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荔
目的:针对体外冲击波与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安全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方法:选用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经确诊收治的泌尿结石病患90例,将其随机分组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体外冲击波碎石组,B组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组;对比两个组别病患结石一次清除率与病患并发症等相关方面的对比差异。结果:B组和 A组相比,B组在结石一次的清除率要比 A组明显偏高,但并发症组间数据也要高于A组,同时本次研究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A与B有着各自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优势,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酌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王朝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8例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精心护理,好转55倒,死亡3倒。结论: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危重,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良好的护理对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1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治疗,比较2组孕妇的引产效果、胎盘排出时间、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胎盘排出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妊娠引产,具有疗效显著、成功率高、损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医院,口腔科共有医生17人,护士8人,门诊每日接诊患者260人左右。由于就诊患者多,门诊区域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就诊流程复杂,患者在就诊时因反复排队不满情绪较多。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我科从2014年3月起改进了门诊就诊流程,通过半年实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立荣;孙名贵;张利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42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阿斯美和酮替芬等药物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应当明确患者的主要症状,慢性咳嗽患者的症在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治疗咳嗽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7.4%,治疗喘息症状的总有效率为67.3%,治疗咳痰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2.1%,治疗咽部发痒的总有效率为96.5%,治疗反流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7.6%。主要有咳嗽、喘息和咳痰等,在使用阿斯美加酮替芬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李恩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格列本脲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A组(42例)、B组(41例)和C组(41例),A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格列本脲片,C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与格列本脲联合治疗。结果: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C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 h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显著高于 A组及B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邵浩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黄芪与三七协同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胃溃疡的病因病机选择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联用组、西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3.3%、60.0%、80.0%、40.0%。其中西药组的治愈率低,与其他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黄芪三七联用组的治愈率高,分别与黄芪组、三七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联用组、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0.0%、98.0%、53.3%。其中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低,与其他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黄芪三七联用组的总有效率高,分别与黄芪组、三七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联用组、西药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74.1%、72.0%、89.3%、57.7%。其中西药组的Hp清除率低,与其他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黄芪三七联用组的 Hp清除率高,分别与黄芪组、三七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际总有效率<预估效应C,联合用药表现为协同作用。在接受治疗期间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联用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良好。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结论:黄芪与三七联用可以有效地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良好,治愈率、有效率、Hp清除率均高于单药应用组和西药组,并且没有西药的不良反应,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胃溃疡的优选方案。
作者:张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普外科是医疗单位单位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一个优秀的普外科医生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逐渐成长,然而,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们来说,还远远不具备这些临床经验,即便他们在学校可能已经掌握了相当大量的医学知识,但是这对于一个普外科医生来说还相差甚远。如何快速高效的让实习生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是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解释了问题式学习法的概念,并且分析了现今实习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不足,后提出通过问题式学习法来提高实习生的能力。
作者:许威;时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降钙素原指导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行常规治疗,研究组26例于降钙素原指导下行抗感染治疗,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降钙素原指导感染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可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且能明显降低副作用,因此,降钙素原指导治疗法也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技术在诊治鼻腔鼻窦真菌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非变态反应性真菌鼻窦炎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行以常规诊治方式;实验组30例患者行以鼻内镜技术进行诊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一年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变态反应性真菌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鼻内镜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手术过程对患者的伤害,缩短诊治时间,减少预后复发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骨科关节置换术预防性应用不同抗菌药物的抗感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科关节置换术214例,其中使用头孢呋辛者154例,使用头孢替安者55例,使用头孢西丁者5例。查看患者病程,记录术前、术后3天体温、血常规及术后切口恢复情况,并根据切口感染诊断标准,汇总分析使用不同抗菌药物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指标,对比预防感染效果。结果:214例病例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使用头孢呋辛者占1.30%,使用头孢替安者占7.27%,使用头孢西丁者无感染病例,三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头孢呋辛与头孢替安P=0.023<0.05,有统计学差异,头孢呋辛与头孢西丁 P=0.798>0.05,头孢替安与头孢西丁P=0.533>0.05。结论:在统计的骨科关节置换术所用药物对预防切口感染均有较好疗效,但从整体来看,头孢呋辛预防感染效果相对明显,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覃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宁波市海曙区西门街道社区内7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管理,包括知识的管理、行为的管理和情绪的管理,比较患者管理前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管理后,患者的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等生活方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12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儿均一次手法复位成功,全部骨性愈合,优良率为95%;随访6-24个月,无缺血性挛缩、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及肘内翻发生。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传统方法,其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
作者:何梦娟;马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急诊输液室护理质量与病人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分析,从系统上查找原因,分析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和再造流程。方法:利用改变原来的输液流程,增加了电子输液单和号码牌、病人参与核对,制定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论:通过各个流程的制定、电子输液单、号码牌的应用,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和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改善了输液环境。
作者:戴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粘连性肠梗阻中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腹腔囊肿、切口感染、再梗阻及肠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1)。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方案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丁建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学习困难儿童的更好更快途径。方法:对多媒体技术在学习困难治疗中观察及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的正常智力的学习困难儿童效果均显著。结论:多媒体技术在学习困难儿童治疗是一个便捷、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对80例异位妊娠实施腹腔镜手术,与同期开腹手术80例对比观察。结论: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正确的用药护理和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处理用药后不良反应,严密观察异位妊娠症状缓解情况,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保留生育功能的理想的选择,能降低再次宫外孕的发生率。
作者:郭彩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60例,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腹痛缓解时间、肾功能不全、病死率等方面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术后观察,观察组患者在恶心呕吐、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相关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ARDS、休克、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等方面,观察家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医疗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病因、病程等基本资料信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进行治疗活动,把握好手术时机,合理应用生长抑素,进而有效地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及时缓解患者痛苦,为患者早日痊愈提供有益的临床指导。
作者:张可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采用经典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通过分组护理,观察组的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舒适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效提升护理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一项重要的公益卫生服务工作,通过对社区老年人的体检,可以使我们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估。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和上级机关统一部署,2012年5月始,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常态化和集中体检的工作方式,完成了本社区内共1866名老年人的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为更好的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系统、连续的社区调查、资料收集,我中心领导专门成立了社区全科门诊,集中管理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和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结合体检工作,从中初步总结出了西街社区老年人慢病和生活习惯的相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家庭和电话随访,开展了全科门诊规范化治疗的工作。
作者:张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