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2013年1月-2015年12月年放置节育器困难相关因素分析,探讨置器困难的原因,以加强广大育龄妇女对生殖保健意识。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站进行置器IUD困难179例统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78例占总数43.58%,流产及妇科疾病26例占14.53%,子宫后倒39例占21.79%,子宫前倾前屈位36例占20.12%。分析:IUD放置困大原因是剖宫产,人为因素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其次是子宫位置及流产及妇科病史,因此增强育龄妇女对自身生殖保健意识刻不容缓。
作者:杨慧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试论特步他林、布地奈德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特步他林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特步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特步他林、布地奈德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冯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快节奏的生活给许多心理承受较差的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及生理压力,这就使我国犯罪案件中的强奸案例比例逐步上升。法医作为我国司法鉴定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犯罪案件侦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通过法医的调查实现对于强奸杀人案件的破获,成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周红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与对策。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心脏病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本组患者均实施手术疗法,并在术后为其应用艾贝尔双腔导管,均经右侧颈静脉进行置管,回顾分析本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与对策。结果:在术后护理过程中,9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03%,分别为导管阻塞、导管相关感染、导管脱出与拔管后渗血,其中导管阻塞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高。结论:对心脏手术患者在术后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了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朱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负离子氧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及感染控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高浓度负离子氧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WBC、PCT、CR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取高浓度负离子氧疗,可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宫内发育迟缓22例作为试验组,其余7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产妇和患儿的一般资料,总结宫内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出院后纠正胎龄44周,比较宫外发育迟缓结果。结果:出院时、矫正胎龄40周、44周,试验组患儿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孕妇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和脐带因素,是宫内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宫内发育迟缓受到孕妇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和脐带因素的影响,提示孕妇和医护人员早期实施干预措施。
作者:沈美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办法。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的237例患者进行研究,探究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是否受置管时间长短、化疗次数以及患者的年龄影响,探讨穿刺前、穿刺过程中、穿刺后的护理中的注意事项。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的患者是否感染与患者的置管时间长短、患者的化疗次数及年龄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当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王娜;濮英娜;景剑;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的肢体功能锻炼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记录临床护理信息,观察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以康复性作用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接受过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资料8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40例患者资料。针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操作,患者出院后自行进行肢体功能恢复锻炼,不实施随访机制。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出院后的跟踪随访,观察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半年时间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经过半年时间后针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观测,以此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和患肢功能病症康复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相关数据信息可以发现,实验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患肢功能病症得到了良好的锻炼,患者的依从性比较高,对于患者病症的康复评分也相对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针对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基础上提升了患者患肢功能的锻炼依附性,实现了对患者身体功能的良好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接受过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小莉;杨艳;王黎;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分组护理制度的消化道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00例消化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00例。对于前一组患者,其在治疗期间采用的是我院制定的常规护理模式,而后一组患者则是采用的分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日常的工作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患者无论是在文书的书写合格率还是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分组护理制度之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压疮以及感染情况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该研究中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即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魏延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现状以及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采取滚雪球抽样方法对本地区的男男性行为者进行招募,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并对其艾滋病行为进行干预,研究干预的结果。结果:相对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与安全套使用率显著要高。结论: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作者:吴云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15年1月15年来普外科收治的55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种类、时间及剂量、切口的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554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产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1%。Ⅲ类切口的感染率高,其次为Ⅱ切口;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率为6.6%,术前术后半量组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患者所占比例为5.6%,前者发生率高于后者,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5.2%、7.2%、6.1%。Ⅲ型住院时间长,其次为Ⅱ型,Ⅰ型切口患者住院时间短,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单用氨茶碱治疗,联合组实行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的综合疗法。持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阻塞性肺气肿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的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明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AMI患者急诊PCI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3月~2015年10月,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未见退出例;实验组MAP水平与腹胀、失眠、排尿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AMI患者急诊PCI后血压水平,降低内科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安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提高以头晕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探讨主动脉夹层导致头晕的原因。方法:通过2015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充分认识主动脉夹层表现的多样性,警惕该类病人的潜在风险,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吴潦章;岑遗芳;陈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120例肾结石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时间,并通过腹部平片以及CT扫描判断手术成功与否,并将其分成成功组和失败组,对比两组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导致手术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有81例手术成功,39例失败,统计分析发现导致手术失败可能有患者的年龄、结石大小和部位以及是否伴发肾积水等,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其主要因素为皮肤到结石的距离以及结石的密度,并且是两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研究表示,导致肾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结石的密度、大小以及结石与皮肤的距离,这两个因素可以作为预测手术能否成功的指标。
作者:杨建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滴注胃肠外营养液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收集200例使用胃肠外营养液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接注射器用微量泵泵入胃肠外营养液,对照组使用普通微量泵延长管接注射器用微量泵泵入胃肠外营养液。比较两组患儿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输液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比普通微量泵延长管更安全。
作者:唐晓燕;卢善;黄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观察。方法:对253例冠心病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记录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发作症状、心率变化及ST段缺血性下移阵次。结果:126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103例,检出率81.7%,ST段下移发生1210阵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68例,检出率66.1%,检出986阵次(81.49%),ST段下移幅度平均(0.23±0.06)mv;有症状心肌缺血35例,检出率33.9%,检出224阵次(18.51%),ST段下移幅度(0.17±0.08)mv;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生时,ST段下移幅度、阵次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发生时间段主要集中在06:00~18:00,其中06:00~12:00时间段为发生心肌缺血高峰期。患者的缺血时间为23min/次。6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监测过程中ST段下移时出现明显的心率加快,心肌缺血发作前患者心率平均为(70.53±6.8)次/min,发作时心率平均为(90.2±10.6)次/min,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前后患者的心率变化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并能够详细显示发作时间、缺血时间、是有效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和多道睡眠监测同步检查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接治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多道睡眠监测与便携式睡眠监测对其进行同步监测,对比两种不同监测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以此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结果:经统计发现,30例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经多道睡眠监测发现重度患者14例,中度患者9例,轻度患者7例;经便携式睡眠监测发现重度13例,中度8例,轻度9例,。其中便携式睡眠监测诊断准确率达到100%,多道睡眠监测诊断率达到86.7%(26/3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种监测方式的各项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AHI、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方面(AH),差异显著(P<0.05),而在SAO2≤90%和低通气指数(HI)、总睡眠时间、平均动脉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并无显著性变化(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在操作过程中具有简便性、准确性,相比于多道睡眠监测而言,更适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监测。
作者:郭月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膳食因素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的孕妇320例,其中160例为正常妊娠的孕妇,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160例是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孕妇的膳食进行调查,比较孕妇在妊娠期摄入食物的频率,并分析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与膳食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孕妇在妊娠期的时候摄入的豆类、干果类、奶制品以及具有刺激性饮料的次数高于对照组,这些因素是导致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且摄入鱼类、肉类、禽类、动物内脏、铁和钙的补充剂以及维生素补充剂、水产品和蔬菜的次数低于对照组,且这些膳食因素有利于保护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两组孕妇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的孕妇在饮食方面应多摄入鱼肉禽类、铁、钙以及维生素的补充剂以及血制品,适当的减少奶制品和刺激性饮料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三餐膳食结构的合理,才能够起到减少和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现象的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杭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红霉素联合中药雾化吸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医院诊治的小儿支肺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在红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理想,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格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