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慧;施方琴
目的:观察与研究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佳临床路径。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20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并评价这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显效时间、VAS 评价、运动阻滞显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 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中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赵瑞敏;尹志瑜;宫孟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提高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创伤发生死亡患者11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创伤死亡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发生死亡患者中50岁及以上患者较多(P<0.01);发生创伤到救治时间间隔在30min及以上死亡91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创伤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诊外科作为主要救护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应对临床救护工作。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用于治疗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进行治疗的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与对照组(35.00%)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用于治疗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孙艳;刘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普通外科手术患者48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同时镇痛效果较好,差异对比均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中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姚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孕妇126例,随机的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记录、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以及新生儿各方面表现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孕妇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症、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的发病率以及新生儿在巨大儿、死胎、胎儿畸形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有利于控制产妇血糖、血脂,同时能改善妊娠结局,明显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所谓手术风险预测,就是通过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数学模型有效预测患者手术死亡率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出现率等。手术风险预测能够指导高风险心脏手术合理治疗方案的有效制定,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风险,其已经受到了心脏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可以对心脏手术进行预测的方法非常多,主要有:欧洲心脏手术具体风险预测法、加拿大安大略省具体风险预测法、美国胸外科相应医师协会具体风险预测法、克利夫兰具体风险预测法、质量测量以及管理举措具体风险预测法、美国心脏病学院具体风险预测法、我国冠状动脉相应旁路移植术具体风险预测法等。所有方法都存在自身地域局限性,所以怎样避免偏差,有效提升风险预测效率是未来重点研究目标之一。
作者:张童;但文富;冯国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带线锚钉修复在恢复足踝关节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接治的30例足踝关节不稳定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带线锚钉修复手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足踝关节稳定性变化状况,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 AOFAS 评分测定,治疗后30例患者中共计17例评分为优,占56.7%,12例评分为良,占比40%,总的评分优良率达到96.7%。结论:带线锚钉修复手术能够有效提高足踝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病情,使之趋于正常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陆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进行的胃癌手术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病理性体重下降率为0%,而对照组为53.4%;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术后伤口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癌组织 ERβ表达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住的150例乳腺癌患者、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以及100例健康者乳腺组织病理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病理标本中ERβ的表达情况。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组患者ERβ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ERβ表达的大似然估计值和OR值均<0。结论:ERβ可能对维持乳腺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与乳腺癌呈负相关性。
作者:王雪宁;朱明慧;纪增辉;王晓伟;徐翠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而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术后处理情况分组,观察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情况、损伤隐神经的情况。结果:2组在复发下肢静脉曲张、损伤隐神经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大。观察组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3.33%,数据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实施下肢静脉曲张术治疗后,为预防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极佳。
作者:黄佳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现状与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722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于住院治疗期间进行支原体抗体(IgM -MP)检测,统计支原体检出情况与疾病类型、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阳性率高,与其它疾病类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4-7岁期间患儿易受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其它年龄段患儿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童IgM -M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5%、女童为2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岁以上为易感人群,并且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阳性率高,可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陈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经脐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而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时间稍长,但是能够缩短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生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飞;侯广军;张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配送中的效果。方法:在药品配送过程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管理,包括强化药品知识的培训、合理排班、定岗定位等。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药品配送过程中差错率、配送次数和时间、临床护士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药品配送中,有利于提高药品配送质量与效率,提高临床护士满意度。
作者:李娟;马小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重点探索使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两种药物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宫外孕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独采用甲氨蝶呤治疗4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两种药物治疗44例观察组患者,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两组宫外孕患者的疗效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宫外孕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远不如观察组。两组宫外孕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使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两种药物治疗宫外孕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吕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在骨肿瘤外科病房中运用成效。方法:在要素质量指标符合标准的前提下,以对骨肿瘤外科病房环节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护理效果相对薄弱环节,运用 PDCA 循环的方法持续质量改进,参考终末质量指标分析结果,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运用在骨肿瘤外科病房持续质量改进方面起到有效的指引作用。
作者:王倩;张伟玲;黄天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进行早期预防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50例,动态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早期预防与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表示: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进行早期预防与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杜俊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加味四物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就诊的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患者43例,确定疗效判断标准,采用针刺、中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共治疗43例,长治疗7个疗程,短治疗5天,结果痊愈30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37%。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加味四物汤的方法对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有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臧婷;王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2组总有效率、动脉血气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单纯抗凝与溶栓加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单纯抗凝治疗风险较低。
作者:于桂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挑选我院所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出现不良反应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以较好降压降脂,服药简便,可以改善血压状况,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出现机率,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李沧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根管治疗联合丁细牙痛胶囊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慢性牙髓炎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治疗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细牙痛胶囊。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一年后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00%和8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慢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根管治疗联合丁细牙痛胶囊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
作者:张思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