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培哚普利与坎地沙坦倍增剂量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李松林

关键词:培哚普利, 坎地沙坦,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试论培哚普利与坎地沙坦倍增剂量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培哚普利组和坎地沙坦组,三组各为41人,常规组采取单纯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培哚普利组采取培哚普利治疗,治疗的前两周每天4mg,之后调整为每天8mg;坎地沙坦组采取地沙坦治疗,治疗的前两周每天4mg,之后调整为每天8mg,对比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培哚普利组的左室质量指数、血清脑钠肽、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坎地沙坦组左室质量指数、血清脑钠肽有所下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29%;培哚普利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坎地沙坦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与坎地沙坦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的左室肥厚,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0.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5μg与7.5μg两种剂量舒芬太尼联合0.75%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麻醉应用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妇产科剖宫产产妇82例,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产妇0.75%罗哌卡因联合5μg舒芬太尼腰麻后手术,高剂量组给予产妇0.75%罗哌卡因联合7μg 舒芬太尼腰麻后手术,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后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后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P>0.05);两组产妇麻醉后疼痛消失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P>0.05);低剂量组产妇麻醉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高剂量组,两组产妇综合麻醉效果比较(P<0.05)。结论:5μg 舒芬太尼联合0.75%罗哌卡因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可靠,麻醉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7.5μg剂量,效果值得临床认证推广。

    作者:孙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论疫苗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论疫苗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方法:建立疫苗监管模式,对存在问题中立法滞后、监管不力,认识不足提出对策。结果:建立长效机制,构筑规范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强化管理,启动考核机制。

    作者:解琴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健康体检中心护士素质要求及培养体会

    目的:通过对体检中心护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满足体检人员的健康需求,增长体检业务,促进体检中心发展。方法:通过对工作经验的积累进行总结。结果:护士整体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护士服务满意率提升,体检中心客流量增多。结论:培养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体检中心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理;向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静脉滴注甘露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脱水剂,为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因其安全可靠,降压迅速,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临床上常因护理不当,在甘露醇注射过程中速度过快可致头痛、头晕、视力模糊。

    作者:朱兴玲;赵学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于优质的护理在急诊科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专业某个医院的2010年5月到2012年月这段期间在急诊科收入的的200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的资料分析和研究。

    作者:梁岐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县级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对于医院来说,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高低不仅仅影响医院的发展以及自身建设,同时也关系着院内医疗服务工作的品质以及医疗设备更新与运转。所以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质量不仅成为了医院管理者、经营者与决策者所非常关注的实际问题,近年来也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入手,谈谈如何有效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寻找突破,有效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具体质量,以供参考。

    作者:梁雯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非离子型对比剂CT增强扫描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4例,中度不良反应2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1%(7/37),观察组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1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重度不良反应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2/37),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非离子型对比剂患者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袁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分析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8例,随即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克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95%,对照组总有效率81.63%,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口服克霉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提高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急诊外科创伤发生死亡患者11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创伤死亡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发生死亡患者中50岁及以上患者较多(P<0.01);发生创伤到救治时间间隔在30min及以上死亡91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创伤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诊外科作为主要救护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应对临床救护工作。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议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同时提出有价值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产妇接受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管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100例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0%,护理风险事件为9例,占9%,护理投诉为7例,占7%;研究组10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护理风险事件为1例,占1%,护理投诉为0例,占0%;对照组100例产妇顺产的有42例,占42%,研究组100例产妇顺产的有60例,占60%;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对产妇进行风险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顺产率,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以及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秀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诊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由就诊当天开始空腹服用10 mg米非司酮,连续服用2个月,经妇科检查及B超对比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体积,对于多发肌瘤的患者,以大肌瘤代表结果。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为患者进行妇B超及妇科检查,患者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80%,不同类型肌瘤治疗效果:单发肌壁间肌瘤83.33%,多发肌瘤75%,浆膜下肌瘤75.57%。血红蛋白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出现头晕、恶心的共5例,下腹痛的共3例,程度较轻,停药后立即消失。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是可行的保守治疗法。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胃镜检查的全程护理

    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之一。目前的电子胃镜因其色彩逼真、图像直观清晰、镜身纤细柔软、使用灵活等优点,在诊断价值上超越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胃肠道彩超等其它检查,并有利于取材活检及开展各种内镜下治疗术。但胃镜检查存在侵入性,患者对其安全性、消毒效果有所顾虑,甚至因畏惧拒绝胃镜检查而延误诊治[1]。这样要求医生在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同时,护士必须实行有效的全程护理,才能使胃镜检查顺利完成。现就胃镜检查中的护理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唐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与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手术配合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34例实施手术配合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明显要比对照组的32.35%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赵树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选取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1)和治疗组(n=61),对照组应用常规甲状腺片治疗,治疗组应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经统计处理后发现,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耐受,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使用。

    作者:郑清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宣教方式对新生儿黄疸宣教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采用不同宣教方式在入院出生的新生儿出院前,对新生儿父母进行宣教,比较对宣教效果、就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4月至9月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父母分对照组(0组)、课件组(A组)、视频组(B组)进行新生儿黄疸宣教,利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宣教效果评分及就医依从性,并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宣教效果A、B两组均好于0组,且B组好于A组;就医依从性A、B两组均好于0组,A、B组无统计学差异,B组合理积极型更多。结论:课件及视频宣教方式,对宣教效果、就医依从性有更好的影响。

    作者:韦安荣;贺束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负离子氧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及感染控制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负离子氧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及感染控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高浓度负离子氧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WBC、PCT、CR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取高浓度负离子氧疗,可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诊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急诊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82例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不全,2例患者出现顽固性腹水的症状,整体不良反应率为6%。结论:对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急诊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其中急诊断流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也是当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脐单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究经脐单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接受经脐单孔法治疗,在腹腔镜下实施阑尾切除术,对照组则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对比2组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实验组阑尾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阑尾炎患者(P<0.05)。结论:经脐单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值得在阑尾炎的治疗中推广。

    作者:敖成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探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5年10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术中加强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一般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加强手术室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孙宁;邓福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奥曲肽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曲肽和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6.5±3.8)h,总有效率为96.7%,心悸、恶心患者各1例;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3.4±5.2)h,总有效率为76.7%,心悸2例,恶心4例;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奥曲肽与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其疗效安全可靠,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