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松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5例,10 mg/次,1次/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各25例,10 mg/次,1次/d),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C、TG、LDL -C、HDL -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24/25)与84.0%(2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12,P<0.05)。治疗前两组 TC、TG、LDL -C、HDL -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 -C、HDL -C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TC、TG、LDL -C、HDL -C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比阿托伐他汀,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及较好的调脂效果,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和指导效果。方法:从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这一年中我院收治的小儿危重患儿之间选取100例,将其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患儿,研究组采用小儿护理评分法对50例患儿进行小儿护理的干预和指导,参照组的50例儿童使用常规的小儿危重病护理方法,将两组的临床小儿危重病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按照我国评分法的各个分数段进行评分发现,F≤70评分数的患儿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F≥90评分数的患儿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人数较低( P<0.05)。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为98%,参照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为76%,两组对比,研究组护理效果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下,使得护理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也使临床护理水平和质量得到很大的加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实践。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安全与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医院护理安全与质量与科室护理管理息息相关,在医院管理中,护理管理地位极其重要。护士长是护理管理中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护士长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整个医院工作的开展,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以适应新时期医院管理、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变化是护士长面临的挑战。新成立科室,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在带来很多机遇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大的挑战,新成立科室给护理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因此本篇就新成立科室护理管理体会与大家做个分享。
作者:刘灵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为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7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防治体会。结果:117例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为:复发1例,阴囊血肿2例,膀胱损伤1例,医源性隐睾1例,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结论:分析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降低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国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方法:把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29例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29例对照组使用慢性心律口服药物治疗,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66%较对照组的65.52%具备较高治疗效果,且 P<0.05。结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具备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恢复心律不齐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术后患者家庭护理,为患者及长期陪护者提供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通过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行膀胱穿刺造瘘术38例患者及长期陪护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技术指导。结果:38例患者及长期陪护者通过学到的健康教育知识和家庭自我护理技术,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正确有效的健康知识宣教及家庭护理技术指导是膀胱造瘘术后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巴斯汀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77%,数据对比差异名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名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07年3月至2015年4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时间的先后将本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的来源于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本组患者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实验组患者则来源于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患者的保宫率。
作者:张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肛门手术患者利用术前结肠镜检进行早期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于我院进行早期诊治的100例肛门手术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结肠镜检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出现漏诊的患者有18例,漏诊率为18%;便血、痔疮类型以及年龄是影响直肠病变漏诊的主要因素。结论:结肠镜检用于肛门手术患者早期诊治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期选择40例作为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统计学比较。结果: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5.00%,无效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77.50%,无效率22.50%)( P<0.05);出血停止时间、症状体征评分、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显著,症状缓解迅速,值得选择。
作者:蒙建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45例观察组以及45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分数与抑郁自评分数分别为(37.14±5.98)、(37.28±3.90),对照组相应的为(49.11±5.57)、(47.86±3.81),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2.2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理性、健康、乐观的心理机制,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可推广。
作者:郭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用药咨询服务属于基层卫生院组织开展临床药学的重要形式,努力开展好用药咨询服务对于开展临床药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层卫生院可选择把用药咨询服务融入到药剂科调剂工作中来,现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就基层卫生院做好用药咨询服务的必要性以及怎样开展好此项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安红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是医疗卫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措施,是卫生监督工作的延伸和深化发展。由于基层卫生监督协管人员有限,辖区集体单位、学校、小门店多,流动人员多,管理范围、难度较大,如何更好的发挥基层监督协管员的积极性;更好的配合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为打击非法采供血、饮用水、学校卫生等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卫生监督协管在外来务工人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和课题。
作者:单大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是特殊群体,儿童表现直率,对社会还没有很高的认识,并且不善于将自己表达出去,儿童的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护理,在现实的护理中,儿科的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一方面直接扮演者儿童的护理人员,另外一个方面扮演着儿童的代言人,还扮演着儿童的教育者,所以,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病案管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个科室,对比质量控制前及质量控制后病案管理工作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病案管理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可将病案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甲级病案率不断上升,乙级病案率有所下降,丙级病案有效杜绝。结论:在病案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能将病案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郭红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价值,通过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及重视从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目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糖尿病临床降血糖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整体化的系统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后对患者随访半年,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变发展情况。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82例患者教育前、后掌握知识有显著提高,教育后眼科定期检查依从性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化系统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变恶化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作用突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使之掌握、应用自我保健和防护知识,提高医嘱依从性,定期检查眼底及时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美玲;侯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营养知识普及在儿童保健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存在营养问题患儿中随机选取100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家属不实施保健知识教育及营养知识普及,观察组患者实施保健知识教育及营养知识普及,对比两组患儿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问题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营养知识普及在儿童保健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营养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周咏梅;张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高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的诊治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耳内镜下清理联合制霉素搽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78例患者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治愈51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87%。结论:耳内镜下清理联合制霉素搽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悠悠;林帆;叶丽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观察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伴有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心内科顽固性心衰患者32例,所有患者已合理给予洋地黄、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纠正病因诱因,吸氧治疗无效、心功能Ⅲ-Ⅳ级的顽固性心衰患者,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呋塞米,以10-40mg/h持续静脉泵入,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1500ml ,治疗前后分别评价心功能、胸片、心率、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伴有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后 HR、心胸比率、LVS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LVEF、6min步行试验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增加(P<0.05),因治疗时间较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可显著改善伴有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而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耀辉;魏家琳;郑伟维;刘培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和护理干预对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性。方法:对2010年0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75例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社会因素分析病予以对症护理,总结护理和社会因素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情况。结果:年龄高(>50岁),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低,未婚以及家庭关系不和睦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而与住院的时间长短无明显的关系;在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和 FACT -G评分方面,干预前后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文化差异、家庭社会环境等是影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而护理干预则有助于缓解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汪静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