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涛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静脉穿刺的7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6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儿为常规组,采取细节护理的患儿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静脉穿刺的依从性、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及护理后护患纠纷。结果:干预组患儿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及静脉穿刺的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儿科静脉穿刺中实施细节护理后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升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还可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瑛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细节中护理纠纷出现的原因,并制定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儿科收治患儿9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纠纷分析发生原因和防范对策。结果:儿科护理细节中出现的医疗纠纷相对较多,如:护士态度恶劣、护士专业素质差、护患沟通不当、医疗费用不合理等,发生率分别为63.3%、33.3%、40.0%、30.0%、44.4%。结论:根据儿科护理细节中存在的护理纠纷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对于预防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王雪芬;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以及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为21.67%,实验组患者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67%,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加强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加强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预防导管室风险事故等。
作者:张秋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南充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地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部分采用《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具备健康素养的标准是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结果:南充市居民中28.87%具备健康素养,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信息获取素养的人所占比例分别是39.37%、31.50%、32.80%、56.17%、36.48%、70.34%;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城乡差别以及年龄。结论:南充市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其中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素养更甚,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或团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活动。
作者:谢健;何意;邓鸿元;宋璐;陈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对比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高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L组)和对照组(D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治疗组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8.4%,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对比,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高症不良反应发生少,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福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概念在胃肠镜室中感染的预防上的效果。方法:以某院胃肠镜室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未加强护理方法以及加强了护理方法前后医院感染监控项目。结果:护理管理方法改进后各项医院感染检测指标胃镜(100%)、肠镜(100%)、活检钳(98.1%)、消毒液(100%)、手(95.6%)、室内空气(92.5%)均较之于改进前的胃镜(83.3%)、肠镜(86.7%)、活检钳(92.3%)、消毒液(86.2%)、手(84.4%)、室内空气(84.6%)有所提升,总体上的及格率改进后(97.6%)也高于改进前(86.7%)。比较差异在统计学分析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镜室的医院感染的安全预防中,护理管理概念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可以用于临床上的应用普及。
作者:向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将腹膜透析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的应用与护理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行腹膜透析的4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比较其在透析前后的乳酸、中心静脉压、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儿的血乳酸、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均趋于正常指标,前后比较之间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透析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的应用与护理中有效地促进其生命质量的提高。
作者:朱国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个危重病人密集、病情多变、先进医疗仪器密集的地方,ICU 护士岗位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对护士心理素质和能力要求更加严格。如何增强ICU护士的心理素质,培养ICU护士的专业能力,一直是护理学科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浅析ICU 护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为ICU护理工作和护士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曹艳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患儿长期依赖氧而生存,病死率高。BPD除损害肺功能外,还可引起远期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BPD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因子有关,检测BPD患儿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能反映BPD的程度及病情缓解情况,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辅助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1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观察分析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有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有31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应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与焦虑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48.74±6.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7.53±6.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新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估品管圈活动提高医疗垃圾正确处理的价值。方法:采用医疗垃圾分类评价方法、职业暴露调查方法与品管圈活动的研究方法等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医疗垃圾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医疗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调查,一共调查了200份医疗垃圾处理,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医疗垃圾处理错误率分别为88.5%与25.1%,降幅63.4%,两者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职业暴露情况分别为0.15例次/人月与0.03例次/人月,并且活动后的圈能力得到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疗垃圾处理的质量,并且减少医疗垃圾处理时的职业暴露率。
作者:黄兰英;韦夏;邓娟;李凯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人均期望寿命”是研究人口寿命长短的主要参数,通过分析影响人均寿命的相关因素,可提出切实可行的长期养老保障机制,为解决人口养老问题提供政策性支撑。结合紫云县近五年寿命调查情况,总结了影响人均期望寿命的相关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社会长期健康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人均寿命水平。
作者:狄安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3月~2016年2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35例/组。对照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卵巢囊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许健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内60例护理人员(2013.6-2016.6)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给予常规管理方案干预,观察组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对目前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方式进行优化,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与技巧、操作水平、沟通能力、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各项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理论可以有效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方式,其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66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患儿为1组,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护理中,而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实验组护理中,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护理中具有明显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冯琪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的临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手术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则运用超声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特点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运用超声刀进行治疗,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而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术后出血症状的患者有2例,喉返神经损伤患者1例,出现声嘶症状患者1例,术后并发症为26.67%;观察组患者中共出现1例并发症,患者症状为声嘶,术后并发症为6.67%,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超声刀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治疗,不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治疗效果等特点,而且还能降低和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
作者:史松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联合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TCBDE )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应用。方法:选用本院,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4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采用双镜联合经TCBDE治疗。结果:47例患者成功通过此手术插入胆道镜。44例(93.6%)通过上术方法取石成功。术中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取除另三个患者。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确切,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
作者:王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7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产妇产后一周及2个月后进行抑郁程度测评。结果:产后2个月,对照组产妇轻度抑郁5例,中度抑郁3例,重度抑郁1例,抑郁发生率25.0%;观察组轻度抑郁3例,中度抑郁2例,重度抑郁无,抑郁发生率为13.9%,观察组抑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对于产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黎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的形势下,城市社区养老医疗服务需求问题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城市社区老年人基本健康情况、疾病处理方式和就医选择调查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城市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社会供给出现了不足。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经费的投入,采取措施拓展城市社区医疗保险覆盖面积等,从而不断满足城市社区老年人的不同医疗服务需求。
作者:李怡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质量改进小组,对药品混装、药品过期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前后药房药品的管理质量。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药房药品管理药品混装的现象明显降低,过期药品现象消失,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升护士工作责任心与效率,降低给药差错的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郑俊德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