫生院带来便捷和发展,值得在基层卫生院广泛使用。

    作者:赵家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全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该组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回顾分析2014年2月前在我院接受治疗,仅给予常规护理的4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恶化率为7.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9%,住院时间为(6.2±0.8)d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9.5±1.1)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玉玲;侯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单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目的:以医院的 HIS 信息系统为平台,在护理病历中设计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单模板应用临床,规范护士对疼痛的观察与记录,为临床开展疼痛管理工作打好基础。方法:设计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单模板,并对227例住院疼痛患者进行监测,规范记录。结果:疼痛电子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运用信息的技术自动生成的表格,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护士疼痛专科文书的规范化,信息化。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电子表格式护理单,疼痛管理简单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应建立在护士规范化的培训基础上,患者才能得到有效的疼痛治疗专科护理。

    作者:彭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低钙透析对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目的:对低钙透析对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钙浓度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1.25mmol/L(观察组),一组为1.75mmol/L(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透析前后的血钙、血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钙、血磷浓度明显升高,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钙、血磷浓度则明显降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钙透析会使患者的血钙、血磷下降,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上升。

    作者:邱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侯马市10480例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和掌握侯马市农村妇女宫颈癌患病情况,促进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妇女因宫颈癌引起的死亡,并为制定全市妇女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的要求,我们于2012年9月-2015年11月对全市10480例35-65岁已婚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艳;郝春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心理护理,比较其心理焦虑与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与焦虑心理,评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程度均得到改善,占100%,高于对照组(分别占82.0%和86.0%),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其心理焦虑与抑郁程度,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永会;张雪;胡美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病案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在病案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个科室,对比质量控制前及质量控制后病案管理工作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病案管理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可将病案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甲级病案率不断上升,乙级病案率有所下降,丙级病案有效杜绝。结论:在病案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能将病案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郭红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 管引流术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其中一期胆总管缝合30例为缝合组与 T 管引流32例为引流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缝合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胆汁漏、胆管狭窄、胆管残余结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茂兴;吴一杰;潘耀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接收的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5例,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28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寿胎丸加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6.42%、80.0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肖海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估

    目的:探讨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有26例抢救成功,而观察组有32例抢救成功。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0%,较对照组的81.3%明显提高( P<0.05)。两组在抢救过程中的输血量分别为:(3050.3±64.6)ml ,(1649.5±26.5)ml。观察组在抢救过程中的输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后出血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覃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成人急性偏瘫运动功能研究

    目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成人急性偏瘫症状,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减少患者所遭受病痛。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内所收治主要由脑卒中所引起的急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54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针对实验组开展药物治疗基础上,伴以早期康复治疗;对于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之后,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康复状况为判定标准,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实验组缺损评分较低、康复情况更好。结论:由脑卒中所引发的偏瘫极为不容易治愈,并且容易引发肢体功能性运动障碍。经试验可发现,早期康复对该患者拥有较好疗效,使用时间越早,越能够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起到有益作用。

    作者:曹林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四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四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CSP患者3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 A组(n=8,采用药物保守治疗),B组(n=7,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C组(n=10,采用腹腔镜手术), D组(n=5采用直接清宫术),比较四组治疗效果。结果:四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血β-HCG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保守治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直接清宫术、剖腹或经阴式手术病灶清除术治疗 CSP各有优势和缺陷,临床应权衡利弊慎重选择,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李永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急诊辩治胸痹的临床观察

    中医急诊辨治胸痹要准确把握病因病机做到辩证施治,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更磊;王清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于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因此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的管理研究,探讨职业卫生管理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先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的内容以及方法做了简要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作者:陈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成立科室护士长护理管理

    安全与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医院护理安全与质量与科室护理管理息息相关,在医院管理中,护理管理地位极其重要。护士长是护理管理中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护士长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整个医院工作的开展,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以适应新时期医院管理、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变化是护士长面临的挑战。新成立科室,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在带来很多机遇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大的挑战,新成立科室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因此本篇就新成立科室护理管理体会与大家做个分享。

    作者:刘灵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辅助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手术前后的疼痛采用视觉性模拟分级法(VAS)进行评分。结果:为期8-12个月的随访,手术24h后,平均 VAS评分为(2.52±0.76),对比手术之前的(8.27±2.3)呈现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未发生骨水泥的毒性反应;术后12个月后,平均 VAS 评分为(2.03±0.4),未发生疼痛复发状况。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弘炯;杨绍文;朱学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 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我院IC U 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8日至2015年1月7日 IC U 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并对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有G -菌(革兰阴性菌)、真菌、G+菌(革兰阳性菌)。其中 G -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G+菌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G -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其他细菌耐药程度各不一样。真菌感染超过 G+球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均不高。结论:需高度重视IC U 细菌耐药状况,真菌感染比例较高,且耐药率较低。应针对细菌分布及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感染的同时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和蔓延。

    作者:傅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以及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在寒战发生前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保温、胎儿娩出后心理安慰和控制环境温度等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寒战发生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对两组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寒战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寒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寒战的原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寒战的发生率,而且寒战的持续时间也能缩短,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