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晓娟
目的: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154例入住我科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以及血压控制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154例患者实施过护理干预之后,他们的自我管理行为与血压控制率与干预前相比较有了明显的改善( P <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患者治疗依从性得以提高,血压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随之大大下降。
作者:王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鉴于医院门诊西药房运行流程的复杂性,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医院门诊西药房所涉及的相关制度有用药咨询、药品管理、人员管理、奖金分配等,对相关制度做出进一步是促进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对于医院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特将医院门诊西药房的相关管理策略概述如下。
作者:王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相关对策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67例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两种方式收集尿液,一种为常规方式,另一种为阻止阴道分泌物流出方式收集尿液,调查两种方式标本收集方式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常规采集的标本蛋白质检出率为9.0%,红细胞检出率为35.8%,白细胞检出率为34.3%;干预采集的标本蛋白质检出率为0.0%,红细胞检出率为16.4%,白细胞检出率为7.5%,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但两种标本采集方式的上皮细胞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对尿常规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临床中尽量减少阴道分泌物的干扰。
作者:汪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摆放、保持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肩胛肌群抗阻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布贴扎。分别给以评定。结论:肌内效贴能促进肩部肌肉收缩,支持肩关节,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
作者:于印;景晓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全面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观察两组胆结石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64.00%)明显低于实验组(82.00%),且两组胆结石患者之间对比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胆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较大,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行盐酸氨溴索药物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4年10月接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儿80例,分成两组行不同疗法,即:对照组(布地奈德疗法)、研究组(盐酸氨溴索疗法),预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预后病症缓解37例,缓解率为92.5%,和对照组75.0%相比较高,有区别( P <0.05)。结论:临床针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疗法作用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许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科开腹手术中运用罗哌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布比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组运用罗哌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结果:在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上,观察组均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麻醉维持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开腹手术中运用罗哌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其阻滞起效慢,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更高。
作者:郭唯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情况,旨在找出治疗患者的佳方法。方法:主要选取我院诊断治疗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6例,对这6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和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后期病情都得到了良好恢复,且患者后期病情复发率为0。结论:导致患者患上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是比较多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内膜种植问题的出现,要想有效避免患者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出现,就要尽量防止患者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还要在大程度上保护产妇分娩切口,一旦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状之后,要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病灶切除治疗方法。
作者:黄德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5年01月~2015年12月以来,骨科住院部收治的8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他们按照自愿原则划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内固定术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较之对照组患者均明显偏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少于对照组(17.50%),临床治疗总优良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组间各项对比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诊治,其疗效好,创伤小,疼痛低,恢复快,并发症少,因而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海龙;陶艳红;王顺军;张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在对下颌阻生智齿进行拔出时选择应用高速涡轮牙钻进行拔牙,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共计630例,按照拔除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情况以及手术的时间等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过观察,在疼痛程度、术后肿胀以及张口受限等情况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对照组为(42.5±10.6)min ,明显长于观察组的(27.2±7.3)min( P <0.05)。结论:在对下颌阻生智齿进行拔除时选择应用高速涡轮牙钻的拔除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且术后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伍熠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8月之间于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28例,均伴有程度不同的伴创伤性休克,给予伤情评估、呼吸道护理、液体复苏、病情观察、对症治疗、心理护理等临床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结局。结果:经过急救护理与综合治疗,共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69%,死亡原因主要是合并严重并发症,救治成功122例,成功率达到95.31%,其中病情好转出院4例,痊愈出院118例。结论: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很可能死亡,救治的关键就是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治疗争取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效果与生存质量。
作者:罗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对 ICU 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在我院 ICU 进行治疗的人工气道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粘膜出血、呛咳、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减低明显,P <0.05。结论:对 ICU 人工气道患者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黄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及处理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通过选取某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采用了腹膜透析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后进行处理,对相关并发症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腹膜透析的62例患者在发生了相关并发症后,通过有效的处理和治疗各项并发症后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讨论: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对患者的病情的预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掌握各项临床技能以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出现,保证腹膜透析的安全有效的进行。
作者:温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痛院医护人员对待死亡的态度与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我评价对死亡的态度》为调查方式,对我院150名精神病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男医生和女医生和护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女医生与男医生和护士之间在死亡专注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和害怕致死性疾病、害怕死人、坟墓以及其他及总分之间呈正相关,专业和害怕死人、坟墓、死亡专注以及总分之间为正相关( P<0.05)。结论:精神病院医护人员对死亡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性别以及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女性对于死亡态度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性。
作者:莫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与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脑外科治疗的64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治疗且未发生肺部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引起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生营养不良、昏迷、误吸窒息的比率明显提高。营养不良、昏迷、误吸窒息、吸烟史、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是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分析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维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妇产科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疾病治疗、剖宫产等)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SAS 和 SDS 评分、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两组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率、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琪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86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良好的术后护理能够预防及控制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行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院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风险管理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医院ICU 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比前后差异。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前医院 ICU 感染发生率为29.07%,实施后下降为16.48%,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率为38.46%,实施后下降至17.86%,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9.47%,实施后下降为4.29%,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ICU 实施风险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控制医院 ICU 感染的发生。
作者:钱金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和护理的效果。结果:在65例患者中,63例患者的各种症状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和护理的有效率达到96.92%。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仕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呼吸阻塞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7%,较对照组的78.9%明显提高(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 <0.05)。结论: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罗东;彭良秘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