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飞;陈育群;任婷;黄政德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多次脑卒中后或慢性脑血管疾病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致使大脑皮层高级功能退化或丧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老年人是VaD的高发群体,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全国大约有2亿老年人[1],其VaD患病率为0.9%,且逐年上升[2].中医学对VaD的研究多从肝、肾、心等脏腑入手,以肾精及髓海亏虚为首要病机,论治时亦以滋补肝肾、填精补髓、化痰开窍为要.随着对该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逐步有学者提出从阳虚和血瘀论治,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苟尧;梁新梅;龚胜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在中风恢复期治疗过程中,改善偏瘫肢体的痉挛状态是临床医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而80%以上的卒中患者在发病3周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肢体痉挛,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伴有疼痛、关节僵硬畸形、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等,严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1].寻找一种行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近年来中医学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优势明显,在改善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东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肾壮骨汤治疗,比较2组骨密度、骨矿含量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密度和骨矿含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有助于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改善.
作者:陈一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汤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CAD)痰瘀互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祛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hs-CRP、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s-CRP、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有较好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hs-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保护血管内皮.
作者:胡黎文;李思晴;胡雪松;杨德钱;赵凤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皮屑Ⅰ号洗剂治疗豚鼠皮肤马拉色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只健康白色雄性清洁级豚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只.在豚鼠背部脱毛并连续涂抹马拉色菌1周制作感染模型.治疗组予皮屑Ⅰ号洗剂2mL加清水清洗皮损区,连续2周;对照组仅以清水冲洗治疗第3、7、14天对实验动物进行皮损部位评分和皮屑真菌培养.结果:治疗组治疗第3、7、14天皮损部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皮屑真菌培养阳性率在治疗第1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屑Ⅰ号洗剂治疗豚鼠皮肤马拉色菌感染起效快,效果良好,可进一步申请临床实验治疗.
作者:张郁澜;洪瑞娣;陈煜宇;陈路佳;石英;陈本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左归丸出自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原方以熟地黄为君药,以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胶及龟甲胶为臣药,以菟丝子、川牛膝为佐使药,共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真阴不足、肾精亏虚之证.临床可辨证应用于女性更年期前后诸症、生殖功能异常性疾病、骨科劳损性疾病、内分泌科疾病、常见慢性老年性疾病等.现将近年来左归丸在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唐锦;王晶;戴婷;赵姬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吴深涛教授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用药规律.方法: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门诊系统筛选出吴教授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例(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及方剂175个,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吴教授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中药组方规律及经验.结果:用药频次60次以上的药物为川芎(132次)、夏枯草(121次)、甘草(92次)、香附(92次)、当归(86次)、炒白术(81次)、茯苓(72次)、白芍(67次)、玄参(66次)、柴胡(63次)、鳖甲(60次).设置支持度个数为35,置信度0.95,得出频次69次以上的药对为:夏枯草与川芎(108次)、川芎与香附(82次)、川芎与当归(77次)、夏枯草与香附(75次)、川芎与炒白术(70次)、夏枯草与川芎合香附(69次).结论:吴教授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主要以“活血软坚,疏肝健脾化痰”类药物为主,并可演变出核心组合10个,新处方5个,从而为中医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提供了用药依据.
作者:王兰芬;吴深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内科护理教学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班为观察组(210人),2013级护理本科班为对照组(196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及大四临床实习过程中,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微视频为辅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多媒体授课结合临床带教实习.比较2组学生期末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观察组学生评价微视频辅助传统教学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数学生表示支持微视频辅助传统课堂教学,赞同微视频可以促进重难点知识的内化(94.29%)、提高临床技能(98.10%)、激发学习兴趣(97.14%)、学习主动性(92.86%)和提高学习效率(95.24%).结论:构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内科护理学》微视频教学资源库,是辅助《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的良好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高娟;郭亚茹;蒋谷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肌内效贴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Bell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电针配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单予电针治疗,运用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评价2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的差异性,应用MEB-9200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导脑电记录分析系统记录2组治疗前后瞬目反射及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面神经功能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瞬目反射结果,面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治疗Bell麻痹安全有效,且可增加电针的疗效,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刘敏;张效康;王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糖尿病是以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缺乏而引起血糖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目前对于糖尿病在视觉、神经以及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知之甚少.与血糖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在合并认知损害和痴呆方面存在更高的风险.甚至有研究认为糖尿病可以作为痴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某些降糖药物,比如噻唑烷二酮类和二甲双胍类可减缓痴呆病程的发展,但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其在临床的应用中存在依从和功效上的局限性.已有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对预防和改善糖尿病相关认知损害方面具有潜在积极作用[1].本文旨在讨论糖尿病与认知损害的关系及病理机制,并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相关认知损害及痴呆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媛;刘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下肢静脉性溃疡(Vernous Leg Ulcer,VLU)是下肢静脉疾病晚期的主要和难治的临床表现之一.据统计,我国VLU占下肢静脉疾病新发病率的1.5%[1],具有发病时间长,反复持续发作,久治不愈等特点,不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加重了社会的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如何高效、经济治疗VLU做出了大量的研究.现将中西医对该病的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蕾;张建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介绍尤昭玲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经验.尤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思路创尤氏特色诊法,观形察色,四诊合参,通过基础体温及B超了解患者的卵巢功能,从微观角度调论;临证论治上重脾肾,安心神,分期治疗,药补不忘食补.其首创假定月经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杨宇航;刘文娥;游卉;胡艳红;袁丝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观察偏头痛大鼠炎症因子的表达及电针干预对其的影响,探讨电针在偏头痛中发挥镇痛效应的相关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电刺激右侧三叉神经节制备偏头痛模型,取右侧“风池”“外关”穴进行电针治疗,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结果: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模型组、模型+电针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清TNF-α、IL-1ββ、IL-6浓度,这可能是电针在偏头痛中发挥镇痛效应的相关机制之一.
作者:张慧;何胜东;潘晓燕;张丰正;李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读秀学术搜索(duxiu) 2000 ~ 2017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后,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s),其中对照组为单纯服用西药治疗偏头痛的文献7篇,患者共659例;对照组为单纯服用中药的文献6篇,患者共4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及单纯中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3.47,95% CI(2.15,5.60)].对照组为单纯西药治疗组,漏斗图左右基本对称,提示纳入的文献无显著发表性偏倚;对照组为单纯中药/中成药治疗组,漏斗图左右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研究疗程短,仍需研究方案严谨、多中心、大样本实验数据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罗卫东;王俊力;蔡亚仙;陈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介绍江劲波教授辨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江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肾虚血瘀邪毒,主要病机为肾精亏虚,精亏髓枯;临证将其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3型论治,以补肾填髓为主,辅以化瘀解毒之法治疗,在临床中疗效显著.
作者:胡哲;刘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等数据库2005 ~ 2016年公开发表的与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266例.Meta分析显示:通心络胶囊组改善心绞痛症状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6,95%CI(1.19,1.34),P<0.00001];通心络胶囊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31,95%(1.20,1.42),P<0.00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进一步改善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等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喜庆;李杰;陈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牙龈出血是指牙龈自发性或因轻微刺激而导致的出血现象,临床上常见的诱发因素有牙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引发的牙周组织炎症,凝血机制障碍、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该病属中医学“牙衄”范畴,根据其病因病机主要分为气血亏虚、脾胃湿热、脾气虚弱、肾阴亏损等型.治疗上,西医主要采取局部压迫止血、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抗感染等方法;中医则根据辨证的不同采用口服中药汤剂和中药含漱,但疗效不持久,容易反复发作.
作者:武姿含;李玮儒;陈楚淘;黄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好发于大肠的肿瘤大多与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密切相关,而大肠腺瘤常被视为大肠癌变的信号,尽管前者属于良性肿瘤,发源于上皮细胞,但是在环境的刺激下发生恶变的风险较高,平均癌变率为3%~27%,多数患者常在5 ~15年后发展为恶性肿瘤[1].大肠腺瘤主要发生于结肠区,其中近端结肠和左半结肠为高发区域.患者的首发症状常为无规律、无诱因的腹痛、腹泻,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便秘、里急后重,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便血症状.现笔者将就该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方美花;仝欣;陶智会;于小伟;李敏;李静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临床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尤可教授在冠心痛的治疗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善于运用中药四气五味特性灵活组方,其组方用药方法别具特色,临床取得良好疗效.本拟就尤可教授对中药四气五味的认识,及其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作简要论述.
作者:李慧;侯丹丹;尤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促黄体汤合地屈孕酮辅助治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并接受IVF-ET常规方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IVF-ET术,手术当日予地屈孕酮片辅助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促黄体汤治疗,比较2组在术后第14天的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值、孕酮值及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术后辅助促黄体汤合地屈孕酮治疗可提高体内孕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提升妊娠成功率,临床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佳;匡继林;张翼;朱双全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