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红
目的:分析口腔科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有效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口腔科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平分为3组,分别给予双氯芬酸钠、芬太尼透皮贴剂、扶他林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双氯芬酸钠和扶他林,单独使用扶他林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双氯芬酸钠,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口腔科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庆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诊且接受治疗的3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经过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钟永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多个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骨折患者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胸腰椎压缩骨折以背痛、肿胀、瘀斑、局部畸形为主要病变,常见与下胸段、上腰段;观察组术后24 h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的VAS、ODI等评分标准高于对照组,PVP治疗优势更加明显。结论:相比于早期的 PKP 治疗,PVP 治疗优势更多,创伤小、止痛好,值得临床推广此方法。
作者:王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将收治了68例肿瘤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自我护理能力指标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肿瘤外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痊愈,值得借鉴。
作者:李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住院并确诊的乙型脑炎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乙型脑炎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方法。结果:乙型脑炎一般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一般有头痛、恶心、呕吐,伴有障碍意识、肌力异样,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阳性;男性多发于女性,各年龄均可发病,一般集中在7~9月,应当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此疾病发生率,同时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积极给予有效的护理。结论:对症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是解决和抢救成功的关键,此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积极管理传播源头,能够降低乙型脑炎的发生率。
作者:吕道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5月-2015年8月我院外科接诊收治的94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术式不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几率。结果:腹腔镜组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较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方面效果更加明确,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门诊导医作为医院的第一张名片,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医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本文将结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导医队伍的情况,探讨精细化管理及积分制在门诊导医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霍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盆腔炎对患者血清CA125、CA15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我院就诊的结核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为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进行治疗,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A125、CA153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CA125、CA15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性的降低( 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A125、CA153水平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八珍汤联合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性盆腔炎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血清CA125、CA153水平。
作者:李桂秋;范路修;张金礼;张建平;苏从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60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外选取其他内科的护士60名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护士的个人成就感、压力来源、去人格化以及情绪倦怠感等方面。结果:实验组护士的个人成就感、去人格化以及情绪倦怠感3个方面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工作量和时间分配的分数都高于对照组,人际方面得分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士个人成就分数明显低于M aslach常模( P<0.05),去人格化以及情绪倦怠感的分数明显高于 M aslach 常模( P<0.05)。结论:肿瘤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严重,护士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工作,缓解压力,医院也应为肿瘤内科的护士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机会。
作者:张大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择取我院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及采纳。
作者:姜轶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在突发群体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起53例突发群体伤急救中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统计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入院伤检分类用时、按区分流用时、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6起突发群体伤事件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均在4分钟以内;入院伤检、按区分流均两项平均用时在3min以内;抢救成功率95.83%;患者满意度93.75%。结论:突发群体伤急救中应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急救过程中各环节协作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护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慢性劳损诱发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骨科40例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推拿治疗等方式,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治疗前后相关病症的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性( P<0.01)。结果:本次40例针对性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颈背组织疼痛、肢体功能障碍、手指发麻等主要症状变化明显。结论:慢性劳损是诱发颈椎病的危险性因素,临床应结合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
作者:张全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曲张破裂出血的药学监护点和监护方法。方法:对肝硬化患者所用药物进行分析,临床药师发现治疗上的矛盾,以此作为切入点,协助医生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进行用药监护。结果: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得到了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优化了治疗方案,避免药品不良反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莫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检测Ⅱ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肾病和非肾病患者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 albumin ,UmALB)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 FFA 与 UmALB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OLYMPUS 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取Ⅱ型糖尿病肾病和非肾病患者空腹静脉血、收集两组患者24小时尿,酶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结果: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非肾病患者 UmAL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FA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 FFA 和 UmAL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Ⅱ型糖尿病肾病组和非肾病组 FFA 与 UmALB水平均无相关性,Ⅱ型糖尿病肾病组和非肾病组血糖与 FFA 均呈正相关(r1=0.441r2=0.433),糖尿病肾病组血糖与 UmALB呈正相关(r=0.315)。结论:FFA 在Ⅱ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中均有显著变化,UmALB的水平检测可作为临床Ⅱ型糖尿病肾病和非肾病鉴别诊断的生化指标,但血 FFA 和 UmALB在糖尿病肾病中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显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情况为:无效14例,有效15例,显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的治疗情况为:无效3例,有效19例,显效18例,治疗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 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对肺炎患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罗东;彭良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整体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是否具有显著的康复治疗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10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颈椎病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另一组颈椎病患者则通过整体康复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后,治疗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均相应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整体康复治疗颈椎病患者时对其康复治疗具有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尹佳;左米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探讨肿瘤内科护士减轻压力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女性护士3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肿瘤内科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导致肿瘤内科护士产生压力的因素主要为:工作负荷、工作量、时间分配、专科护理、与患者交际方面等因素。结论:肿瘤内科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压力相对较大,肿瘤内科护士应通过适宜的方式和态度来调整自已的心态及缓解各种压力;医院方面也应该加强对肿瘤内科护士的专业培训及人性化管理,有效地减轻肿瘤内科护士的压力。
作者:陈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观察两组剖宫产手术产妇焦虑评分、满意度及自主排尿率。结果:对照组满意度(83.33%)明显低于实验组(96.67%),且两组剖宫产产妇之间对比的焦虑评分及自主排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行剖宫产的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自主排尿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张明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中没有出现1例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结论:采用格列美脲来治疗糖尿病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阳连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煎剂足浴预防治疗虚体反复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且接受治疗的106例虚体反复感冒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感冒灵颗粒和西药匹多莫德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加味玉屏风散煎剂足浴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1(39.62%)例,有效29(54.71%)例,无效3(5.67%)例,总有效率为94.33%。对照组显效11(20.75%)例,有效27(50.94%)例,无效15(28.31%)例,总有效率为71.6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玉屏风散煎剂足浴可有效预防治疗虚体反复感冒,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