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加惠;陈茜薇
微小 RNA (microRNA ,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 RNA ,可调控不同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细胞和生物体的表型。微小 RNA -218(MicroRNA -218,miR -218)的异常表达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简述了 miR -218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消化道肿瘤、颅内肿瘤、呼吸道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之间的关系,拟出 miR -218可能的调控机制,有助于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龙倩;周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对比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过程,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情况,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诊治方法,总结目前在预防方面的进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45例,均通过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 )、阴道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行手术治疗,其中子宫颈锥形切除术18例,子宫颈电环切除术22例,子宫广泛切除2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3例。结果:经过治疗,本组45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病灶均被完全切除,恢复良好,终痊愈出院。结论:引发宫颈癌前病变的因素较多,若治疗不及时很可能诱发宫颈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应加大力度宣传防癌知识,加大宫颈癌筛查与妇女保健的投入,尽早诊断和治疗,对 CIN 患者实施治疗与随访,避免病情进展,保障女性健康。
作者:樊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T URP 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见术式,术后继发性出血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也给患者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重视管道、膀胱冲洗以及膀胱痉挛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继发性出血的诱因,减轻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邓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护理。方法:对57例实施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患者术前术后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术后24~48小时下床活动,术后1~3天进流质食,7~21天出院。术后发生出血1例,胆漏1例,皮下气肿2例,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未。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评估、充分的准备工作、心理护理及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肝功能的密切关注和加强管道护理,是患者顺利恢复健康的关键。
作者:魏丽平;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4例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72例。针对产后出血,观察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产妇在手术后30min 内、2h 内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9%),一定时间内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平均出血量,且 P <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精神分裂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出现异常的一类疾病。目前对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中医认为是一种精神失常疾病,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致痰气郁结,或痰火暴亢,使脏气不平,阴阳失调,闭塞心窍,神机逆乱。其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关系密切,采用甘麦大枣汤加麦冬、菊花治疗精神分裂症40例,此40例病人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均有便秘、口干、口苦、心悸等症状,其中10例有白细胞下降、5例有手抖,应用甘麦大枣汤加麦冬8g 、莲子8g开水泡服,30d 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随访观察,结果:症状改善38例,白细胞升高8例,手抖改善有3例,20例病人均减少精神药品的剂量,精神症状控制良好。
作者:钱汝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在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全程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3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入院的54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用常规基础护理形成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的治疗及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护生要在实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逐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同时,实习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能够为学生积累到更多的操作经验。实习生通过临床实习,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才。虽然不同科室也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但医院工作大同小异。笔者所在科室为普外科,主要收治乳腺、甲状腺以及口腔疾患的病人。这些患者与肛肠肝胆外科的病人在护理上虽然有不同,但原则一致。综合以上特点,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带教方法,现请大家共同探讨指正,以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大收获和帮助。
作者:吴涛;李晓莉;许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传统中草药莲子心早已被广泛使用,它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不久前莲子心被发现还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的功效,是通过抑制电压依耐性 L 型钙通道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电流实现的。因此我们选取莲子心中起作用的有效单体甲基莲心碱作为实验对象,实验中甲基莲心碱完全抑制了电压依耐性 L 型钙通道电流。表明甲基莲心碱可以阻塞电压依耐性 L 型钙通道,从而导致气管平滑肌的舒张,甲基莲心碱是莲子心舒张气道平滑肌的有效成分,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支气管扩张剂。
作者:赵擎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用于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和2015年2月-2016年2月这两个时间段,前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定为对照组,后者定为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器械回收及时率、包装质量、供给及时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中实施细节护理有利于改善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提高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方法:164名临床本科生分两组:研究组84名,采用临床思维的案例(Case based learning ,CBL )教学法;对照组8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采取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CBL 组学生对知识掌握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CBL 教学法逐步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者:韦旭斌;官兵;牛学琴;尹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几十例交叉配血不合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处理方法及解决方案,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血。方法:检索2011~2014年国内公开发行的主要医学期刊上,有关交叉配血不合的案例报告。总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各种原因及相应的表现和处理方法。结果:共收集39例交叉配血不合案例报告,其中由红细胞除 ABO 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24例,由自身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9例,由血清蛋白紊乱及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引起的假凝集4例、由药物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2 例,主要表现为交叉配血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结论:提倡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尽量减少或避免输血是减少输血不合及输血反应的主要手段。
作者:王春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缬沙坦与氢氯噻嗪复方制剂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为后期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收治治疗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联合用药)和参照组(缬沙坦单一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 <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变化情况对比,实验组事实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且无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罗加惠;陈茜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盆腔炎住院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盆腔炎住院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实验组则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2组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盆腔炎住院患者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其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护理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基础护理的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盆腔炎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利于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提高。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肿瘤康复护理模式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放化疗治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肿瘤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及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入院后 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睡眠状况、精神状况、饮食情况、心理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康复护理模式可缓解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情绪,对其心理状态好转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苗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呼吸阻塞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7%,较对照组的78.9%明显提高(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 <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罗东;彭良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院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风险管理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医院ICU 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比前后差异。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前医院 ICU 感染发生率为29.07%,实施后下降为16.48%,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率为38.46%,实施后下降至17.86%,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9.47%,实施后下降为4.29%,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ICU 实施风险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控制医院 ICU 感染的发生。
作者:钱金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在急诊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胸腹腔积液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胸、腹腔穿刺,研究组给予患者留置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9.54%,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45%,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出现腹腔脓肿1例,气胸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10%,研究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应用于急诊外科中,置管方法简洁、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银屑病患者的免疫学指标改变进行研究,总结本病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银屑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另选择同期排除银屑病的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对象。对比两组受检对象在相关免疫学指标方面的差异情况。结果:银屑病患者ERFT、LTT较正常对照组低。IgG、IgA、IgM较正常对照组高;总补体CH50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为异常,对银屑病防治以及预后判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吴浩;燕华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