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中医科的实施方法与护理体会

朱怀丽

关键词:优质护理, 中医科, 应用效果,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中医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120例入院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镜室控制医院感染流程优化管理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管理在控制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对消化内镜室采用常规管理,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消化内镜室采用流程优化管理,比较流程优化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流程优化管理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0.4%,较流程优化管理前的4.1%显著降低(P<0.05)。结论:流程优化管理可显著降低消化内镜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王莲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伤卧床便秘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对骨伤卧床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骨科卧床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优化排便环境、排便训练、尽早康复训练、按摩护理、合理使用药物、人工掏便等。结果:90例患者经饮食干预、心理护理、穴位按摩、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后,60例患者3d内便秘症状消失,占比66.67%,剩余20例患者于7d内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加强临床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康复训练、饮食指导、穴位按摩、用药干预等措施,可避免患者便秘的发生。

    作者:俞铃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45例观察组以及45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分数与抑郁自评分数分别为(37.14±5.98)、(37.28±3.90),对照组相应的为(49.11±5.57)、(47.86±3.81),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2.2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理性、健康、乐观的心理机制,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可推广。

    作者:郭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FNA 和 DHS 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对比 PENA 及DHS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采用PE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以及DHS(动力髋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72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 PENA固定者86例,DHS固定者86例;就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手术效果等各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PE‐NA 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DHS组,且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DHS组,组间数据对比,经t检验,结果为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经检验,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ENA 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DHS 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经检验,PENA 组优良率97.7%显著高于DHS组89.5%,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上,PENA 较之于 DHS 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好,是老年患者理想的手术选择。

    作者:张德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剂量利尿剂在伴有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观察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伴有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心内科顽固性心衰患者32例,所有患者已合理给予洋地黄、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纠正病因诱因,吸氧治疗无效、心功能Ⅲ-Ⅳ级的顽固性心衰患者,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呋塞米,以10-40mg/h持续静脉泵入,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1500ml ,治疗前后分别评价心功能、胸片、心率、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伴有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后 HR、心胸比率、LVS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LVEF、6min步行试验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增加(P<0.05),因治疗时间较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可显著改善伴有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而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耀辉;魏家琳;郑伟维;刘培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西医治疗痛风主要是秋水仙碱急性期止痛,别嘌呤醇抑制尿酸生成,苯溴马隆等促进尿酸排泄,以及糖皮质激素等。但由于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临床疗效的关系,临床上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手段多种多样,临床疗效显著。目前主要由针刺疗法、刺血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穴位注射、灸法、特殊针刺及针刀疗法等,笔者将逐一论述。

    作者:徐强;许能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小切口切除术作用下,注重加强关于阑尾炎患者累计58例科学有效临床研究。方法:从2013年2月-2015年2月时间范围内,于我院选择接受手术患者累计116例,同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对其累计分为两组。其中,对于治疗组累计58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以小切口切除术着手。而关于对照组累计58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以传统术式着手。然后进行临床疗效方面比较。结果:通过临床评价方面有关对比,关于术后恢复时间方面,以及患者切口大小,两组差异明显(P<0.05);同时,关于术后感染率方面,患者疤痕遗留率方面,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小切口切除术作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术后感染方面,可以得到充分降低;患者疤痕遗留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后,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恢复,患者痛苦方面,也能得到有效降低。基于此,非常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卫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一次性根充法和分次根充法用于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急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应用一次性根充法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分次跟充法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中,一次性根充法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具备着较强的难度,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比较多的,这些安全隐患只有得到全面有效地控制和解决,才能够提升护理的效果和水平,本文就主要结合本院近年来,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控制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郭占聪;武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种教学方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联合应用及效果评析

    目的:评析多种教学方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联合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室实习的9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将9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实验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观察两组手术室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评分、护理意外发生率及手术室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实习生护理意外发生率(28.89%)明显高于实验组(11.11%),且两组的考核成绩评分及手术室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联合应用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护理质量及专业知识掌握度。

    作者:李阳;何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中心小学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疫情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某中小学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沾益县某中心小学自2007年4月至2007年5月间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分析总结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为日后的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自2007年4月至2007年5月间某中心小学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136例(罹患率为37.78%),各班均有病例,各年级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四年级患者率高达62.26%(病例数33例),学前班患病人数少,仅出现1例病例,罹患率1.85%;发现水痘病例110例,全校罹患率为30.56%,各班均有病例,各年级罹患率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由于早期病人管理不严,隔离不及时,患者治疗不彻底,导致疫情蔓延。为了控制腮腺炎、水痘流行,必须规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流行季节的学校监制度,大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及教师的防病意识。

    作者:李加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10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口腔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影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本县1650名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情况,统计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流动儿童的五苗覆盖率为66.5%,未接种原因包括监护人员不了解预防政策及知识(72.7%)、儿童有病未种(11.8%)、流动因素(9.3%)、预防接种服务因素(6.2%);影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所在地、有无预防接种证、家庭人均收入、母亲工作性质、出生地、居住时间。结论:影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导致其接种率低,应大力推进免疫规划,加强宣传,提高接种率。

    作者:程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例托拉噻米与多巴胺联合应用发生药液变色的护理体会

    托拉噻米:是长效吡啶磺酰脲类强效袢利尿剂。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通过利尿和排钠,减轻血管内外过多的液体,降低心室壁压力,提高泵功能。其作用于亨利氏髓袢升支粗段,抑制 Na+、K +、2Cl+载体系统,使尿中 Na+、K+、Cl -和水的排泄增加。但对肾小球的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或体内酸碱平衡无显著影响。适用于需要迅速利尿或不能口服利尿剂的充血性心率衰竭、肝硬化腹水、肾脏疾病所致的水肿患者。多巴胺:是具有拟交感活性的正性肌力药物,能刺激心脏的β1肾上腺受体,激活腺苷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促进 Ca2+进入心肌细胞膜,选择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改善心功能。小剂量多巴胺激动多巴胺受体,选择性地扩张肾血管床,改善肾灌注,引起尿量增加。二者在心内科为常见药,在临床联合应用中,发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将个案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铁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与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状况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基础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差异系,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关于高血压正常值、高血压并发症、控制食盐用量、合理膳食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以后,除高血压正常值与控制食盐用量相关知识两组患者知晓率相近外,其他知识如高血压并发症、合理膳食、戒烟、戒酒、心理、情绪调节、适当体育运动、规律服药、监测血压变化等实验组患者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相差无几( 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例数70例,血压控制一般例数28例,血压控制较差例数12例,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例数32例,血压控制一般例数33例,血压控制较差例数35例。除血压控制一般例数相差很小,其他指标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动力学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状况,是一种在你临床上广泛推广的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王茀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对照组患儿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哮喘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小儿哮喘护理中,能够帮助患儿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黎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病人护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病人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接收的6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经护理后的SAS评分(焦虑评分)以(43.5±5.2)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2.0±5.0)分;疼痛发生率以2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 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病人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

    作者:徐加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喂养方式对八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对八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八月龄婴儿贫血、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2月出生,出生体重大于等于2500克小于4000克,且按时建档接受系统管理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三种喂养方式中四个月内母乳喂养对贫血、体重超重和肥胖婴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宣传科学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并合理适时添加辅食,从而进一步降低八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母乳喂养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低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

    作者:张亚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辐射台的效果及其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辐射台的效果,确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使用辐射台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体两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这两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症状的患儿,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这两个方面相比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症状的患儿,采用辐射台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智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低危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低危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0例大体病理与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相比,其结果显示,大体病理与术前穿刺病理 Gleason评分均在≤6分的患者36例(60.0%),较术前穿刺病理升级者有24例(40.0%),其中4+3分有7例(11.67%),3+4分有13例(21.67%),8分的有2例(3.33%),9分的有2例(3.33%)。在穿刺前PAS以及前列腺体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进入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小是前列腺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不同前列腺体积分层对术后病理升级危险因素显示,较小体积组及中等体积组的前列腺是较大体积前列腺肿瘤患者发生病理升级的3.70倍及2.20倍。结论:较小体积的前列腺是前列腺癌性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的治疗中应给与高度重视。

    作者:袁定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