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荣慧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 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ICU 护理管理中,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ICU 科室的常规管理模式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我院IC U 科室的60例患者,作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下IC U 护理组。之后便对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患者服务,并对其进行满意度调查,进行不同护理方式的综合质量评比。结果:IC U 护理管理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质量为(94.37±3.15)分,明显要高于常规组的(90.82±3.06)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采用的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 护理管理,其患者的满意率达96.0%,明显的高于常规组90.0%,两组之间的比较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 IC U 护理管理确实能显著提升我院的护理质量,由此可见,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 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可以广泛开展。
作者:崔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7月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分别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 组和B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26±1.04)d,(4.11±0.87)d ;B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2h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及安全性接近,但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梦妮;廖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抽吸导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抽吸导管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积分、血流分级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栓积分、血流分级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B型利钠肽在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治疗的200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且均匀的分成两组,即并发组以及无并发组,然后在选取100名体检健康人员的信息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并发组血清中的CRP以及B型利钠肽的数值要明显的高于另两组,且两组数值之间的变化正相关。结论:B型利钠肽检测对具有并发症的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航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成人急性偏瘫症状,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减少患者所遭受病痛。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内所收治主要由脑卒中所引起的急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54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针对实验组开展药物治疗基础上,伴以早期康复治疗;对于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之后,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康复状况为判定标准,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实验组缺损评分较低、康复情况更好。结论:由脑卒中所引发的偏瘫极为不容易治愈,并且容易引发肢体功能性运动障碍。经试验可发现,早期康复对该患者拥有较好疗效,使用时间越早,越能够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起到有益作用。
作者:曹林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崔海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和护理干预对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性。方法:对2010年0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75例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社会因素分析病予以对症护理,总结护理和社会因素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情况。结果:年龄高(>50岁),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低,未婚以及家庭关系不和睦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而与住院的时间长短无明显的关系;在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和 FACT -G评分方面,干预前后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文化差异、家庭社会环境等是影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而护理干预则有助于缓解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汪静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验证根尖周囊肿经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破坏囊肿上皮衬里、囊腔引流减压、根管治疗、Vitapex 超填治疗根尖周囊肿。结果:复查2年以上的共46例,有效40例(87.0%);失败6例(13.0%)。结论:保守治疗可以治愈根尖周囊肿。
作者:徐流亮;徐笑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再次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时,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相比,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Ⅱ度、Ⅲ度直肠前突患者30例,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同时记录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自动痔疮套扎手术的治疗,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8±2.13)min ,术后VAS平均评分为(3±1.24)分;患者治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行对症治疗以后,都明显好转,没有发生死亡。结论: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手术来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患者,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可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字再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慢性头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用芬必得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慢性头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鑫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护理对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65%),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 HBV -DNA 的转阴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护能增强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起协同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莫艳春;曽润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地减轻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且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马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幼儿园儿童的体检结果,了解其健康和发育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保健措施。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12月之间对我市幼儿园儿童实施身体检查,随机抽取2000例,回顾性分析其体检结果,统计常见病的发病率。结果:有肥胖问题的儿童占3.4%,低体重儿童占6.0%;视力异常检出率为20.1%,6岁儿童检出率为42.9%,高于4岁(6.3%)和5岁(5.7%)的儿童,P<0.05;龋齿发病率为23.25%,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各年龄段的检查率有显著差异,P<0.05;贫血发病率为2.05%,其中2、3岁幼儿的贫血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4%和5.1%。结论:家长、幼儿园和医院应相互沟通,推进幼儿保健工作,重点管理营养不良或肥胖儿童,积极预防、纠正龋齿、贫血和视力异常问题。
作者:程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接诊的胃息肉的63例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临床恢复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并抽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条件相似患者,临床给予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将其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不良事件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术后生活情况。结果:两组胃息肉患者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息肉患者在内镜下接受高频电凝电切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守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IC U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IC U 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舒适护理之后,其ICU 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睡眠质量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IC U 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护理过程中使患者感受到更舒适的护理。
作者:毛文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塑胶跑道是现阶段体育环境中常见的全天候跑道形式,具有弹性好、强度高以及耐磨防滑等特点,这种跑道形式被教育界的教育人员广泛推崇。但是,在近几年塑胶跑道设计及发展的过程中,其质量问题对学生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文章对塑胶跑道的技术及对塑胶跑道相关材料人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度塑胶跑道安全施工的重视,有效避免塑胶跑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作者:戴彤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预防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市姑苏区两社区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所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各55例,分别设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经统计 P<0.05。结论:给予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汤琦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薏苡仁汤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7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8例)和实验组(39例),观察常规西药和薏苡仁汤的治疗效果并比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58.97% VS 26.32%],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2.31% VS 71.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关节压痛、肿胀、疼痛指数积分等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仁汤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关节压痛、肿胀、疼痛等症状快速缓解,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全生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为76.7%,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地提高患者护理效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况。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