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
目的:讨论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进行的药学服务对患者对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程度,从而可以为改善、提升儿童支气管哮喘药学服务的质量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哮喘知识的普及、用药依从性、合理用药、病情控制的进行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肺功能等存在显著的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仍旧存在药物使用不正确、药物控制等方面存在漏洞。结论: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儿童患者来说,可以有效提高患儿与家属对哮喘的了解程度、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黄美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无偿献血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如何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持续有效发展,这就要求血站不断提高献血服务质量,把无偿献血者放在第一位,为他们提供优质和人性化的服务。重视献血者的感受、意见和建议,不断进,努力把高质量的献血服务贯,让每一位献血者感受到亲情、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自愿无偿献血事业的稳步发展。
作者:吴圆;印良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方医院接收的高血压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治疗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用药后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77%,经统计学分析 P <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发生率3.3%,对照组发生率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不良反应少,患者的顺应性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降血压药物。
作者:姜文;颜皓;戚庆鑫;周志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健康管理干预模式,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科学有效的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法,以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以永靖县三条岘乡为社区单位,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6例高血压患者,在健康教育、疾病防范意识、运动、膳食、药物控制等方面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管理,并对患者的高血压常识、药物控制率、疾病恶化率、患者满意率、血压控制达标率等方面进行干预前后的的评价。结果:通过1年的集中规范健康管理,患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有所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同时集中性的管理有效的节约了我国医疗资源,于国于民都是极其有利的。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资阳市雁江区疾控系统中人员基本情况,评估资阳市雁江区疾控系统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方法:收集疾控基本信息系统中人员基本情况指标,应用 Excel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疾控机构人员中,平均年龄41.6岁,以35-44岁年龄为主,占51.39%;工作年限20-29年之间的比例多,占62.52%;学历为大专的比例高,占47.22%;职称以中、初级为主占76.39%,是县级疾控中心人员的主体;专业以疾病控制为主,占65.28%。结论:年龄结构呈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型,人才结构不能形成梯队,需重视人才培养,才能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作者:张丽萍;刘书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营养教育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6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营养教育,采用 NRS2002和 PG - SGA 评价,比较化疗前后两组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消化系统肿瘤高于非消化系统,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72.00%和35.11%( 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64.00%和29.7%( P <0.05)。化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营养风险比例分别为26.4%及65.5%( P<0.05),营养不良比例为33.3%及65.5%( P <0.05)。结论:化疗后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作者:范冬梅;卢艳敏;陈强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阴道排液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0.05)。结论: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丽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 VSD 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创伤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一次性愈合率、经过植皮手术愈合率、总愈合率均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的外科治疗中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的意义。
作者:钟蓬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复杂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78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行开腹手术,研究组39例,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先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对复杂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创伤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熟手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周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6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比2组患者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护理中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出血的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胥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9月-2015年3月接收肿瘤化疗患者中抽选,将100例分成不同处理组,即: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评定整体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和常规组相比较高,两者有区别( P <0.05)。结论:临床针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生活现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对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无死亡病例,抢救的成功率为100%。抢救的时间在(30-80)min ,平均时间在(48.7±2.3)min ,调查后满意的有22例,不满意的有3例,满意度为93.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予以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崔建芳;原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10例患儿。其中55例患儿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口服的方式,作为研究组;另外55例患儿则选择红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效果、退热时间、消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54/55),明显高于对比组81.82%(45/55)。同时研究组的退热时间、消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X 线检查、实验检查等数据综合分析,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病症,缩短其住院时间。
作者:张永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健康体检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但是健康体检和临床工作一样都有一定风险。为了有效地化解和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体检中心就必需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减少投诉,为广大参检人员提供一个高质量、安全的体检。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绝经后反复泌尿系统染的妇女阴道在使用雌激素后的疗效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患者4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实验组患者采用雌三醇软膏阴道治疗,所有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消炎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健康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阴道健康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健康评分具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使用雌激素,能够有效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
作者:姜庆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eversedrugreaction ,ADR)与药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s ,DID)发生特点,总结防治对策。方法:以医院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842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特征,总结防治对策。结果:899份不良反应,40~49岁患者多,其次为50~59岁,男女性别比0.82∶1,40~49岁男女性别比低为0.60∶1,≤16岁、≥80岁男性不良反应发生例高于女性;严重不良反应3例;涉及药物174种,抗感染药物涉及品种多,注射液、粉针剂均占40%以上,合计90%以上,静脉滴注占85%以上;前6位累及系统与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胃肠道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用药部位、全身性、心血管循环系统。结论: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发生与年龄、性别、给药方法有关,相关药品种类多,需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监管,加强输液管理,建立健全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作者:周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5年01月~2015年12月以来,骨科住院部收治的8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他们按照自愿原则划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内固定术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较之对照组患者均明显偏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少于对照组(17.50%),临床治疗总优良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组间各项对比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诊治,其疗效好,创伤小,疼痛低,恢复快,并发症少,因而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海龙;陶艳红;王顺军;张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在急诊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胸腹腔积液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胸、腹腔穿刺,研究组给予患者留置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9.54%,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45%,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出现腹腔脓肿1例,气胸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10%,研究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对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应用于急诊外科中,置管方法简洁、安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中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效果和优劣。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肿瘤化疗患者,其中 VAP 组50例,PICC 组50例。分别统计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VAP 组在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 PICC 组(P <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病人中,VAP 具有使用方便,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的优势,是静脉化疗理想的通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琴;赵佳;何建红;倪小英;徐利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为提高西药高危药物的用药安全性,为当前药物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应对的方法。结果: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出现因高危药物出现的药品差错事故共17例,其中用药错误7例(41.18%)、摆放错误5例(29.41%)、警示牌标识管理不当2例(11.76%)、药品过期1例(5.88%)、搭配错误2例(11.76%)。讨论: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使用应从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摆放管理及警示标示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提高西药的使用安全,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徐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