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华
目的:主要讨论了输尿管镜与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接受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接受后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95.56%(43/45),对照组患者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71.11%(32/4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效果显著,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高,能降低患者痛苦,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晓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二次胸腔气体分压测定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应用于引流管堵塞气胸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引流管堵塞但肺组织仍未复张的患者,先抽取患者胸腔气体,然后进行两次气体分压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判断患者气胸类型,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结论:二次胸腔气体分压测定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应用于引流管堵塞气胸患者的分析效果良好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病人焦虑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采取细节护理措施,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病人焦虑情绪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做好细节护理能够减轻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侯焕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对其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包括法律知识、护理风险意识育以及职业安全防护等,对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的监控和管理进行健全和完善,使其工作流程得到规范.结果 :对精神科的安全管理进行加强,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排除,使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使护理质量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的有效措施能够对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苏芳;吴昌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于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后250例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方面的治疗、饮食方面的治疗以及活动方面的指导等,对两组患者舒适度以及手术后腹胀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在舒适度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为66.4%,观察组为24%,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对于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并有效减轻腹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孙良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胆囊炎患病率较高,目前西药治疗胆囊炎方法单一,治疗手段和疗效十分有限.回顾了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现状,分析了片仔癀对慢乙肝合并胆囊炎治疗的影响,为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疾病的治疗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
作者:钟蕊;陈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的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282例,对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280例经经皮肾镜取石成功,中转开放2例.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项较为成熟的腔内手术方法,该术式避免了开放手术的大创伤,具有术后病人痛苦少、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熊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23例,病情明显改善的10例,评价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14例,病情明显改善的12例,评价有效率为76.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气喘、啰音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陈光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先后顺序分别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则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在96.67%,护理总满意的有59例(98.33%),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的有55例(91.67%),护理总有效率在90.0%,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在临床护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沈俊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与乙肝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甲胎蛋白(AFP)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36例确诊患者,检测乙肝标志物及AFP,对乙肝标志物的组成模式及AFP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6例PLC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93.64%,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68%,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为常见组成模式,阳性率为63.98%.AFP阳性率为48.73%.结论:PLC与HBV感染密切相关,中老年男性HBsAg、HBeAb、HBcAb阳性者为高危人群.AFP对PLC的早期诊断价值有所局限,对于轻度升高者应加强重视,推荐联合检测提高确诊率,以利于PL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爱新;李珍;张彤;吴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营养饮食管理方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强化营养饮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营养饮食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及遏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秀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脑中风患者社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我社区46例脑中风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一般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进行健康宣教,另选取社区内46例进行一般康复训练的脑中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进行社区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李凤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育龄妇女进行输卵管结扎术后再行吻合复通术,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输卵管结扎术后再行吻合复通术的妇女共计120例,对其复通与宫内妊娠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98例确认输卵管复通,复通率达到了84.67%,96例患者表现出宫内妊娠,妊娠率达到了80%,结扎的方式、吻合部位不同、年龄及输卵管是否存在炎症等问题对复通率无影响(P>0.05),剩余输卵管的长度、患者的年龄以及输卵管是否存在炎症对妊娠率存在着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对吻合术后患者宫内妊娠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输卵管剩余的长度与炎症以及患者年龄的大小,想要提高患者的宫内妊娠率,其中关键之所在便是恢复与保留患者输卵管的生理功能.
作者:张玉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维生素B6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压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6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者内皮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为(70.0±4.2)mmHg,(134.1±8.3)mmHg;观察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分别为(69.8±4.1)mmHg,(133.2±7.9)mmHg,两组在治疗后的舒张压相比无明显差异,收缩压相比也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cy、NO、内皮素及baPWV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cy、内皮素水平及baPWV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较对照组的17.1%显著降低(P<0.05).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6可显著改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及预后,值得推荐.
作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全面掌握全市学校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现状 ,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卫生工作 ,保障全市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们于 2015 年3 月-11月对全市57所中小学的学校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侯马市现有的57所中小学 ,其中小学44所 ,中学12 所 ,职业高中1所 ;寄宿制学校13所.
作者:许桂霞;郝春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现代社会分子生物学被广泛的采用,微生物检验和分类逐渐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检验和分类中的应用,包括DNA(G+C)mol%值、核酸杂交技术、核酸序列分析以及DNA分子标记技术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栗舒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0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适宜广泛开展.
作者:韦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银川市小学教师口腔疾病发生现状.方法:对393名银川市小学教师进行口腔检查时,对口腔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 :结果发现,只有9人健康,其余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疾病.结论:被检查小学教师口腔疾病发生率颇高.其中前五位病发病率分别是龋齿69.80%,牙缺失21.50%,牙结石95.42%,牙龈炎62.50%.体检人员中绝大部分都患有口腔疾病,患病率达97.71%.
作者:安忆军;刘静;霍永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采取单纯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胃部分切除术,其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出院,且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效果显著,可在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周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已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观察组重症患者采取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对照组重症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重症患者,管理一段时间后的实际临床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不良风险发生的机率分别为13.3%以及56.7%,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风别为96.7%和56.7%.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检测可知:对心血管内科的重症患者在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促进重症患者的康复,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