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徐琼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侧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摘要:目的:对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间20例换双髋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调查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方式。结果:20例患者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发生,发生率为5.0%。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3.7±20.1)分,明显高于患者护理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贮藏影响因素及库存管理方法探析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贮藏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方法:分析中药贮藏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给予适宜的管理条件和贮藏方法,观察中药的贮藏情况。结果:经过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中药的贮藏质量得到保障,效果明显。结论:在详细了解中药贮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中药的贮藏质量,保证中药的药效。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教学实习中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

    临床教学实习是医学生走向社会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观念、道德品质和掌握良好的临床技能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是树立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对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医学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教学实习为出发点,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师生访谈等多种形式,分析探讨了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护患沟通的问题和经验,并对临床教学实习中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对教师从事医学教学工作和学生步入临床教学实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作者:牛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这5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解剖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优17(60.71%)例,良9(32.14%)例,中1(3.57%)例,差1(3.57%)例,优良率为92.851%。对照组中,优13(46.43%)例,良8(28.57%)例,中5(17.86%)例,差2(7.14%)例,优良率为75.00%。经过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智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试论培哚普利与坎地沙坦倍增剂量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试论培哚普利与坎地沙坦倍增剂量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培哚普利组和坎地沙坦组,三组各为41人,常规组采取单纯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培哚普利组采取培哚普利治疗,治疗的前两周每天4mg,之后调整为每天8mg;坎地沙坦组采取地沙坦治疗,治疗的前两周每天4mg,之后调整为每天8mg,对比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培哚普利组的左室质量指数、血清脑钠肽、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坎地沙坦组左室质量指数、血清脑钠肽有所下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29%;培哚普利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坎地沙坦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与坎地沙坦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的左室肥厚,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松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院通过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选取肺炎患儿82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1例试验组患者以及41例常规组患者。常规组均给予一般护理模式,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的70.73%(29/41);(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模式运用于肺炎患儿中,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古桑拉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子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非离子型对比剂CT增强扫描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4例,中度不良反应2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1%(7/37),观察组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1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重度不良反应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2/37),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非离子型对比剂患者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袁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与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与对策。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心脏病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本组患者均实施手术疗法,并在术后为其应用艾贝尔双腔导管,均经右侧颈静脉进行置管,回顾分析本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与对策。结果:在术后护理过程中,9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03%,分别为导管阻塞、导管相关感染、导管脱出与拔管后渗血,其中导管阻塞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高。结论:对心脏手术患者在术后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了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朱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013-2015年合肥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目的:调查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合肥地区儿童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方法:收集怀疑为手足口病住院和门诊标本3222例,进行病原学核酸检测,对性别、年龄和季节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测3222例标本,其中2870例为阳性,阳性标本中EV71阳性1061例,占37%,流行高峰时间为5月至9月之间。患儿年龄多小于4岁。结论: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合肥地区儿童患手足口病主要肠道病毒EV71感染为主,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患儿年龄偏小。

    作者:卓佳佳;苏晓霁;程邦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精神病患者拒药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病患者的拒药原因以及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选取我院收治拒药精神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原因,而给予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拒药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均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倪维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

    目的:探究对颅脑损伤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护理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我院颅脑损伤伴糖尿病患者6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干预措施及营养护理,对比两组间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好转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压疮、消化道出血、便秘的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通过早期营养护理及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营养状态。

    作者:赵兴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奥美拉唑肠溶片对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肠溶片对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8例采用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预防胃肠道反应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慢性呕吐、恶心预防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急性呕吐、恶心预防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在预防采用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胃肠道反应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安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饮食指导在泌尿外科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护理中进行饮食指导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00例泌尿外科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饮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术后随访,本组100例患者中,复发结石者仅1例,而对照组复发者为8例。结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手术之后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结石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脊柱骨折患者的中医辩证施护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护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中医辨证护理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疼痛总发生率与护理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护,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AMI患者急诊PCI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AMI患者急诊PCI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3月~2015年10月,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未见退出例;实验组MAP水平与腹胀、失眠、排尿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AMI患者急诊PCI后血压水平,降低内科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安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新后装治疗技术在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新后装治疗技术在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宫颈癌行腔内放射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新后装组(n=30)和旧后装组(n=30),给予新后装组患者新后装治疗技术治疗,给予旧后装组患者旧后装治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新后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旧后装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新后装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旧后装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新后装治疗技术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蒋林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及证型研究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和证候研究,了解患者的常见证候和证型,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和依据。方法:研究病例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证候类型和证型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候为阴虚、阳虚和气虚、脾虚及肾虚,患者年龄不同,虚证类型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常见中医证候为气郁、血淤和湿、热、痰,患者年龄不同,实证类型出现频次各不相同。P<0.05,统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血两虚和瘀热内湿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证型,临床治疗中在以患者具体病情病征为基础的同时将其作为治疗的重点和关键。

    作者:王铁英;贾清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麻子仁汤加味治疗肛裂及痔瘘术后便秘的体会

    目的:观察麻子仁汤加味在肛裂及痔瘘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思路。方法:于我院肛肠科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行手术治疗后发生便秘的15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酚酞片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麻子仁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31例,有效4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4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1.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期间,对照组共发生恶性呕吐6例、腹痛5例、腹泻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3%;观察组共发生恶性呕吐4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子仁汤加味治疗肛裂及痔瘘术后便秘的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介入治疗肝癌25例临床疗效回顾

    饮酒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在林区的高寒地带,牧民酗酒情况严重,肝癌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发病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肝癌的治疗越来越显得重要。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故手术切除部分肝叶是现在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绝大部分肝癌患者一经发现已经为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介入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存期的原则已经成为临床上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现将我院25例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早产儿宫内发育迟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早产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宫内发育迟缓22例作为试验组,其余7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产妇和患儿的一般资料,总结宫内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出院后纠正胎龄44周,比较宫外发育迟缓结果。结果:出院时、矫正胎龄40周、44周,试验组患儿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孕妇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和脐带因素,是宫内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宫内发育迟缓受到孕妇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和脐带因素的影响,提示孕妇和医护人员早期实施干预措施。

    作者:沈美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