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格列本脲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比较

邵浩淼

关键词:格列本脲, 二甲双胍, 2 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观察格列本脲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A组(42例)、B组(41例)和C组(41例),A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格列本脲片,C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与格列本脲联合治疗。结果: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C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 h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显著高于 A组及B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本脲治疗2型糖尿病可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值得临床借鉴。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肺炎的ICU监护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的 ICU监护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014年1月ICU接诊的重症肺炎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探讨ICU监护方法及其效果。结果:本次研究41例患者检测其病原体可知,主要为细菌、真菌、病毒,而且多为重度感染与混合感染,均需要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大部分患者感染比较严重,而且合并血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血糖异常、中毒性肝炎等,经积极的监护与治疗后,41例患者终存活35例、死亡6例。结论:重症肺炎的病情比较严重,而且并发症较多,治疗十分困难且预后较差,为此 ICU必须严密监护,及时检测病原体与并发症,从而对症处理,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兴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院药剂科实施质量管理经验总结

    目的:分析、总结药剂科的安全质量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药剂科实施质量管理前后人员与药品管理的临床数据,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质量管理,后者不实施,比较两组的药品管理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反馈。结果:观察组在药品过期、损坏、滥用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计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可以促进药品合理使用、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谭全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阻滞行下腹部手术的镇静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阻滞行腹部手术中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比较。方法:6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N组为不用药的对照组,M1组和M2组为用药组,分别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7mg/kg和0.05mg/kg,观察镇静分级,术中记忆缺失程度,清醒时间,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和舌后坠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对手术耐受程度明显提高(P<0.05),用药各组镇静分级,术中记忆缺失程度和清醒时间无明显区别,无临床意义,M1组 SPO2下降情况和舌后坠发生率明显高于 M2组,(P<0.05)。结论:咪唑安定0.05mg/kg静脉注射是硬膜阻滞时镇静的佳剂量,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李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时期医患纠纷引发暴力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医疗暴力事件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诊疗秩序,严重伤害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严重阻碍了医疗科学的进步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医患纠纷引发暴力事件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陈丞;漆小凤;刘梅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患者 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3.9-2014.3期间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184名患者,收集资料,其中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入ICU的原发病、住院时间、家庭条件、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患者性格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4名患者中,有38例发生了ICU综合症,发生率为20.65%;ICU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多为患病时长、住入ICU的时长、年龄、休息情况、与家人关系是否和睦和是否在出院期间经历同病室病友死亡。结论:重症监护室ICU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比如重视患者心理护理,注重患者家属的情感支持等,可以有效地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病率。

    作者:荣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抗生素在预防胃肠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抗生素药物在预防胃肠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为今后其应用于胃肠手术预防切口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普通外科所收治的80例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病程及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将其平均分为青霉素组和头孢菌组,每组40例患者。在手术之前青霉素组患者使用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组使用头孢呋辛,观察两组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青霉素组和头孢菌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第3天和第5天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的数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应用抗生素药物来预防切口感染,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今后广泛推广。

    作者:周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科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本文研究的的目的是为了对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和分析,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以我中心94名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方法和全科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反映的观察,后针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和临床效果分析。本文后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出结论:全科治疗对于心理衰竭的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陈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年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25例高年患者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过程及术后有效护理措施和护理心得。方法:先行股静脉穿刺,放置7 FA 鞘管,送入导管电极,心电监护,见起搏钉后固定电极并连接起搏器,X-Ray确定放置位置。术后密切监测心率、心律、起搏情况,做好心理、穿刺口和饮食护理,同时给予活动指导预防电极移位脱落。结果:25老年危重患者均成功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体会高龄患者一般存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差,植入临时起搏器后需卧床休息,易引起栓塞事件,尤以肺栓塞多见,因此尽量缩短临时起搏器植入时间,有利于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同时,重视患者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并给与有效的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以保证手术的成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正义;栾容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胆囊术后综合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4例,术后均出现综合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为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切除术综合症患者性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轻各种临床症状。

    作者:李玉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重要性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眼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过程中及术后的作用,探究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的实际应用。方法:选择100名(200只眼)眼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名(100只眼)。其中 A组应用心理护理加常规护理;B组应用常规护理。对 A、B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 A组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情况均远远好于B组。结论:心理护理对眼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成功及术后患者舒适度有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的痛苦。

    作者:黄茜;高芙容;赵颜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肘关节脱位伴尺骨冠突骨折以及桡骨头破裂或桡骨颈骨折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其手术切口入路选择及手术时机选择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受伤后3天内即行手术的患者优良率为91.67%,3-7天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优良率为44.44%,>7天行手术的患者优良率为25.00%,受伤后3天内即行手术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后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外侧入路的患者优良率为63.64%,而内外侧联合入路的患者优良率为92.86%,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的选择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并不是很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尽早手术、科学选择手术入路及术中内固定方式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金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量、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清宫术出血量、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有效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静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临床救治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妇产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病例,采用积极预防、密切观察、抗休克治疗、功能衰竭治疗的综合方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临床抢救治疗后,均脱离生命危险,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失血性休克妇产科患者而言,应该及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严密的监测、有效的抢救措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来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明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雌三醇乳膏治疗萎缩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雌三醇乳膏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绝经后妇女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为院妇科门诊7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0.5g/d,雌三醇乳膏0.5g/d,阴道给药,连续7天。对照组仅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0.5g/d治疗,7天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4%,对照组为74.4%,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雌三醇乳膏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锦珠;许慧芳;罗莉婷;林庚蓉;吴霞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同期收治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强化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各个维度得分及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阑尾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其中38例患者为对照组,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另外40例患者为治疗组,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3.1±0.9)天、感染率(0.0%)、住院天数(5.3±1.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5.7±1.9)天、感染率(5.3%)、住院天数(9.2±3.3)天;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感染率、住院天数之间间的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手术费用之间间的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治疗费用比开腹阑尾切除手术高,但是其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住院天数缩短及术后感染率降低。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周立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学龄前住院患儿行为特征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医务人员通过人际沟通及言语行为,为了使患者能回复到佳状态。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在我院选取于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确诊入院的120例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通过比较来探讨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在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的平均心功能恢复时间为(4.45±0.88)d,对照组的平均心功能恢复时间为(7.76±1.34)d。结论:以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控制心率,阻断神经分泌为主的系统治疗对于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接收的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524例,回顾性分析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导致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主要为流产史、宫腔内压力增加、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产史,其中双胎妊娠、羊水过多、胎儿巨大、多胎妊娠均能导致宫腔内压力增加;相对于足月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阴道分娩率更低、剖宫产率更高;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足月胎膜早破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有很多,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将会对母婴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临床上应注重孕前和孕期保健,尽量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并加强对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监护。

    作者:胡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6h进食小米粥与萝卜汤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产妇进食小米粥与萝卜汤对于促进肛门排气,恢复胃肠功能的效果比较,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2012年3-9月间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产妇术后均采用常规去枕平卧6h,6h后协助翻身,指导床上活动。两组产妇分别于术后6h进食小米粥及萝卜汤,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进食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6.2±+3.1),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5.6±6.5),观察组1例腹胀加重,对照组4例腹胀加重,2例新出现腹胀。结论:剖宫产术后6h进食小米粥对于促进肛门排气,恢复胃肠功能的作用好于萝卜汤。

    作者:王启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