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吴浩;燕华玲

关键词:银屑病, 免疫学, 发病机制
摘要:目的:对银屑病患者的免疫学指标改变进行研究,总结本病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银屑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另选择同期排除银屑病的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对象。对比两组受检对象在相关免疫学指标方面的差异情况。结果:银屑病患者ERFT、LTT较正常对照组低。IgG、IgA、IgM较正常对照组高;总补体CH50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为异常,对银屑病防治以及预后判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术产妇共24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系统剖宫产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只执行系统剖宫产护理。并对干预前后两组忧郁自评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表(SAS)评分进行比较,并且统计产妇对此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后忧郁自评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产妇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结论:经此次试验调查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妇的负面情绪,可以促进产后恢复。

    作者:李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痔疮围手术期患者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环境、生理以及心理舒适评分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 <0.05);同时,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将舒适护理运用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许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措施与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液体复苏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止汗时间、四肢变暖时间以及恢复意识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将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运用在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救治中,能够使止汗时间、恢复意识时间缩短,避免患者病情恶化,对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张润岭;江小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荆州市2011-2015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荆州市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制定干预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全国统一的哨点监测问卷,4-6月为哨点监测期,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收集监测对象的血清做HIV 、RPR 、HCV 抗体检测,在采样同时对监测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然后对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 HIV 抗体阳性率为0.38%~1.88%,梅毒阳性率1.0~4.75%,HCV 阳性率1.20~3.63%,各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监测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8%~100%,接受干预率为88%~98.5%,各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近一次与男性性伴肛交时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为47.50%~96.73%,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行为时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为57.38%~85%,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我市 MSM 人群感染率持续偏高,且艾滋病知晓率高,但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低,我市仍处在低流行与局部地区特定人群集中流行并存的水平。应继续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在 MSM 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孙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困难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困难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进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较为困难的妇科手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选取同期在院实施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阴道流血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例),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例),t =1.674,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虽然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应用于手术比较困难的妇科患者,但并没有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且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还能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并且还能减少阴道流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门诊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在我院住院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得分、肝功能指标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67.5%,且肝功能各项指标 AL T 、AST 、ALP 改善较之对照组也更为显著( P <0.05)。结论:在口服恩替卡韦片的基础上加以疏肝健脾法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比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中医症候以及肝功能的好转效果明显,值得被广泛采用。

    作者:李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探析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检测66例甲亢患者及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①年龄越大合并肝功能损害比率越高。②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异常指标是 AL T 增高。③伴肝功能损害患者血清TSH 、FT3、FT4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者。结论:甲亢患者常伴肝功能损害,其与年龄和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高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健康体检中的风险防范

    健康体检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但是健康体检和临床工作一样都有一定风险。为了有效地化解和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体检中心就必需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减少投诉,为广大参检人员提供一个高质量、安全的体检。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罗甸县随机抽查十二村792名成人血糖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罗甸县农村地区血糖水平及流行情况。方法:按照地理分布东西南北选取4个乡镇的12个自然村共792名成年人的血糖指标。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5.56%。其中,东、南、西、北4乡(镇)患病率:5.56%、3.03%、5.05%、8.59%;各年龄组发病率:1.02%、3.97%、4.93%、6.00%、8.00%、12.30%;男、女的患病率:6.19%、4.9%。结论:南、北两乡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余乡(镇)间均差异无显著性;各年龄组发病率趋势差异显著;男、女性别间患病率,差异无显著。

    作者:王卓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儿童福利机构如何承接脑瘫儿童的康复

    笔者作为儿童福利机构从事脑瘫儿童康复工作十八年的康复医师,了解了所在地域各个机构、部门的脑瘫康复现状,认为只有从体制上完成与脑瘫患儿有关的医疗、教育、残联、民政部门的密切配合,使每一名脑瘫儿童都享有平等的康复资源,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

    作者:温淑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40例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以及价值。方法:选取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中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基础专科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郝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计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护理,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了13.5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4%(P <0.05)。结论: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文明;龙娟;陈信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2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挂号等候时间、各项检查等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莉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研究

    目的:为验证新生产的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达到上市销售要求。方法:按照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通过一系列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结论:新生产的氨茶碱氯化钠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允许上市销售。

    作者:王志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方式研究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9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分为各有48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两组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给予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黎洪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在急诊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在急诊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胸腹腔积液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胸、腹腔穿刺,研究组给予患者留置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9.54%,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45%,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出现腹腔脓肿1例,气胸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10%,研究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应用于急诊外科中,置管方法简洁、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使用功能电刺激以及运动疗法对其肢体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的所有患者皆为我院收治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并且均确诊为脑卒中,根据入院时间的区别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 Fugl - Meyer 以及 Barthel 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分数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 P<0.05,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使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盛召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对处于急性发病期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予以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发作期的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以及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就住院时间、喘息以及咳嗽等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治疗总体有效率而言,实验组结果要显著优于参照组,满足 P <0.05,差异具备统计学层面上的意义。结论:对处于急性发病期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及时予以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其康复。

    作者:岳锐英;施树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脐单切口多通道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目的:初步探讨单切口多通道联合可弯曲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完成8例经脐单切口多腔道腹腔镜手术。其中无功能肾切除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5例。结果: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增加手术 trocar 或输血。住院时间4~8d ,平均5.7d 。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三月复查腹部手术瘢痕完全融入肚脐。结论:经脐单切口多通道联合可弯曲腹腔镜手术在腹部手术方面安全可行。随着该方面技术逐步成熟,有望应用于全腹腔手术中。

    作者:汪涌;唐启胜;祝广峰;窦小亮;李玉梅;王娟英;高小平;王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运动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机理及疗效观察

    本文说明了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对病例的对比分析,说明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治疗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际数据的分析说明,论证了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提出了非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

    作者:赵连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