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0.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孙普

关键词:剖宫产术,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腰麻,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5μg与7.5μg两种剂量舒芬太尼联合0.75%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麻醉应用的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妇产科剖宫产产妇82例,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给予产妇0.75%罗哌卡因联合5μg舒芬太尼腰麻后手术,高剂量组给予产妇0.75%罗哌卡因联合7μg 舒芬太尼腰麻后手术,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后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后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P>0.05);两组产妇麻醉后疼痛消失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P>0.05);低剂量组产妇麻醉后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高剂量组,两组产妇综合麻醉效果比较(P<0.05)。结论:5μg 舒芬太尼联合0.75%罗哌卡因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可靠,麻醉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7.5μg剂量,效果值得临床认证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小儿哮喘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小儿哮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哮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护理措施,随机分成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根据制定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及6个月内复发率、再次入院率。结果:研究组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以及再次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治疗效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红霞;苏小兰;揭育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方法:对3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科学的手术前后护理及训练指导。结果:通过术前宣教、术后规范化护理及康复指导,36例患者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相应的并发症。结论:科学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杜绝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并发症和病残、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淑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子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观察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来进行治疗的患者有3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5例。实验组患者使用保守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肩胛骨骨折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实验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优良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80%,远远高于实验组患者的60%,并且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感染、愈合畸形、钢板松动、钢板断裂的情况,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实验组患者。结论:与保守治疗方式相比,肩胛骨骨折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可行性较高,能够促进肩胛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会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瑞格列奈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行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选,将120例分组后行不同疗法,即:对照组(二甲双胍)、实验组(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预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缓解率为96.7%,高于83.3%的对照组,有区别,P<0.05;实验组预后血糖、血红蛋白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借助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作用突出,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疾病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赵咏梅;赵星;刘勇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目的:探究对颅脑损伤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护理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我院颅脑损伤伴糖尿病患者6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干预措施及营养护理,对比两组间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好转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压疮、消化道出血、便秘的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通过早期营养护理及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营养状态。

    作者:赵兴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介入治疗肝癌25例临床疗效回顾

    饮酒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在林区的高寒地带,牧民酗酒情况严重,肝癌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发病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肝癌的治疗越来越显得重要。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故手术切除部分肝叶是现在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绝大部分肝癌患者一经发现已经为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介入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存期的原则已经成为临床上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现将我院25例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乙肝、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2014年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乙肝、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选取德江县龙泉乡142名0-6岁儿童开展乙肝、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每名检测对象采集静脉血2ml,由贵州省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负责完成检验工作。结果:本次调查的142名0-6儿童中,抗-HBs阳性116名,阳性率为81.69%;麻疹IgG抗体阳性101人,阳性率71.12%。结论:2014年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抗-HBs平均阳性率低于卫生部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年龄组越大阳性率越低;麻疹、抗体阳检率未达到群体免疫屏障,对此必须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流动儿童的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作者:王文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患者家属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知识测评,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进行测评。结果:健康教育一个月后,家属健康知识答错项目远远低于入院时(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远远低于入院时(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尹绿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11月共计214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07例,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此外,对试验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胰岛素用量、餐后2h 血糖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对照组在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要明显高于试验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低血糖、羊水过多、剖腹产、早产、流产等。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持续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够极大降低患者的血糖含量,配合舒适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本院通过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4例试验组患者以及34例常规组患者。常规组均给予抗凝治疗,试验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均显效,仅1例再发心绞痛;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有5例再发心绞痛和2例左心衰竭。两组间比较傲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冠脉介入治疗以及抗凝治疗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相比于抗凝治疗,冠脉介入治疗更能对患者的心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袁玉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鼻窦炎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对急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过的急性鼻窦炎患者68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人。予以观察组急性鼻窦炎患者鼻窦炎口服液、匹多莫德分散片、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进行治疗,予以对照组急性鼻窦炎患者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观察组34例急性鼻窦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2%,而对照组急性鼻窦炎患者在进行单纯的西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9%,观察组急性鼻窦炎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急性鼻窦炎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要高出许多,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好,疗程也大大缩短,并且患者痊愈后的复发率低,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急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种方法可以被大力推广。

    作者:罗新南;赵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

    目的: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开放手术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2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挑选130例,按抽样法分成开放手术对照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研究组,治疗结束后统计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成功碎石率(100.0%)、并发症率(1.4%)和对照组(83.3%、13.3%)相比,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作用突出,可预防并发症,缩短治疗疗程,值得借鉴。

    作者:何冉;任双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友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与家庭治疗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者的日常的护理以及家庭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医院的常规有效治疗,加强日常护理,改正以往不良饮食习惯,改正以往的不良运动习惯。结果:通过长期治疗可以减轻致残率。

    作者:乔香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术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外剥内扎术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安全性比较高,并发症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为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13年7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5例早期乳腺癌病患,分为对照组33例(以改良根治术治疗)和观察组32例(保乳手术治疗)两组,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和美容效果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方式对于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更突出,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美容效果好,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王武;崔猛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对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间20例换双髋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调查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方式。结果:20例患者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发生,发生率为5.0%。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3.7±20.1)分,明显高于患者护理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阿托伐他汀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已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其中47例患者采用降脂、抗凝等常规治疗定义为对比组,另外47例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定义为治疗组,治疗方案实施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并测量估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及数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MT与斑块的Area、Diameter、Quantit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MT与斑块的Area、Diame-ter比较差异明显(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Quantit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应用于CIS治疗中,效果明显,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肛裂患者采取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肛裂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肛裂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78.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21.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双侧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用于肛裂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的效果,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作者:汪洪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脊柱骨折患者的中医辩证施护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护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中医辨证护理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疼痛总发生率与护理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护,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