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尹长江;刘德果;屈小江;李姿蓉;孙国辉;胡金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学术性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导致的以肝脏损害为特点、具有传染性的疾病[1].根据2015年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大约有3.7亿[2].现代医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3],其治疗原则是患者疾病情况允许且有相应的适应症,就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4].抗病毒药物的临床效果虽已被证明,但其缺陷亦相当明显,易产生耐药性、适应证较严格、暂停服药后易复发等给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限制.因此,临床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5].现笔者将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对照1组40例给予西替利嗪片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2组40例单用天王补心汤治疗.3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1组为90.0%,对照2组为87.5%,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王补心汤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型)较单纯西药或中药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亚琴;吴艳华;江善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舒筋健腰丸治疗,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7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戚世雄;彭克坚;蒲祖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西黄胶囊联合火针治疗中重度痤疮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联合火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20例.3组均以口服多西环素为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西黄胶囊加火针治疗,对照1组给予火针治疗,对照2组给予西黄胶囊治疗,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皮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在短期内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火针治疗中重度痤疮安全有效,复发率低,且两者有一定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文;杨志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颈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ck type,CSN),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颈椎综合征等,系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柱平衡失调、小关节紊乱,压迫或刺激颈脊髓、颈神经根、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以颈肌、斜方肌常受累,多见颈、肩、背部疼痛,严重时可见颈屈、旋转受限.

    作者:刘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疗法治疗女性黄褐斑40例疗效观察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给予口服低剂量氨甲环酸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2组均外用医学护肤品薇诺娜熊果苷美白保湿精华乳.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女性黄褐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陶璇;蔡志强;荣光辉;张琳玲;席建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联合足部按摩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DAO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及足部按摩.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ABI以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变化.结果:2组症状评分、ABI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的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的改善等方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足部按摩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培娥;谭宏韬;林惠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鲁艳芳治疗小儿急乳蛾经验

    介绍鲁艳芳教授治疗小儿急乳蛾的临床经验.鲁教授指出小儿急乳蛾有其特有症状,冬季多发,易感体质为阳盛内热质和特禀质,在临床上采用自拟“清扁方”加减治疗,配以体质调理,疗效显著.

    作者:王宝儿;鲁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谭新华治疗外科后遗症验案举隅

    谭新华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年来,博采众长,锐意进取,深谙病因病机,活用“外之症实根于内”“杂病治肝”“久病治肾”“久病治血”等理论,对于某些外科疑难后遗症常有药到病除之效.后遗症的发生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疾病的治疗时间,有时甚至具有反复性、危急性的特点.

    作者:韩忠;宾东华;何清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单纯鼾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单纯鼾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的特点,旨在探索OSAHS的中医辨证分型,探寻无创、简易、方便的OSAHS初筛方法.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图监测,将符合要求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鼾症组50例和OSAHS组100例.通过问卷调查及中医体质量表测评的方式,收集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类别等基本资料,后对2组中医体质分布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从年龄和性别方面看,OSAHS组平均年龄>单纯鼾症组,且男性人数多于单纯鼾症组;从体质分布来看,2组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及其他体质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2组体质分布情况,明确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4种体质为单纯鼾症与OSAHS的主要体质类型,其他5种体质不常见,据此可将体质量表作为二者初筛的参考工具.

    作者:涂向东;何强亮;刘元献;唐晨光;卢日铭;叶瑾;胡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肝复方对原发性肝癌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肝复方对原发性肝癌(PHC)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肝复方治疗PHC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92只ICR小鼠中取32只,随机分为正常1组与模型1组,每组16只,观察PHC小鼠造模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另60只随机分为正常2组、模型2组、益生菌组、肝复方组,每组15只.肝复方组给予肝复方灌胃,剂量为15.6mg/(kg·d),模型2组、正常2组分别给予等量无菌水灌胃,益生菌组给予益生菌VSL#3灌胃,剂量为6mg/(kg·d).每天灌胃1次,灌胃剂量均为临床等效剂量,连续用药14d.观察肝复方对PH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PHC小鼠造模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多于造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2组比较,肝复方组、益生菌组所研究肠道菌群数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复方组的肠道细菌及益生菌组的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与正常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复方组的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与益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模型小鼠存在肠道菌群失衡情况,肝复方能有效调节紊乱的PHC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

    作者:刘珍;邓天好;尹抗抗;谭达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牟洪林运用缪刺法经验

    缪刺法早出自《黄帝内经》,但书中只提及了“上下异治”和“左右异治”,未有明确提及“前后异治”,牟洪林教授基于经典,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将缪刺法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前病后治,后病前治”的观点,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冬梨;牟洪林;邬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影响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的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畸形和关节的功能损害,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滑膜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的进行性和不可逆损害1,类似于“局限性恶性肿瘤”的增生性和破坏性病变,属中医学“痹症”范畴.目前,造成RA关节破坏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其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RA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作者:熊燕;武平;白玉;杜正强;王丹;谢志功;黄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从康复角度解读《世医得效方》

    危亦林(公元1277 ~1347年),字达斋,元代医学家,江西南丰人.危氏家族5代业医,危亦林依据5代家传的医学经验以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编著了《世医得效方》一书,全书编写历经10年,于至正五年发表刊行于世.全书共19卷,记载了危亦林在内、外、妇、儿、骨科等13门学科整理效方,尤其是在骨科方面的贡献大.

    作者:娄天伟;田梦;毕鸿雁;姜磊;伊长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癌痛的研究进展

    现全球癌症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约25% ~ 30%的癌症患者出现疼痛症状,而癌痛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达70% ~ 80%,其中30%患者疼痛剧烈到无法忍受1].目前针对癌痛,临床上常使用1986年WHO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方案,第一阶段使用非激素类镇痛药,第二阶段使用可待因弱阿片类镇痛药,第三阶段使用吗啡等强阿片类镇痛药.

    作者:荣震;闭雪瑶;甘芷川;陈羽娜;莫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概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指的是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的一系列情绪行为异常[1].作为成瘾行为的一种,IAD与传统的药物成瘾具有类似的行为表现及相似的特点[2-3].对于网络成瘾患者,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然而,心理治疗不易普及,药物治疗毒副作用明显,患者依从性欠佳.

    作者:唐任之慧;刘学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手法复位夹板中立位外固定治疗尺桡骨中段双骨折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中立位外固定治疗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尺桡骨中段双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夹板中立位、旋前位、旋后位外固定治疗.结果:骨折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愈合及前臂旋转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中立位外固定治疗尺桡骨中段双骨折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攀前;廖怀章;李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艾炷灸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力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炷灸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血清、脑组织胰岛素(IN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5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每组15只.艾灸1组艾炷灸足三里穴+悬钟穴,艾灸2组艾炷灸百会穴+关元穴,艾灸3组艾炷灸腕背关节上1 mm与膝髌正中上沿上2mm.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力,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及脑组织INS水平.结果:治疗前各组小鼠水迷宫各项指标及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造模组与对照组、艾灸1组、艾灸2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艾灸1组、艾灸2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血清和脑组织INS水平较对照组、艾灸1组和艾灸2组升高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艾灸1组、艾灸2组与艾灸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炷灸足三里穴+悬钟穴、关元穴+百会穴均能显著提高D-半乳糖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与降低外周循环胰岛素水平、提高脑组织的胰岛素浓度有关,具有延缓脑衰老作用.

    作者:零佩东;黄新格;罗志洪;苏传丽;赵利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热哮宁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热哮宁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热哮宁汤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5%、95.0%,对照组分别为77.5%、8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2组各项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热哮宁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田争;刘芝蓉;文爱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吴茱萸汤“异病同治”验案3则

    吴茱萸汤见于仲景《伤寒杂病论》,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4味药组成.为治疗阴寒内盛、浊阴不降之阳明寒呕、少阴吐利和厥阴头痛而设,具有暖肝和胃、温中散寒之功,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多种内科杂病皆可取得良效.“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均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是中医学的特色.“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1]”.王兴臣教授谨守病机,精于辨证,宗异病同治之旨,师古方而不泥其方,在临床上运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失眠、痛经等内科杂病屡见良效.

    作者:邵元欣;王兴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五脏阳虚与老年性痴呆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亦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近期记忆力障碍为首要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病变,好发于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发病趋势也增高[1],临床主要以记忆力衰退、意识障碍、人格改变、抽象思维能力下降、活动不利、反应迟钝,并可伴失语、流涎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作者:邓燕;吴林;陈炜;陈红霞;杨惠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