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不同路径的优点和缺点比较及选择

姜立姿;闫志刚

关键词:静脉输液, 不同路径, 静脉给药, 护理人员, 医疗, 穿刺工具, 现报告如下, 合理选择, 劳动强度, 科学水平, 护理操作, 穿刺次数, 并发症, 水面, 临床, 患者
摘要:静脉给药作为常用、直接、有效的护理医疗手段。合理选择静脉穿刺工具,不但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更减轻了护理人员劳动强度;随着护理医疗科学水平的发展,静脉给药不同的路径优势和劣势日出水面。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根据不同医疗的需要,选择不同路径现报告如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三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7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加服奥拉西坦。对比两组患者MMSE评分以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文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中心小学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疫情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某中小学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沾益县某中心小学自2007年4月至2007年5月间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分析总结水痘和腮腺炎同时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为日后的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自2007年4月至2007年5月间某中心小学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136例(罹患率为37.78%),各班均有病例,各年级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四年级患者率高达62.26%(病例数33例),学前班患病人数少,仅出现1例病例,罹患率1.85%;发现水痘病例110例,全校罹患率为30.56%,各班均有病例,各年级罹患率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由于早期病人管理不严,隔离不及时,患者治疗不彻底,导致疫情蔓延。为了控制腮腺炎、水痘流行,必须规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流行季节的学校监制度,大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家长及教师的防病意识。

    作者:李加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及法规要求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是一项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管理活动,贯穿在全部的医疗器械的寿命过程中,其管理程序标准化,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法规是对风险管理进行的一个重要指南。本文对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相关的法规进行简要的介绍等。

    作者:魏学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论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效果

    目的: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Ⅱ度、Ⅲ度直肠前突患者30例,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同时记录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Ⅱ度、Ⅲ度直肠前突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自动痔疮套扎手术的治疗,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8±2.13)min ,术后VAS平均评分为(3±1.24)分;患者治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行对症治疗以后,都明显好转,没有发生死亡。结论: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手术来治疗Ⅱ度、Ⅲ度直肠前突患者,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可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字再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氧气湿化瓶的集中处理

    目的:分析氧气瓶的集中处理方式与优点。方法:统一收取我院临床科室已经使用过的氧气湿化瓶,对其进行集中消毒,先用除垢剂、含氯消毒液浸泡冲洗氧气湿化瓶,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用干燥柜将其干燥。结果:经抽取4月份已消毒并包装好12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36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48小时氧气湿化瓶12次,检查菌落合格率。同时在5月至12月集中处理的氧气湿化瓶中,随机抽取12小时后的湿化瓶并进行24次菌落检查,发现合格。结论:集中处理氧气湿化瓶,能有效提升湿化瓶消毒质量,对患者有良好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效果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行腹腔镜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4年6月收治胆囊结石患者60例作为对象,按治疗意愿分成不同组: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腹腔镜手术),临床术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者1例,占比3.3%,和20.0%的对照组相比较高,有区别,P<0.05;且研究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少于对照组,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疗法作用突出,可缩短手术时间,预防并发症,增强总体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陈历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混合痔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个人年龄增长,痔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内痔,外痔不断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自动痔套扎术疗效明显,患者痛苦小,医疗费用低,易被广大农村,贫困地区所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富巧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创新基层医院党建工作之我见

    新形势、新任务使医院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使医院党建工作面对诸多新挑战。如何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把医院党建工作做的更加出色,从而凝心聚力、振奋精神,不断推动医院目标任务的完成,使医院整体建设迈上一个更高的水平。本文结合医院特点,从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创新宣传载体、创新机制效能、创新方法落实等四个方面作了探讨。以使基层医院党务工作者用新的观念、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作者: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纠正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方法:查阅大量参考文献。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坚持科学的、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调肝解郁和胃法治疗痛经1例

    陈某某,女,23岁,2010年12月14日初诊。经期腹痛已二年,每次行经前烦躁不安,头两侧胀痛,胸膈及脊背胀闷不舒;经来腹痛难忍,呕吐腹泻;经期眼睑浮肿,腰酸痛。平时胸胁胀满,噫气,不欲饮食。末次月经2010年12月7日,色黑有块,五天净。脉象沉弦而涩,舌质淡红,苔薄白。

    作者:王小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疗效。方法:把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29例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29例对照组使用慢性心律口服药物治疗,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66%较对照组的65.52%具备较高治疗效果,且 P<0.05。结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具备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恢复心律不齐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ICU 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我院IC U 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8日至2015年1月7日 IC U 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并对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有G -菌(革兰阴性菌)、真菌、G+菌(革兰阳性菌)。其中 G -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G+菌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G -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其他细菌耐药程度各不一样。真菌感染超过 G+球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均不高。结论:需高度重视IC U 细菌耐药状况,真菌感染比例较高,且耐药率较低。应针对细菌分布及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感染的同时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和蔓延。

    作者:傅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肠造口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肠造口术后护理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分类。结果:进一步明确肠造口分类以及术后护理。结论:通过明确肠造口分类,可以更好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措施,取得更加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颖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阑尾残株炎(附1例报道及21例临床资料分析)

    本文从1例阑尾残株炎报道及21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出该病的发生主要原因系阑尾切除时残端遗留过长,残留部分再次发炎。提出对阑尾根部的识别及残端的正确处理之重要性,术前误诊率高,正确诊断率仅为14.3%,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本病的认识,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手术。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抗生素专项整治对我院临床用药的影响

    目的:分析“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我院临床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我院在全院范围内容开展“抗生素专项整治”,本文中将以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2013年1月(整治前)至2015年12月(整治后)期间门诊、住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DDD)以及药敏试验送检率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抗生素专项整治工作对抗生素使用的影响。结果:整治后,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DDD、Ⅰ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以及药敏试验送检率均达到相关要求标准。结论:通过开展“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能够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

    作者:屠志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伤卧床便秘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对骨伤卧床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骨科卧床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优化排便环境、排便训练、尽早康复训练、按摩护理、合理使用药物、人工掏便等。结果:90例患者经饮食干预、心理护理、穴位按摩、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后,60例患者3d内便秘症状消失,占比66.67%,剩余20例患者于7d内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加强临床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康复训练、饮食指导、穴位按摩、用药干预等措施,可避免患者便秘的发生。

    作者:俞铃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种教学方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联合应用及效果评析

    目的:评析多种教学方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联合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室实习的9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将9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实验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观察两组手术室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评分、护理意外发生率及手术室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实习生护理意外发生率(28.89%)明显高于实验组(11.11%),且两组的考核成绩评分及手术室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联合应用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护理质量及专业知识掌握度。

    作者:李阳;何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0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51,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1,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疝复发率。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疝复发率3.9%显著低于对照组疝复发率23.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抽吸导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抽吸导管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积分、血流分级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栓积分、血流分级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88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护理后尿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健康信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结论:对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健康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增强盆底肌功能训练的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丁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